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MRI
  • 5篇成像
  • 4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影像
  • 2篇影像分析
  • 2篇肿瘤
  • 2篇转移性骨肿瘤
  • 2篇转移性肿瘤
  • 2篇骨肿瘤
  • 2篇关节
  • 2篇放射摄影
  • 2篇放射摄影术
  • 2篇肝癌
  • 2篇CT
  • 1篇胆管
  • 1篇胆管成像
  • 1篇低场
  • 1篇低场磁共振
  • 1篇低场磁共振成...

机构

  • 7篇安阳钢铁集团...
  • 6篇安钢职工总医...
  • 2篇安阳市中医院
  • 1篇安阳钢铁集团...

作者

  • 13篇孟兆伟
  • 4篇张见增
  • 2篇郭予东
  • 2篇宋红涛
  • 2篇张贇
  • 2篇张秀海
  • 2篇柳祥忠
  • 2篇郭爱香
  • 2篇王艳玲
  • 2篇姚灵生
  • 2篇张国明
  • 1篇韩小敏
  • 1篇宋红群
  • 1篇边芳
  • 1篇孙俊凯
  • 1篇王洪涛
  • 1篇高素琴
  • 1篇王九云
  • 1篇韩晓敏

传媒

  • 2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分型及损伤的MRI诊断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分型及损伤的患者的MRI诊断效果。方法收集安钢职工总医院治疗的30例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MRI检测,完成之后对患者的病症情况进行分析,对MRI表现进行对比分型分析,总结MRI的诊断情况。结果 30例盘状半月板中板型17例,楔型10例,肥角型3例,并发半月板变性或撕裂24例,损伤率达80%。MRI表现冠状位最大横径的比例超过20%,矢状位呈现蝴蝶结样改变。结论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分型及损伤诊断过程中可以使用MRI进行检查确诊,效果明显。
孟兆伟
关键词:膝关节MRI诊断
低场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胆管梗阻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低场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胆管梗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收治的226例胆管梗阻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检查过程中使用低场MRI及MRCP进行检查分析,对比患者的准确病症,分析其在胆管梗阻疾病当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221例患者通过低场MRI及MRCP检查,确诊患者中胆管炎48例,胆管结石119例,胆管囊肿17例,肝门区胆管癌28例,胰头腹壶癌9例,检测准确221例,准确度97.79%。结论在胆管梗阻疾病的临床确诊过程中使用低场MRI及MRCP可以有效确诊患者病症的特异性,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病情。
中的应用孟兆伟
关键词:低场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股骨近端转移性骨肿瘤12例影像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转移性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搜集12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确诊的股骨近端转移性骨肿瘤患者,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影像学表现可分为三型。溶骨型9例,X线表现为低密度缺损区,边界不清;MRI局部T1WI呈低信号、T2WI混杂信号改变。成骨型1例,X线表现为多发结节状高密度影,边界清,骨轮廓无改变。混合型2例,兼有溶骨和成骨性改变。原发病以肺癌为多(9/12)。男性多见(9/12)。右侧多见(8/12)。结论股骨近端转移性骨肿瘤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征,以溶骨性多见;中老年人股骨近端骨质破坏,应首先考虑转移性骨肿瘤;原发病以肺癌多见,可疑为转移性骨肿瘤病人应例行胸部影像学检查。
张国明张见增孟兆伟陈焱汉韩晓敏
关键词:股骨转移性肿瘤放射摄影术
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出血性转化(hemo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36例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患者临床和神经影像学资料。在发病21d内复查头部CT或MRI,分为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21例和脑实质血肿(parenchymal hematoma,PH)15例。将这二种分为四型,HI1、HI2、PH1和PH2,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于病初及出院时各评分1次,以第二次评分减少作为脑功能改善的指标。结果 HI1、HI2型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1、PH2型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T的发生是多因素、多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大面积脑梗死,应用溶栓、抗凝、降纤及抗聚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及心房颤动史是HT的主要危险因素。
张秀海孟兆伟王艳玲郭爱香张见增王九云柳祥忠张贇郭予东
关键词:脑梗死出血性转化发病机制
CT与DR联合检查在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数字化X线摄影(DR)联合检查在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就诊的86例肺结核疑似合并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CT、DR检查,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统计肺结核合并肺癌、未合并肺癌患者CT影像特征。比较CT、DR单独及联合检查对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活检结果显示,入选患者中合并肺癌31例,未合并肺癌55例。与未合并肺癌患者比较,合并肺癌患者具有肿块、分叶征、毛刺征、胸腔积液等CT影像特征的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T检查结果显示,入选患者中合并肺癌21例,未合并肺癌65例;DR检查结果显示,入选患者中合并肺癌20例,未合并肺癌66例。CT、DR联合检查结果显示,入选患者中合并肺癌30例,未合并肺癌56例;以病理结果为准,CT、DR联合检查诊断灵敏度为90.32%(28/31)、特异度为96.36%(53/55)、准确率为94.19%(81/86)。以病理结果为准,CT、DR联合检查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CT、DR单独检查,漏诊率低于CT、DR单独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选患者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气管病变53例,支气管病变42例,淋巴结肿大75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准,CT、DR联合检查对气管病变、支气管病变及淋巴结肿大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T、DR单独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T、DR联合检查可显著提高肺结核合并肺癌的阳性检出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张黎莎姚灵生孟兆伟
