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贵
- 作品数:11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省财政厅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也谈对我国农村两次变革的再认识——兼与文迪波同志商榷
- 1989年
- 《农业经济问题》1988年9期登载的文迪波同志《对我国农村两次重大变革的重新认识》(下称《认识》)一文,就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进行了分析评价.对此我们想发表些不同看法,以一孔之见就教于各位同仁,兼与《认识》作者商榷.
- 孙国贵张海波
- 关键词:农村
- “苏南模式”探讨
- 1986年
- 一.“苏南模式”概括及特征 所谓“苏南模式”,我们认为可大体作如下概括: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乡村工业为支柱,地区性合作经济为主体的多形式、多门类、多层次互相交错的合作经济网络,通过市场调节这个主要手段,开始把农村变为工农一体、城乡联结的社会主义大生产体系。
- 孙国贵
- 关键词:合作经济家庭经营经济网络乡村工业社会主义
- 农村合作经济问题座谈会简介被引量:2
- 1985年
- 本刊在今年第1、5、7、8期陆续发表了一些关于农村合作经济问题的文章,其中包括三篇合作经济座谈会的综述。近来又收到两篇会议综述材料。由于篇幅有限,在此,只从中摘登一些前几篇文章没有涉及的问题及观点,供理论工作者及业务部门的同志们参考。
- 孙国贵韩文轩
- 关键词:农村合作经济合作经济组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合作制按劳分配
- 江苏:多策并举化解乡村债务被引量:2
- 2004年
- 乡村债务是农村多年积累的一个突出问题。江苏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前村级债务总额189亿元,村均54.2万元;乡镇债务总额187.55亿元,乡均950万元。而且负债面广,全省95%的村都有债务,负债的乡镇也在60%以上。乡村负债沉重的成因复杂,主要是财务管理不善,乱支乱花盲目上项目举债搞政绩工程等等:
- 房民孙国贵
- 关键词:乡村债务农村税费政绩工程农村财政财政负担
- 试谈农村分配领域几个关系的调整
- 1990年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及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存在的必然性。实践证明,这种分配形式是大体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但实际运行操作中,所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远比预想的复杂得多,丰富得多。对这些矛盾和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促使农村改革沿着党的基本路线深化下去十分必要。 联系当前实际,坚持和完善农村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我以为应该从三个层次上调整好利益的分配关系。
- 孙国贵
- 关键词:农村按劳分配
- 迈向新体制 解决新问题
- 1993年
-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应该看到,当前,把市场机制全面引入农业经济,既有有利的条件,也有众多的制约因素。正确地分析和把握这些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对于推进我省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 孙国贵杜海蓉
- 关键词:农业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大宗农产品农产品购销农业内部结构
- 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制度的实践与思考(续)
- 1999年
- <正> 三、土地调整的形式与效果这次全省性的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的土地调整,在实践中群众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形式,概括其特点、主要形式是两类。(一) '两田制'。所谓两田指口粮田和责任田、按是否负担粮食定购任务划分的。口粮田不承担定购任务。责任田又可以分为经济责任田和粮食责任田,在经济作物重点产区又将两田制称之为'三田制'。
- 孙国贵刘祺等
- 关键词:土地承包制度土地制度农村
- 全文增补中
- 苏北村级集体经济及村级经费情况调查被引量:2
- 2010年
- 村级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执政策基础。实践证明,没有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就没有农村稳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没有村集体经济就没有新农村建设。为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我们赴灌南、滨海、泗阳、楚州等四个县区28个村就村级经费保障及集体经济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的感觉是村级经费财政基本保障基本到位,但自我保障能力很差,关键是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
- 孙国贵杨小平罗绪国
-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村级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
- 农村管理的过渡形式——双轨管理制
- 1987年
- 在农村工业的蓬勃发展中,如何防止可能出现的农业萎缩现象,使农业和农村工业得以协调发展,这是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课题。两年来,苏州农村一批发展水平较高的乡(镇)村,建立了农业“双轨管理制”,值得引起重视。
- 孙国贵张俊仁
-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业农村管理
-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效应及其完善被引量:5
- 2008年
- 粮食直补政策确实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当前粮食直补的政策效应逐步降低,其原因在于将粮食直补政策游离于改造农业经营的微观基础、发展现代农业目标之外,单一的普惠制补贴方式凝固了传统的小农经济经营模式,弱化了补贴政策效应。为此,粮食直补政策的目标设计要综合考虑粮食总产、单产、商品率、农民收益以及经营方式等因素,将直补政策纳入发展现代农业全局,坚持直补资金存量稳定、增量倾斜,将普惠制与特惠制相结合,在保持政策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增强政策的激励作用,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为目标,努力提高单产,稳定总产。
- 房民孙国贵汤成国胡士华
- 关键词:粮食直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