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琦

作品数:15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思政
  • 7篇思政课
  • 3篇一体化
  • 3篇思政课教师
  • 3篇教育
  • 3篇教师
  • 3篇教学
  • 2篇意识形态
  • 2篇哲学
  • 2篇哲学对话
  • 2篇中国语境
  • 2篇主义
  • 2篇进阶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媒体环境
  • 1篇信念
  • 1篇学衔
  • 1篇意识形态建设
  • 1篇意识形态领域
  • 1篇政治

机构

  • 12篇杨凌职业技术...

作者

  • 12篇孟琦
  • 3篇张中世
  • 2篇张晓林
  • 1篇任得元
  • 1篇葛梦薇

传媒

  • 2篇中学政治教学...
  • 2篇教育科学论坛
  • 2篇杨凌职业技术...
  • 1篇新疆社科论坛
  • 1篇黑河学刊
  • 1篇胜利油田党校...
  • 1篇内蒙古电大学...
  • 1篇陕西教育(高...
  • 1篇延安职业技术...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目标视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进阶教学探论
2025年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思政课进阶教学,是解决大中小学思政课学段衔接、教学接力问题的重要方法和策略。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视域下,以递进性课程目标建构为指引形成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梯度进阶教学,以分阶性课程目标实施为依据实现整体构阶、分段托举的逐级进阶教学,以协同性课程目标达成为遵循促成有序衔接、协力增效的合力进阶教学,构成了有效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进阶教学的三重路径。
孟琦吉元强
关键词:思政课
从何以可能到现实路径——关于当前哲学对话问题的沉思
2009年
哲学对话的重要性,已经取得学界的共识。在当前的中国语境之下,如何加强不同哲学,尤其是中、西、马哲学之间的对话和交流?问题的厘清必须从中、西、马哲学的对话何以可能谈起,从何以能对话(前提根据)、为什么对话(目的意义)到以什么对话(话题内容)的分析进路,不仅是对话问题的展开逻辑,而且内在地蕴含着对如何来对话,即中、西、马哲学对话的现实路径这一问题的解答。
孟琦
关键词:哲学对话中国语境
“双高”建设背景下以“四史”教育为载体的高职学生理想信念培育路径探析
2023年
对高职院校来讲,怎样有效发挥“四史”学习教育对“双高”建设应有的意义和作用,目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探讨仍显不够。如果从活动开展所面向的主要对象群体来看,切实发挥“四史”学习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政治引领作用以提升高职学生理想信念培育效果,无疑应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关键。基于此,对以“四史”教育为载体的高职学生理想信念培育有效路径的探求,首先应聚焦于探索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和“四史”学习教育路径这一基本目标,其次应着力于探究“四史”学习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基本关系、以“四史”教育为载体的高职学生理想信念培育与“双高”建设的基本关系等主要问题。
孟琦葛梦薇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四重难题及其破解策略被引量:2
2024年
当前,学界关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研究,在深入掘进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与此同时,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方面,某些关键问题还没有得到充分关注和有效解决。如教学衔接怎样实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成果产出怎样瞄准师生一线教学,实践探索怎样引导教师投身其中,内容重复怎样得到合理解决,围绕这四重难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寻求破解之策,不仅是学界聚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的重要关注点,更是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走深走实的基本着力点。
孟琦
关键词:破解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教育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执政兴国、发展进步的思想保证,也是统一全党思想、保持行动上统一自觉的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在高校的承担者,其自身的水平和觉悟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新的形势任务下,必须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的主流意识形态素养的教育引导和提高。
张中世孟琦张晓林
关键词:意识形态思政课
“大思政课”视域下的思政课一体化进阶教学:意义、理据与进路
2025年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思政课进阶教学对一体化建设的统筹推进和“大思政课”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关键作用,是现阶段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题中之义、有效之策和关键之举。教学对象的进阶学习需要、课程设置的进阶递升关系、教学实施的进阶育人规律,构成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进阶教学的理论根基与主要依据。在实践进路和推进要求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梯度进阶教学应从“大思政课”建设的视域出发,解决好包括一线教师、各类学校、管理部门、学界研究、国家部委等有关各方在内的共建参与和协力推进问题。
孟琦
师者之要与为师之道——习近平关于思政课教师“六要”新要求论析被引量:3
2020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准则,是党和国家对思政工作者的最新要求,为广大思政课教师指明了新时代全面提升自己、做一名思政好老师的努力方向。“六要”准则的六个方面既言简意赅又涵盖全面,既依次递进又有机统一,体现了思政课教师发展成长和提升自我的内在规律性。
孟琦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教师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衔接与一体化建设研究:历程、特征与问题被引量:4
2023年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新方向。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衔接与一体化建设研究的历程大致经历了总体性层面研究、阶段性层面研究、学段性层面研究、实用性层面研究四个阶段。呈现出相对应的以学段衔接为重心的课程总体视角,以大学对接中学为基点的具体课程视角、对问题的多侧面关注及多样化研究视角、不断推进视角拓展与问题聚焦视角的四个阶段性典型特征。纵观研究历程与特征,存在对全学段衔接教学的细分性研究不够、对各学段分工教学的层级性研究不够、对指导思政课建设的适切性研究不够三大核心问题,也为今后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拓展指明了重要着力点与方向。
孟琦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衔接
时代语境下推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三重路径——兼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020年
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和根本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壮大这一主流意识形态,是新时代我们党必须明确宣示并坚决抓好的一项战略任务。在推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紧跟时代发展要求,着力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孟琦任得元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时代语境马克思主义
从何以可能到现实路径——关于当前哲学对话问题的思考
2009年
哲学对话的重要性,在当前已经取得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共识。在当前的中国语境之下,如何加强不同哲学,尤其是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对话和交流?问题的厘清必须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何以可能谈起,从何以能对话(前提根据)、为什么对话(目的意义)到以什么对话(话题内容)的分析进路,不仅是对话问题的展开逻辑,而且内在地蕴含着对如何来对话即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话的现实路径这一问题的解答。
孟琦
关键词:哲学对话中国语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