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桂良

作品数:23 被引量:94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251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头痛
  • 5篇皮肤
  • 5篇皮肤反应
  • 5篇偏头痛
  • 5篇交感
  • 5篇交感神经
  • 5篇交感神经皮肤...
  • 3篇抑郁
  • 3篇头痛患者
  • 3篇颅内
  • 3篇脑膜
  • 3篇紧张型
  • 3篇紧张型头痛
  • 2篇电生理
  • 2篇动脉梗死
  • 2篇动脉瘤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引流
  • 2篇引流术

机构

  • 19篇解放军第25...
  • 3篇解放军251...
  • 1篇解放军二五一...

作者

  • 23篇孔桂良
  • 19篇李英杰
  • 19篇李亚楠
  • 9篇徐谦
  • 7篇王冰洁
  • 7篇郭英俊
  • 6篇张建光
  • 5篇高钟生
  • 4篇贾和平
  • 3篇武晓玲
  • 3篇于红霞
  • 1篇永福
  • 1篇张威
  • 1篇李成云
  • 1篇孙文才
  • 1篇李晨
  • 1篇王晓燕
  • 1篇王立志
  • 1篇云浩
  • 1篇郭英俊

传媒

  • 7篇脑与神经疾病...
  • 3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卒中与神经疾...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华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且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头部64层螺旋CTA检查,对照DSA结果,评估64层螺旋CTA诊断动脉瘤的准确性。结果42例中DSA检查发现49个动脉瘤,64层螺旋CTA检查发现43个动脉瘤,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7.61%,特异性为88.88%,阳性预测值为91.61%,阴性预测值为88.88%,You-don指数为86.49%。结论64层螺旋CTA可获得与DSA相近的检查结果,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表明64层CTA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中具有极高价值。
徐谦李英杰武晓玲李亚楠张建光孔桂良于红霞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
偏头痛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系统在偏头痛伤害性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神经电生理测定了56例偏头痛患者和30例健康人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结果:偏头痛患者发作期、间歇期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潜伏期均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而波幅显著低于对照组;偏头痛发作期的潜伏期显著长于间歇期,波幅显著低于间歇期。结论:偏头痛患者存在交感神经功能低下。
李英杰郭英俊贾和平李亚楠孔桂良
关键词:偏头痛
结核性脑膜脑炎的综合治疗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脑炎(TBM),尤其是重症TBM的诊断及综合治疗。方法对32例结核性脑膜脑炎的临床表现、客观检查及抗结核化疗方案等综合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2例病例中死亡3例,治愈29例,其中一次性治愈24例,复发后再次治愈5例;32例全部行静脉及鞘内注射抗痨药物等综合治疗,其中行侧脑室引流5例,行脑室腹腔引流术3例。结论 TBM的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是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李亚楠高钟生王冰洁孔桂良李英杰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脑炎
紧张型头痛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系统在紧张型头痛伤害性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神经电生理测定了106例紧张型头痛患者和40例健康人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结果慢性紧张型头痛、发作性紧张型头痛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潜伏期均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而波幅显著低于对照组;慢性紧张型头痛的潜伏期显著长于发作性,波幅显著低于发作性。结论紧张型头痛患者存在皮肤交感神经兴奋性减低,且在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中表现更为明显。
李英杰郭英俊李亚楠徐谦孔桂良
关键词:紧张型头痛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神经电生理
3例脑干梗塞引起闭锁综合征CTA影像学表现被引量:3
2007年
李亚楠李英杰徐谦孔桂良张建光
关键词:闭锁综合征脑干梗塞CTA影像学表现血管造影诊断CT/MRI
结核性脑膜脑炎一例临床与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1例结核性脑膜脑炎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该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过程进行描述,死亡后进行系统的病理解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变。结果早期未正规化治疗是造成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其病变组织可见广泛干酪样坏死、Langhans细胞及多核类上皮细胞浸润。结论早期规范抗结核治疗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李亚楠高钟生王冰洁孔桂良李英杰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脑炎病理学
64层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
2008年
李亚楠李英杰徐谦张建光孔桂良
关键词:CTA原始图像脑动脉瘤
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静脉用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脑出血是较具破坏性的一种卒中类型,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而脑出血发生后血肿周围组织继发脑水肿及“半暗带”的形成是导致脑出血高死亡率较为相关的影响因素,也是临床救治的关键,其发生和发展与血肿周围局部脑血流变化密切相关。
李亚楠高钟生孔桂良李英杰
关键词:脑出血尼莫地平
颈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及其对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颈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其对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影响。方法颈交感神经节阻滞受用颈6横突法,每日1次,两侧交替阻滞,共7次;应用神经电生理测定36例偏头痛患者治疗前后和30例健康人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结果偏头痛患者经颈交感神经节阻滞后头痛次数减少、头痛时间缩短、程度减轻,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偏头痛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潜伏期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而波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颈交感神经节阻滞后偏头痛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恢复正常。结论颈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具有良好的疗效,并能改善偏头痛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ANS)。
李英杰郭英俊贾和平李亚楠孔桂良
关键词:偏头痛颈交感神经节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的抑郁和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慢性紧张型头痛(CTTH)患者抑郁和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相关性。方法选取神经内科就诊、符合入组的CTTH患者54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两组均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SSR检测。结果 CTTH患者轻度抑郁(HAMD8~17分)26例,占48.15%;中、重度抑郁(HAMD>17分)10例,占18.52%。与对照组比较,轻度和中、重度抑郁患者SSR潜伏期均延长(p<0.01),而波幅均降低(p<0.01);无抑郁的CTTH患者SSR潜伏期亦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而波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抑郁患者较轻度抑郁患者SSR潜伏期延长(p<0.01),波幅降低(p<0.01)。结论 CTTH患者抑郁发生率高,CTTH患者存在皮肤交感神经兴奋性减低,伴发抑郁重者变化更为明显,SSR检测为CTTH的诊断和治疗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英杰李亚楠郭英俊徐谦孔桂良王冰洁
关键词:紧张型头痛抑郁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