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德玺

作品数:17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科研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高压氧
  • 5篇自由基
  • 4篇减压病
  • 4篇肺组织
  • 3篇氧暴露
  • 3篇氧中毒
  • 3篇活性
  • 3篇高压氧暴露
  • 3篇氦氧
  • 3篇肺表面
  • 3篇肺表面活性
  • 3篇肺表面活性物...
  • 3篇表面活性物质
  • 2篇形态学
  • 2篇血管
  • 2篇生理指标
  • 2篇微血管
  • 2篇细胞
  • 2篇论著
  • 2篇高压氧治疗

机构

  • 17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7篇姜德玺
  • 15篇刘景昌
  • 12篇倪大智
  • 8篇王文波
  • 8篇蔺世龙
  • 4篇辛佩珠
  • 4篇周扣珍
  • 3篇李斌
  • 3篇张振炜
  • 3篇朱祥祺
  • 3篇虞春
  • 2篇吴向宇
  • 2篇乐秀鸿
  • 2篇冯磊
  • 2篇周澄明
  • 2篇毕钢
  • 2篇汪家春
  • 2篇姚建
  • 2篇杨涛
  • 2篇陈海庭

传媒

  • 4篇中华航海医学...
  • 2篇微循环学杂志
  • 2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中华理疗杂志
  • 1篇第三届亚太地...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4
  • 3篇199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减压病时动态气泡定量检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1993年
本文报道了用动态气泡检测仪,对33只患急性减压病家兔进行气泡定量检测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时间内气泡总数和每一心动周期内气泡信号出现频率以及气泡音强度大小,可作为减压病诊断指征;血流中经心肺气泡数量的改变和微循环障碍程度与动物发病率和病情轻重有密切关系。本研究为减压病的早期诊断和减压病气泡的定量检测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依据。
蔺世龙刘景昌吴向宇倪大智姜德玺张振炜
关键词:减压病
高压氧对沙鼠脑缺血时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及其粘附性的影响被引量:12
1996年
以沙鼠为对象探讨急性脑缺血动物经不同氧压暴露对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变化与粘附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脑缺血动物经高压氧治疗后,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轮廓清楚,与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粘附程度明显减轻。表明高压氧可能具有抑制血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作用。实验还观察到,动物在300kPa氧压暴露时脑膜微血管出现节段性痉挛,400kPa氧压下,痉挛程度加重,并可见有内皮细胞裂隙增宽,血管内容物外溢,而在250kPa氧压暴露时则未见此现象。提示在大于300kPa氧压暴露时微血管的这种反应,可能是饥体氧中毒在微循环环节上的征象。
蔺世龙刘景昌辛佩珠汤炎张振炜姜德玺周扣珍
关键词:脑缺血微血管高压氧治疗
低水温氦氧潜水对人体温的影响和安全减压的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低水温环境呼吸氦氧混合气潜水的人体生理效应及安全减压措施。方法4名男性成年潜水员,穿湿式潜水服,在15.0~19.0℃水温的大型人体加压舱内(10.5 m3),用HJ-801型潜水呼吸器,呼吸氦氧混合气,分别在60、80和120 m深度进行了11人次模拟潜水试验。期间,全程连续检测了潜水员的直肠温度、体表温度、舱温、水温及其医学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在模拟60~120 m,呼吸氦氧混合气的低水温环境,潜水员有明显寒冷感觉,出现寒颤,与进舱前相比,体表温度降低了5.1~5.9℃,直肠温度下降0.4~1.1℃。有的在脱离寒冷环境后,直肠温度仍有下降。而对照组,潜水员感觉良好,未见寒颤反应。低水温潜水时,潜水员心理运算、数字记忆、闪光融合分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检测心前区气泡音显示,无论是静息状态或进行下蹲运动时气泡音均为0级,减压出舱后也未见潜水员发生减压病。结论(1)潜水员在15.0~19.0℃低水温环境进行大深度(60~120 m)氦氧潜水时可导致体表和体心温度下降,出现寒冷反应,心理功能指标减退;(2)在15.0~19.0℃低水温氦氧潜水时,潜水员脱离低温环境后直肠温度仍有下降,提示低水温氦氧潜水后,仍需强化医学保障工作。
蔺世龙刘景昌毕钢朱祥祺姚建李斌虞春陈海庭顾秀良汪家春姜德玺冯磊黄志强杨涛
关键词:氦氧潜水体温生理指标心理指标
用氧暴露时 PS 系统的变化对 UPTD 计量进行定量分析
1993年
