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姬艳艳

作品数:7 被引量:240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土壤
  • 5篇有机碳
  • 4篇耕作
  • 4篇耕作方式
  • 3篇施肥
  • 3篇碳库
  • 3篇碳库管理指数
  • 3篇土壤有机
  • 3篇土壤有机碳
  • 3篇微生物
  • 3篇活性有机碳
  • 2篇有机碳含量
  • 2篇施肥措施
  • 2篇碳含量
  • 2篇土壤微生物
  • 2篇不同耕作
  • 2篇不同耕作方式
  • 1篇养分
  • 1篇易氧化有机碳
  • 1篇玉米

机构

  • 5篇山东农业大学
  • 4篇山西农业大学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7篇姬艳艳
  • 5篇杨殿林
  • 5篇张贵龙
  • 5篇张瑞
  • 2篇刘玉升
  • 2篇李刚
  • 2篇刘红梅
  • 1篇陈冬青
  • 1篇赵建宁
  • 1篇常泓
  • 1篇张海芳
  • 1篇宋晓龙

传媒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4篇2013
  • 3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同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昆虫生境影响的研究
土壤昆虫是指终生或某一发育阶段在土壤中度过,并对土壤有一定影响的一类昆虫,它被看作是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的敏感指示生物。农业生产活动影响着土壤动物包括土壤昆虫的分布、种类和数量。一方面土壤昆虫数量和栖息环境受耕作方式的影响,...
姬艳艳
关键词:土壤昆虫耕作方式土壤速效养分土壤有机碳
不同施肥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50
2013年
为了研究华北农区施肥管理对农田(玉米-小麦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应用Biolog-ECO技术,借助中国农业科学院武清农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对农田(玉米-小麦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单施有机肥(A1)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率明显高于对照不施肥(A0)处理。(2)单施有机肥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度(H)和优势度指数(D)分别为2.413和0.902,显著高于推荐施肥(A2)与不施肥处理;均匀度指数(E)在推荐施肥处理下最高,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A4)与其他处理间无显著差异。(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推荐施肥与习惯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方式相似,单施有机肥和单施化肥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方式独特。糖类、氨基酸类和代谢中间产物及次生代谢物为土壤微生物主要利用的碳源。总之,有机肥的添加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张瑞张贵龙陈冬青姬艳艳张海芳杨殿林
关键词:施肥土壤微生物
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被引量:65
2012年
在华北夏玉米生产体系中,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下(不施肥、单施有机肥、推荐施肥、习惯施肥和单施化肥),土壤有机碳含量、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单施有机肥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11.68%和21.71%;推荐施肥和习惯施肥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6.57%和7.58%,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8.53%和4.26%;单施化肥土壤有机碳与活性有机碳含量均没有显著增加。施有机肥和推荐施肥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比不施肥分别高31.79和13.01;单施化肥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没有显著变化。土壤活性有机碳与总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玉米子粒产量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碳库管理指数与玉米子粒产量极显著相关,能够指示土壤生产力的变化。可见在当地土壤肥力条件下,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适当配施能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
张贵龙赵建宁宋晓龙刘红梅张瑞姬艳艳杨殿林
关键词:施肥措施土壤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在华北夏玉米生产体系中,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撂荒、翻耕、免耕和旋耕4种耕作方式下,玉米4个生育期(苗期、拔节期、灌浆期、成熟期)耕层(0~20 cm)土壤总有机碳质量分数、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观测期间,玉米不同生育期(0~20 cm)土层有机碳质量分数和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均呈明显的动态变化,就3种耕作方式来讲,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均表现为免耕最高,翻耕和旋耕次之;成熟期免耕、旋耕、翻耕3种处理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比撂荒分别提高了47.38%、30.43%、27.00%;土壤活性有机碳与总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玉米产量与土壤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存在显著相关性,与土壤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无明显相关性。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免耕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
刘红梅姬艳艳张贵龙李刚杨殿林
关键词:耕作方式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103
2013年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下,华北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潮土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组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施肥显著增加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与不施肥相比,增加幅度分别为24.92~38.63 mg·kg-1和0.94~0.58 g·kg-1,其中单施有机肥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增加作用大于配施化肥和化肥单施,单施有机肥或与化肥配施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提升效果优于单施化肥.有机肥或化肥单施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没有显著促进作用,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增加36.06%和20.69%;土壤易氧化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变化范围分别为8.41%~14.83%、0.47%~0.70%和0.89%~1.20%,施肥显著提高了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比例,不同施肥措施对水溶性有机碳的提升效应没有显著差异.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易氧化有机碳的比例提升作用大于有机肥或化肥单施,同时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比例,但有机肥或化肥单施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比例没有显著作用.可见,在试验地条件下,有机肥与化肥的适当配施对于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有效调控其关键组分具有重要作用.
张瑞张贵龙姬艳艳李刚常泓杨殿林
关键词:施肥措施土壤活性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量碳
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25
2013年
通过种植前对土壤进行不同耕作处理试验,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法,研究了撂荒、翻耕、免耕和旋耕4种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的多样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168h培养期内,撂荒和免耕处理下AWCD值明显高于翻耕和旋耕处理;免耕条件下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与撂荒条件相似,而进行翻耕和旋耕后,三指标均显著下降。土壤微生物群落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免耕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具有接近于撂荒处理的碳源代谢模式和代谢能力,翻耕和旋耕则差异较大。分析试验结果,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和功能多样性产生较显著影响,免耕对其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姬艳艳张贵龙张瑞刘玉升杨殿林王彩灵
关键词:耕作方式土壤微生物BIOLOG
耕作方式对潮土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探明华北潮土区农田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库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应用田间试验,研究撂荒、翻耕、免耕和旋耕4种方式下,耕层(0~20 cm)土壤总有机碳和不同态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对比分析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和旋耕均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累积,与撂荒相比,免耕和旋耕处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26.42%和12.52%;土壤活性有机碳对不同耕作措施的响应不同,与撂荒相比,翻耕、免耕和旋耕处理,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23.72%,44.34%和27.84%,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降低了24.11%,24.56%和43.89%。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仅在免耕方式下提高了109%,其他耕作方式下没有显著变化;免耕、旋耕和翻耕处理下,土壤碳库活度、碳库指数均显著增加,碳库管理指数分别比撂荒处理提高47.82%,27.18%和30.47%,可见耕作对优化土壤碳库管理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姬艳艳张贵龙张瑞刘玉升杨殿林
关键词:潮土耕作方式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