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惠芳 作品数:11 被引量:51 H指数:4 供职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哲学宗教 政治法律 自然科学总论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现代外国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术讨论会综述 2000年 宋惠芳关键词:外国哲学研究 哲学争论 论康德认识论的主体能动性 被引量:1 1999年 主体能动性是认识论的一个古老而重要的问题,也是康德认识论的核心。康德提出了自己关于认识论的基本观点:物自体提供感性材料,主体自我提供认识形式,并首次对主体能动性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具体论证。 宋惠芳关键词:认识论 主体能动性 恩格斯历史发展理论的启示 被引量:1 1999年 恩格斯晚年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理论的辩证阐释,对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保证我们的各项工作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大成果之一。早在19世纪40年代唯物史观创立之初,其历史发展理论的基本线索就已得到科... 宋惠芳关键词:恩格斯 历史唯物主义 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上层建筑 政治体制改革 精神文明建设 论爱因斯坦的宗教观 2003年 爱因斯坦通过对宗教经验发展历程的分析 ,批判了旧宗教的“拟人化的上帝观” ,提出了自己对宗教的一种新的看法与理解———宇宙宗教感情 ,并指出这种新宗教有着旧宗教所没有的职能与作用。爱因斯坦的这份宗教感情、人文关怀与他的科学精神并不相悖。他从独特的宇宙宗教感情出发 ,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双重文化价值观。这种双重文化价值观在科技异化现象盛行的今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宋惠芳关键词:爱因斯坦 宗教观 道德宗教 宇宙宗教感情 皮亚杰建构理论的启示 被引量:15 2000年 宋惠芳关键词:学术界 主体性 发生认识论 动态性 中西哲学 反映论 全文增补中 爱因斯坦论宗教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被引量:3 2001年 爱因斯坦通过对宗教经验发展历程的分析 ,提出了自己对宗教的一种新的看法与理解———宇宙宗教感情。从这种独特的宇宙宗教感情出发 ,爱因斯坦不仅批判了旧宗教 (指恐惧宗教、道德宗教 )的“拟人化的上帝观” ,而且指出了这种“拟人化的上帝观”是过去宗教与科学冲突的最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 ,爱因斯坦阐明了自己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看法 ,即二者之间既界限分明、不能相互替代 ,又存在着牢固的依存性。爱因斯坦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这种理解 ,在科技异化现象广泛存在的今天 ,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 宋惠芳关键词:道德宗教 宇宙宗教感情 论爱因斯坦对宗教与科学关系的辩证诠释及其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2 2001年 In the west there are different view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science, so there are different treatmen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lief and reason, knowledge and morality, social progress and alienation and truth and value. Einstein’s unique point of view on religion,scienc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of great value of reference to the correct treat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uth and value, knowledge and morality and progress and alienation. 宋惠芳关键词:爱因斯坦 宗教发展 海德格尔“时间性”视野下的“存在”问题 被引量:1 2014年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将"存在"言说为永恒的在场,它本身排斥生灭变化的现象,"存在"与"时间"现象无关。海德格尔敏锐地觉察到,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思想背后有着未经言明的时间观念,正如他的《存在与时间》所标识的那样,若想走出传统形而上学的困境,必须重新审视"存在"与"时间"的意义。着眼于"存在"与"时间"的关系,剖析传统形而上学因二者的晦暗关系而造成的困境,可以展示海德格尔探讨存在问题的新视角即"时间性"。 宋惠芳 李静含关键词:时间性 论皮亚杰认识建构理论的合理性 被引量:5 1999年 宋惠芳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主客体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信息伦理原则的价值取向与责任要求 被引量:14 2004年 信息伦理原则是人们在信息交往中应当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本文从交往行为系统中的信息要素和信息环境入手 ,对信息内容无害、信息手段功利、信息渠道公平、信息享用尊重和信息生态发展等信息伦理原则 ,进行了伦理价值取向的分析 ,将人们信息交往中的行为指向与行为特征统一起来 。 曹劲松 宋惠芳关键词:人性精神 功利思想 社会公平 辩证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