本研究应用电镜组化和膜天平测量法,对96只 Wistar 大鼠氧暴露400、615和814UPTD 后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Gurfactant,PS)系统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发现连续氧暴露达615UPTD 时,即可见PS 分布不均,断裂和脱落、甚至出现局灶性肺泡萎陷、肺间质中性粒细胞浸润,PS 最小表面张力升高。连续氧暴露814UPTD 时,可见少数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变性,坏死,PS 最小表面张力随暴露剂量增加进一步升高。等剂量的间断暴露,各种反应明显减轻,PS 最小表面张力上升斜率明显小于连续氧暴露。提示:间断氧暴露与等剂量的连续暴露比,间断在氧对肺组织的损伤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为氧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实验证据。
王文波倪大智姜德玺肖赞英刘景昌周扣珍姜海虹
关键词:高压氧肺表面活性物质肺不张
高压氧暴露大鼠肺组织内自由基生成变化(论著)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用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paramagneticresonance,EPR)直接测定自由基的方法观察在高压氧(HBO)下暴露后大白鼠肺组织内自由基的消长规律。方法:动物在300kPa氧压下分别暴露105、161、214和262分钟。动物出舱后,腹腔注射自旋捕捉剂——α-苯基-N-叔丁基甲亚胺-N-氧化物(N-t-butyl-α-phenylnitrone,PBN),用EPR波谱仪测定肺内维生素C自由基(V·C),用化学比色方法检测肺内维生素C(VC)、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HBO暴露后,肺组织内V·C浓度升高,且V·C生成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161分钟时,这种增加已非常显著(P<0.001),在105分钟时,VC量下降,SOD活性升高却非常明显(P<0.001);至262分钟时,V·C增加幅度略低于214分钟暴露,而事先注射VC可明显提高肺内V·C浓度(P<0.001),但肺组织内VC量未见增加。MDA只在用VC处理的大白鼠在262分钟时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HBO暴露时,肺组织内自由基生成量随所用氧压-时程值的增加而增多,同时,肺组织内VC?
倪大智姜德玺周澄明周澄明刘景昌陶永华王文波
关键词:电子顺磁共振高压氧氧中毒自由基
高压氧暴露后肺组织自由基含量与组织形态学改变的关系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 进一步探索高压氧条件下肺组织内自由基量变与组织形态学改变的相互关系。方法 112 只SD大鼠在300 kPa氧压下暴露不同时程后,据Wright法计算出UPTD值作为氧剂量值;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观察肺组织自由基含量变化水平,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肺自由基含量随氧剂量加大而升高,与对照值比,400 UPTD时升高24.72% (P< 0.01),650 UPTD时升高32.24% (P< 0.01),850 UPTD时升高47.78% (P< 0.01),1 100 UPTD时升高30.36% (P< 0.01)。肺湿、干重比值增加。随氧剂量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质断裂、脱落加重,示踪剂颗粒进入细胞内,板层体、线粒体增大,板层体有不同程度的空化。结论 肺组织受损,尤其是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断裂、脱落导致其功能下降,引起肺泡上皮细胞通透性增高,其原因与肺内自由基含量增多有关。
王文波辛佩珠刘景昌倪大智姜德玺周扣珍汤炎王庆容
关键词:自由基高压氧暴露肺表面活性物质
反复高气压暴露引起动物减压性骨坏死的实验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00年
朱祥祺田伍训姜德玺乐秀鸿
关键词:减压性骨坏死动物模型
低水温氦氧混合气潜水对人体温和反应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水温氦氧混合气潜水人体生理效应及反应性。 方法:4名男性潜水员,穿湿式潜水服,在15.3~19℃水温的大型加压舱内进行了模拟潜水。全程检测了潜水员的直肠温度、体表温度、舱温、水温,及其医学生理指标的...
蔺世龙汪家春姜德玺冯磊黄志强杨涛刘景昌毕钢朱祥祺姚建李斌虞春陈海庭顾秀良
关键词:氦氧潜水减压病生理效应生理指标
文献传递
HBO暴露剂量与肺组织损伤关系的探讨
作者以SD大鼠为观察对象,用PS成分分析、PS表面张力、肺组织自由基含量、组织形态学观察,以及SOD活性等为指标,探讨了氧暴露剂量与肺组织损伤的关系.
王文波刘景昌姜德玺辛佩珠倪大智陈士明
关键词:肺组织损伤高压氧自由基组织形态学
文献传递
氧暴露剂量对人肺呼吸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1994年
本文对8名受试者在0.25~0.27MPa下进行三种氧剂量暴露后的肺呼吸功能和X线胸片跟踪观察,目的在于验证整体实验功能结果对本室以往肺表面活性物质(PS)物理特性测定结果的符合性。结果表明,氧暴露剂量达到1060UPTD(肺型氧中毒剂量单位)时,对呼吸道粘膜、肺泡内皮细胞可产生一定程度影响,导致FEV1、FEV,%、MMF、V10(呼气流速)显著改变(P<0.05或P<O.01),但在停止暴露后4—12h内上述指标完全恢复。以上与本室以往PS物理特性测定结果相一致。本义肺活量降低程度较Wright(1972)报道的小,X线胸片无异常;因此,间断用氧要达到连续用氧的等效剂量,应对Wright计量法进行一些修正。
王文波倪大智姜德玺刘景昌乐秀鸿
关键词:高压氧氧中毒肺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