关键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数字化X线摄影肺结核肺癌
MRI联合DWI在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平扫与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检查鉴别诊断宫颈癌的效能及对病理分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医院收治的疑似宫颈癌患者197例,以术后最终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RI平扫与DWI联合检查鉴别诊断宫颈癌的效能;分析一致性,对比不同病理结果、病理类型、鳞癌分级患者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析ADC值与鳞癌分级相关性。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显示,197例疑似患者中阳性172例(Ⅰ期47例、Ⅱ期88例、Ⅲ期14例、Ⅳ期23例);MRI平扫结果为阳性160例、阴性37例;DWI结果为阳性162例、阴性35例;MRI平扫+DWI联合诊断结果阳性178例、阴性19例。MRI平扫+DWI检查鉴别诊断宫颈癌的敏感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MRI平扫、DWI单独检查(P<0.05);MRI平扫+DWI检查分期符合率为97.67%(168/172),一致性为0.977(95%CI:0.865~1.062),明显高于MRI平扫、DWI单独检查(P<0.05);阳性患者ADC值低于阴性患者(P<0.05);鳞癌患者ADC值低于腺癌患者(P<0.05);鳞癌分级Ⅰ级患者ADC值低于Ⅱ级、Ⅲ级(P<0.05);Spearman分析显示,鳞癌分级与ADC值呈负相关(r=-0.844,P<0.001)。结论 MRI平扫+DWI检查对宫颈癌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且对宫颈癌临床分期诊断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和一致性,可为早期制定宫颈癌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有助于改善宫颈癌患者预后,此外ADC值可为临床筛查宫颈癌提供数据支持。
张黎莎姚灵生孟兆伟
关键词:平扫弥散加权成像宫颈癌病理分期
脊髓圆锥部皮样囊肿的MRI征像分析
目的 分析椎管内皮样囊肿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 方法 搜集我院2004年至2009年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皮样囊肿患者.重点分析了患者的好发年龄、肿瘤部位和MRI信号特点. 结果 在本组病例中,患者最...
孟兆伟
关键词:皮样囊肿磁共振成像
脊柱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脊柱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评价CT、MRI在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6例病理证实的脊柱淋巴瘤患者进行CT检查,12例接受MRI检查。结果 CT检查当中患者的准确率为78%,联合MRI检查,准确率为96.8%,患者的病灶及范围等特点可以准确进行确诊。结论在脊柱淋巴瘤的检查过程中,可以使用CT及MRI检查,通过两种检查结果的情况进行确诊,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确诊及治疗效果。
孟兆伟
关键词:CTMRI
MRI联合血清MIF、miR-1203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微小RNA-1203(miR-1203)联合检测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0例肝癌患者为肝癌组,选取同期肝硬化患者60例为肝硬化组,另选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血清miR-1203的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MIF的水平。根据MIF、miR-1203表达量的平均值分为MIF高表达组(40例)、MIF低表达组(20例)、miR-1203高表达组(45例)、miR-1203低表达组(15例),比较分析MIF、miR-1203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MIF、miR-1203表达量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F、miR-1203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所有患者均进行影像学MRI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与肝癌组患者血清MIF、miR-1203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且肝癌组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5);MIF与miR-1203呈正相关(γ=0.4175,P=0.0009)。MIF、miR-1203表达量与肝癌是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巴塞罗那分期密切相关(P<0.05)。MIF诊断肝癌的敏感度为48.33%,特异度为78.33%,AUC面积为0.581;miR-1203诊断肝癌的敏感度为63.33%,特异度为65.00%,AUC面积为0.662;MRI的敏感度为50.00%,特异度为83.33%,准确度为66.67%;MRI、血清MIF、miR-1203联合检测时敏感度为96.67%,特异度为75.00%,准确度为85.83%;联合检测敏感度显著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肝癌患者血清MIF、miR-1203的表达量显著升高,MRI、MIF、miR-1203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诊断准确率。
孟兆伟宋红涛王洪涛
关键词:肝癌MRIMIF
下肢转移性骨肿瘤的影像分析(附16例报告)
2010年
目的探讨下肢转移性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搜集16例确诊的下肢转移性骨肿瘤,分析其X线、CT、MRI表现。结果(1)影像学表现可分为三型。溶骨型13例,X线及CT表现为低密度缺损区,MRI局部T1WI呈低信号、T2WI混杂信号改变。成骨型1例,X线表现为多发高密度结节。混合型2例,兼有溶骨和成骨性改变。(2)股骨近端多见(13/16)。(3)男性多见(12/16)。(4)原发病以肺癌为多(11/16)。(5)右侧多见(10/16)。结论下肢转移性骨肿瘤影像学表现以溶骨型多见;中老年人下肢特别是股骨近端骨质破坏,应首先考虑转移性骨肿瘤;原发病以肺癌多见,可疑为转移性骨肿瘤应例行胸部影像学检查。
张见增张国明孟兆伟陈焱汉宋红涛边芳
关键词:转移性肿瘤放射摄影术磁共振成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