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智泉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单细胞
  • 1篇多不饱和脂肪...
  • 1篇原生生物
  • 1篇脂肪
  • 1篇生态功能
  • 1篇生态功能研究
  • 1篇破囊壶菌
  • 1篇转录
  • 1篇转录组
  • 1篇吡咯
  • 1篇酰基
  • 1篇细胞
  • 1篇细菌多样性
  • 1篇邻近海域
  • 1篇进化
  • 1篇进化发育
  • 1篇近海
  • 1篇近海域
  • 1篇壶菌
  • 1篇环境因子

机构

  • 4篇天津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4篇宋智泉
  • 2篇汪光义
  • 2篇张赛
  • 1篇吕颂辉
  • 1篇张永丰
  • 1篇张建乐
  • 1篇李正斌
  • 1篇崔磊
  • 1篇陈小娜

传媒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单细胞原生生物在海洋碳汇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展望被引量:2
2018年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通过对CO^2的固定以及与大气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海洋对全球气候的变化起到关键的调控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增加海洋碳汇已经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热门研究课题和主要途径之一。海洋微型生物在海洋的固碳过程及碳循环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对海洋碳汇意义重大。本文综述了一类重要的海洋微型生物——单细胞原生生物在海洋碳汇研究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其中的代表——网粘菌门(Labyrintholomycota)原生生物在海洋碳循环和次级生产中的意义,并从清楚地认识海洋碳汇的过程和机制方面,提出未来该领域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和可能的研究方案,为丰富海洋碳汇研究的生物学基础提供理论依据。
汪光义白默涵谢云轩宋智泉宋智泉张赛
秦皇岛新开河河口邻近海域细菌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秦皇岛新开河河口及其邻近海域3个站位的细菌多样性,了解入海口污染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该海域微生物的生态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于2014年8月选取秦皇岛新开河入海河口(XKH)及其邻近海域(W1,W2)共3个站位采集水样,采用荧光显微镜计数以及构建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的方法,分析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与海水环境条件的关系。【结果】邻近海域W1站位的细菌总数(2.62×10~6 cells/m L)和多样性均高于新开河河口XKH站位(细菌总数:6.62×10~5 cells/m L)和W2站位(细菌总数:2.02×10~6 cells/m L);从XKH、W1、W2 3个站位的16S r RNA基因克隆文库中分别获得57、89、87条有效序列,按97%的序列相似性分别划分为46、51、56个OTU,分别属于Proteobacteria、Cyanobacteria、Bacteroidetes、Firmicute、Actinobacteria、Planctomycetes和Verrucomicrobia七个门。其中在XKH和W2站位中,Proteobacteria门的克隆子分别占总克隆数的50.9%和75.9%,是最优势的类群,分属于Alphaproteobacteria、Betaproteobacteria、Gammaproteobacteria、Deltaproteobacteria和Epsilonproteobacteria纲;在W1站位中,Cyanobacteria门的克隆子占总克隆数的38.2%,是该站位的最优势类群,这些优势类群可通过利用水体中的氮等营养来调节水体生态环境。影响细菌群落分布的环境因子主要为溶解氧、p H和氮营养盐。【结论】秦皇岛新开河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细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处于河口海域过渡带的水样具有更高的多样性,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分布受氮营养盐的影响更为显著。
周霜艳陈小娜崔磊宋智泉李正斌张赛张建乐张永丰吕颂辉汪光义
关键词:细菌多样性环境因子
基于组学分析的破囊壶菌生物合成及生态功能研究——通过基因组学及全局转录组揭示破囊壶菌独特的生物功能机理
破囊壶菌是一类重要的单细胞海洋类真菌原生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本论文基于基因组、转录组测序技术,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从系统生物学的层面探究了破囊壶菌的基因组的特征,构建了基于18 rRNA和基因组的进...
宋智泉
关键词:破囊壶菌基因组转录组进化发育多不饱和脂肪酸
新型吡咯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该文以乙酰丙酮和乙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合成了相应的β-羰基O-甲基肟,根据文献合成了4-溴-2-丁烯酸酯、1,4-二溴-2-丁烯和一些β-羰基O-甲基肟,对4-溴-2-丁炔酸甲酯的合成进行了一些改进.B-羰基O-甲基肟与...
宋智泉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