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松
- 作品数:207 被引量:1,782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2000年秋季南黄海浮游植物分布特征及其与浮游动物的关系
- <正> 本文利用2000年10-11月在南黄海1个航次的调查资料,研究浮游植物和优势桡足类的分布特征。共鉴定浮游植物121种(含变种和变型),其中有硅藻类98种,甲藻类20种。浮游植物细胞总量为24个/L-4311个/L...
- 吴玉霖孙松张永山杨波吉鹏蒲新明
- 文献传递
- 一种研究海蛇尾野外生活史的图像防法--以獐子岛海域为例
- 于楠孙松
- 关键词:水下拍摄
- 青岛海域漂浮和沉降浒苔的光合作用研究被引量:17
- 2009年
- 以青岛海域浒苔藻体中光合活性较强的青岛奥帆基地A赛区南侧海域水表漂浮藻体和团岛湾海域的泥表沉降藻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叶绿素荧光技术配合氧电极技术研究了它们的光合作用情况.结果表明,虽然漂浮藻体光合活性较强,但潜在光合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值,而泥表藻体的光合活性极弱,表明目前该海域的漂浮浒苔藻体已受到了较严重的环境胁迫,泥表藻体已经死亡或正处于死亡的边缘.另一方面,实验室培养的结果表明,团岛湾海域中沉降至泥表的藻体即使重新获得光照也不能恢复其光合活性,提示该海域的沉降浒苔藻体即使能够上升到水表也无法成为次生浒苔的种质来源.根据本实验的结果可初步认为,载至2008年7月中旬,青岛海域自然环境已不适于浒苔的生长,该海域浒苔生物量可能正处于下降之中.
- 林阿朋王超乔洪金潘光华王广策宋厉芸王志远孙松周百成
- 关键词:绿潮浒苔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氧电极
- 一种有效治理港湾内海月水母暴发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海洋生态灾害暴发防治技术研发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有效治理港湾内海月水母暴发的方法。春季于待治理区域等间距设计不同站点利用浮游动物浅水I型网由底到表垂直拖网,采集海月水母碟状体,初步明确栖息海月水母水螅体的站点区...
- 冯颂王世伟张芳孙松
- 文献传递
- 热液和冷泉10种无脊椎动物基因组大小测定及比较被引量:2
- 2016年
- 基因组大小(或称C值)作为生物单倍体细胞中全套染色体的DNA总量,在一定程度上是恒定的,因而C值可以作为生物物种的一个特定参数。深海热液和冷泉为更好地理解C值与不同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特征性的模型。本文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来自热液和冷泉环境中的10种深海无脊椎动物的C值,其分布范围从0.87pg到12.28pg,其中,相比于软体动物和多毛类,甲壳生物基因组大小及变异均较大。对比热液和冷泉两个群落中共有种(深海偏顶蛤Bathymodiolus platifrons、柯氏潜铠虾Shinkaia crosnieri以及长角阿尔文虾Alvinocaris longirostris)的基因组大小,发现C值差异并不显著。同时,综合已有的数据,对深海化能极端环境与其他环境条件下的物种C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深海化能极端环境下生物的基因组大小并没有发现明确的变化趋势。
- 郑平王敏晓李超伦孙松
- 关键词:热液冷泉基因组大小C值流式细胞术
- 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其分子标记应用被引量:5
- 2008年
- 为揭示南极磷虾(Eupahusia superba)(甲壳动物:软甲纲:磷虾目)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通过比较不同海域南极磷虾的线粒体基因组探讨潜在的分子标记,采用Long PCR扩增技术获得采自普里兹湾(Prydz Bay)南极磷虾线粒体基因组DNA,综合Primers-walking和Shotgun方法进行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DOGMA、tRNAscan-SE1.21和DnaSP4.10.7等)进行基因预测及序列分析。南极磷虾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498 bp以上(部分非编码区未测定),包含13个蛋白编码基因、2个核糖体RNA基因和23个转运RNA基因。与后生动物线粒体基因组标准的基因组成相比,存在1个trnN基因的重复。南极磷虾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与泛甲壳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原始排列相比,出现4个转运RNA基因的易位:trnL1、trnL2、trnW和trnI以及1个trnN的重复。比较采自普里兹湾(Prydz Bay)和威德尔海(Weddell Sea)南极磷虾的线粒体基因组,作者发现在南极磷虾线粒体基因组的主编码基因中,变异最大的是nad2基因,差异位点高达61个,其次是nad5基因,差异位点有12个;而cox1基因的变异位点仅有3个。Nad2基因和nad5基因可作为cox1基因辅助的分子标记,用于分析南极磷虾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遗传多样性,为合理利用南极磷虾生物资源提供保障。
- 申欣孙松王海青王敏晓任建峰张光涛刘斌
- 关键词:南极磷虾线粒体基因组海洋生态浮游动物分子标记
- 人工饲料在海胆养殖中的作用
- 2003年
- 渔业养殖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衰落的情况下,海胆养殖显得愈加重要.在日本、法国、爱尔兰、智利、北美、加拿大沿海各省以及北美西海岸从加利福尼亚到哥伦比亚等地,为了满足需求,海胆已经捕捞过度.
