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冬晶

作品数:12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缺血
  • 4篇脑梗
  • 3篇凋亡
  • 3篇再灌注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溶栓
  • 3篇溶栓合剂
  • 3篇缺血再灌注
  • 3篇缺血再灌注损...
  • 3篇脑梗死
  • 3篇基因
  • 3篇急性
  • 3篇梗死
  • 3篇灌注
  • 3篇灌注损伤
  • 3篇合剂
  • 3篇RNA干扰
  • 3篇RNA抑制
  • 3篇FAS

机构

  • 8篇吉林大学中日...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吉林大学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吉林大学第三...

作者

  • 12篇宋冬晶
  • 3篇邬英全
  • 3篇陈加俊
  • 3篇李颖
  • 2篇赵庆杰
  • 2篇马兰
  • 2篇包晓群
  • 1篇南光贤
  • 1篇刘玉梅
  • 1篇苏志强
  • 1篇周余来
  • 1篇汤赜
  • 1篇李静
  • 1篇方乐
  • 1篇董春梅
  • 1篇陈大庆
  • 1篇郜旭
  • 1篇魏静元
  • 1篇芮德源
  • 1篇王贺元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as基因的RNA抑制抗Alzheimer病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 探讨Fas基因的RNA抑制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抗细胞凋亡作用。方法 NGF诱导PCI2细胞为类神经细胞。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GFPsiRNA组;FassiRNA组。对照组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其他三组细胞用AB25.35制作AD细胞模型。于制作模型前24h进行转染。于造模后对Fas、Caspase-3及细胞凋亡率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1)模型组细胞凋亡率(49.33±18.93)明显高于对照组(4.05±0.67)(P〈0.01),Fas siRNA组凋亡率(6.74±1.01)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2)Fas、Caspase-3阳性率:模型组的Fas阳性率(41.65±9.67)、caspase-3阳性率(36.75±9.61)明显高于对照组(9.12±4.18,10.12±3.69)(P〈0.01)。Fas siRNA组Fas阳性率(15.46±8.69)、CaSlmSe-3阳性率(19.13±6.75)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针对Fas的siRNA能有效地抑制AD细胞凋亡,对AB毒性作用下的神经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李颖马兰包晓群宋冬晶李静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RNA干扰细胞凋亡
溶栓合剂超早期静脉应用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超早期静脉注射溶拴合剂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60只实验动物随机分3组(对照组、尿激酶组、溶栓合剂组)用自体栓子阻塞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梗塞动物模型.于缺血后3小时静脉溶栓治疗.分别在缺血后2小时、溶栓...
宋冬晶
关键词:溶栓合剂静脉溶栓脑梗塞
文献传递
IL-6基因多态性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关系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IL-6基因启动子区域(-174)位点G/C碱基多态性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发病率及其临床进程之间的关系。方法:临床确诊的121例TIA患者和114例同年龄段、同性别组成的健康对照者,采血并用MS-PCR法对基因型进行检测,随访3个月,记载3个月内进展为脑梗塞的情况。结果:TIA患者的GG型基因比例(54.6%)明显高于对照组(38.6%)(P<0.05),也明显高于其他两型(GC 30.6%,CC14.9%)(P<0.05)。GG型患者66例,3个月内发展为脑梗塞者28例(42.4%),与GC型(16.2%,6/37)、CC型(16.7%,3/18)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IL-6基因启动子区域GG型与TIA的发病及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
宋冬晶陈加俊邬英全赵庆杰汤赜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
溶栓合剂静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实验研究
2005年
目的:探讨溶栓合剂静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自体血栓栓子法制作中动脉脑梗死动物模型,本组分为盐水对照组、尿激酶组与溶栓合剂组,分别通过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病理分级等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溶栓合剂组动物神经功能恢复、梗死体积、病理分级等方面的评价明显优于另外两组。结论:溶栓合剂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
王贺元宋冬晶
关键词:溶栓合剂脑梗死
溶栓合剂超早期静脉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李颖宋冬晶马兰芮德源
关键词:溶栓合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动物实验神经功能
针刺促通术治疗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2005年
目的:观察针刺促通术对脑血栓病人肢体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促通术。对照组采用平补平泻法。从肌力、肌张力、神经功能缺损评价,Fugl-Meyer评价,Barthel记数记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疗效。结果: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很明显的,主要的治疗效果是改善了异常运动模式。结论:针刺促通术是在现代神经康复基础上形成的新理论及技术,对临床工作有指导意义。
董春梅陈加俊宋冬晶
关键词:脑梗死针刺康复
组织工程治疗大鼠失神经肌萎缩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探讨用骨髓基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神经修复坐骨神经损伤的方法使失神经骨骼肌重获神经再支配的可行性.用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除对照组(A组)外,其他组切断右侧坐骨神经5mm建立腓肠肌失神经实验模型,硅胶管桥接神经两断端.B组将BMSCs+ECM凝胶(约1×106/mL)植入硅胶管内;C组硅胶管内植入同样稀释后的ECM凝胶;D组硅胶管内注满生理盐水.术后观察功能恢复及肌肉萎缩情况.14周进行电生理检查、再生轴突染色及肌肉形态学的检查.检测失神经腓肠肌是否重新获得再生轴突的再支配.结果表明:骨髓基质细胞组术后14周可检测到新生轴突,其再生的轴突与靶肌肉已经建立神经突触连接.肌肉萎缩情况及电生理指标明显优于术后其他各组.组织工程人工神经修复坐骨神经断伤能够使远端失神经骨骼肌重新获得神经再支配.
魏静元周余来宋冬晶邬英全
关键词:坐骨神经骨髓基质细胞
针对Fas基因的RNAi对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宋冬晶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RNA干扰FAS
文献传递
Fas RNA抑制前后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凋亡相关指标的检测
2005年
目的探讨针对Fas基因的RNA抑制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NGF诱导PC12细胞为类神经细胞。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GFP siRNA组;Fas siRNA组。对照组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其他三组细胞制作体外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制作模型前24小时进行转染。于造模后6h进行Fas、Caspase-3表达检测。24 h进行细胞凋亡相关检测。结果1.凋亡率:模型组细胞(39.13±10.63)明显高于对照组(2.85±0.43),差异有显著性(P<0.01)。Fas siRNA组(1.70±0.31)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2.Fas、Caspase-3阳性率:模型组模型组的Fas阳性率(37.25±8.37)、caspase-3阳性率(28.7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7.21±3.28,8.01±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FP siRNA组Fas阳性率(14.35±7.31)c、aspase-3阳性率(16.33±4.15)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Fas的siRNA能有效地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对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宋冬晶李颖邬英全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RNA干扰细胞凋亡
脑外伤大鼠脑内bFGF mRNA和TNF蛋白的表达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研究脑外伤大鼠脑内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mRNA和肿瘤坏死因子(TNF)蛋白表达的时程变化,探讨脑外伤后神经功能修复的内源性机制。方法 自由落体法制作脑外伤大鼠模型,用Northernblot和吸光度扫描分析bFGF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TNF蛋白表达。结果 脑外伤大鼠脑内bFGFmRNA和TNF蛋白的表达在12~2 4h开始增高,3d时达到高峰,7d时逐渐减弱。结论 脑外伤后,随着大鼠脑内损伤因子TNF蛋白表达的增强,保护因子bFGFmRNA的表达也相应增强,二者的相互作用这可能是脑外伤后神经功能损伤与修复的主要机制之一。
陈大庆宋冬晶
关键词:脑外伤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