- 由香莉廖玉麟孙松
- 关键词:人工饲料海胆养殖摄食率
- 全球变化与水母暴发
- 水母的暴发导致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被认为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由于海洋动物的暴发而形成的生态灾害。本文在对国际水母暴发问题的研究现状、关键科学问题的争论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的综合分析基础上,结合我国在此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 孙松
- 关键词:近海海域水母暴发生态系统温度变化富营养化
- 文献传递
- 白令海浮游植物添加营养盐培养实验被引量:8
- 2000年
- 本文报道 1 999年 7月~ 9月中国首次北极考察期间 ,在白令海进行的一组浮游植物添加营养盐培养实验。实验从 7月 2 3日开始 ,8月 5日结束。培养瓶为两个对照 ,硝酸盐添加为海水浓度的2、4和 8倍 ,磷酸盐添加为海水浓度的 2、4和 8倍。培养瓶在“雪龙”号甲板上的流水控温槽中培养。在培养的第 5天 ,对照、硝酸盐组和磷酸盐组浮游植物增长的趋势一致 ,叶绿素 a增长为初始浓度( 0 .55mg/m3 )的 3.5~ 4.5倍。在培养的第 1 0天 ,硝酸盐组叶绿素 a浓度达到 1 7.6~ 2 4 .0 mg/m3 ,大大高于对照 ( 7.6~ 9mg/m3 )。磷酸盐组叶绿素 a浓度为 9.3~ 1 1 .4mg/m3 ,比对照有所增加 ,但不如硝酸盐组明显。实验结束时各瓶的叶绿素 a浓度都降低。添加较大浓度营养盐的培养瓶中浮游植物的增长要大一些 ,但是并不明显。本实验说明 ,虽然从营养盐的绝对浓度和比例上看 ,都没有明显的 N或 P限制 ,但是白令海潜在着硝酸盐的限制。虽然营养盐的浓度对浮游植物的吸收有一定的影响 。
- 张武昌孙松李超伦邹立金明明卢勇
- 关键词:浮游植物营养盐白令海叶绿素A生态学
- 胶州湾初级生产力周年变化被引量:64
- 2005年
- 根据2003年5月—2004年4月逐月对胶州湾初级生产力的调查研究,分析讨论了胶州湾初级生产力的周年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胶州湾初级生产力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是一年中的高峰,平均为835.72mgC/(m2.d),春、秋季次之,分别为286.00mgC/(m2.d)和247.81mgC/(m2.d),冬季最低,平均为102.27mgC/(m2.d)。初级生产力平面分布特征为:夏季高值区一般位于湾西北部和东北部近岸水域,秋季至次年春末的高值区一般位于湾东北部近岸水域,湾中部和湾口海域较低。湾外海域除夏末秋初与湾中部水平接近外,其它季节比湾中部和湾口低,呈自湾内向湾外递降的分布趋势。6月下旬记录到7213.48mgC/(m2.d)初级生产力的最高值,位于湾东侧近岸,该高值持续时间很短,在时间上恰巧对应于一周前的一次强降雨过程。温度是影响胶州湾初级生产力季节变化的决定因子。
- 孙松张永山吴玉霖张光涛张芳蒲新明
- 关键词:初级生产力周年变化浮游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