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晓恒

作品数:22 被引量:7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鼠疫
  • 7篇疫源
  • 7篇疫源地
  • 6篇疫情
  • 4篇动物鼠疫
  • 4篇鼠疫疫情
  • 3篇人间鼠疫
  • 3篇风险评估
  • 2篇预警
  • 2篇预警指标
  • 2篇网络直报
  • 2篇喜马拉雅旱獭
  • 2篇黄鼠
  • 2篇旱獭
  • 2篇达乌尔黄鼠
  • 1篇德尔菲
  • 1篇德尔菲法
  • 1篇性别
  • 1篇疫区
  • 1篇疫区处理

机构

  • 22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乾安县疾病预...
  • 1篇白城中医院
  • 1篇白城市医学高...

作者

  • 22篇姚晓恒
  • 18篇周晓磊
  • 14篇鞠成
  • 14篇徐成
  • 13篇刘振才
  • 11篇陈磊
  • 10篇张贵军
  • 10篇丛显斌
  • 10篇段天一
  • 4篇张博宇
  • 4篇李仲来
  • 2篇张芳
  • 1篇孙启廷
  • 1篇满腾飞
  • 1篇申晶
  • 1篇周方孝
  • 1篇邵奎东
  • 1篇庄晓伟
  • 1篇张雁冰
  • 1篇李长华

传媒

  • 17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中国自然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鼠疫防治机构及人员结构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目前全国各级鼠疫防治机构从事鼠疫工作的人员构成情况。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对各级鼠疫防治机构人员的工作类别、性别及年龄构成、职称构成、学历构成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全国承担鼠疫防治工作的机构共564个,其中专业鼠疫防治机构24个。全国参与鼠疫防治的人员工作类别按照管理人员、专职人员、兼职人员顺序,各级鼠疫防治机构比分别为国家级机构1∶7.83∶0;省级机构1∶3.61∶0.59;地级机构1∶2.43∶1.55;县级机构1∶2.07∶1.41。各级防治机构男女性别比分别为国家级1.65∶1,省级2.18∶1,地级2.84∶1,县级3.41∶1;各级鼠疫防治机构年龄构成均以40~50岁人员为主;国家级和省级机构人员以中、高级职称为主,地级和县级机构以初、中级职称为主;国家级机构以本科及以上学历为主,省级以本科学历为主,地级和县级机构以中专和大专学历为主。结论国家级和省级机构以专职人员为主,地、县级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所占比例相差不多;地区级别越低男女性别比越大;各级鼠疫防治机构人员的年龄均偏大;地区级别越低职称和学历越低。
周晓磊姚晓恒刘振才周方孝
关键词:鼠疫
2011年全国鼠疫网络直报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通过分析2011年"鼠疫防治管理信息系统"的上报数据,了解各省鼠疫网络直报的开展情况及出现的问题。方法根据系统的查询、导出功能,将各类别监测数据分类汇总,与各省(区)纸报表总结数据进行对比,运用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监测省网报率已经达到100.00%,菌株上报率达到80%以上,血清学阳性数据上报率仅达到40%。监测信息网报率血清学检验高于病原检验,动物病原检验高于媒介病原检验。结论目前网络直报工作已经覆盖全国各个监测省(区、市),多数省(区)能够充分利用系统各个模块进行数据及文档类信息上传,但仍有部分监测单位出现信息漏报、错报、迟报的现象,有待进一步改进。
姚晓恒申晶王卓周晓磊鞠成
关键词:网络直报鼠疫
有机氟类化合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及最新的治疗方法
2007年
孙启廷姚晓恒岑丽娟姜文霞
关键词:二次中毒类化合物有机氟灭鼠效果
无人机综合应用平台在鼠疫防控中的建立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在鼠疫监测中建立无人机综合应用平台及鼠疫防控App。方法利用无人机遥感图像智能识别功能,采集达乌尔黄鼠鼠洞、死鼠、异常点等正射图像资料,通过应用软件处理整合图像,建立达乌尔黄鼠鼠洞及自毙动物特征样本库,及综合应用平台。结果无人机和无人机综合应用平台,能够有效智能快速识别、分析吉林省鼠疫疫源地内宿主动物及异常情况。结论无人机综合应用平台的开发应用,将扩大监测范围,大大减少鼠疫监测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段天一陈磊周晓磊邵奎东徐成鞠成姚晓恒任振宁李昊田杰田无非
关键词:无人机
中国1950~2010年鼠疫患者性别构成比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不同疫源地我国鼠疫患者性别构成情况,探讨年龄、病型、感染方式、病死率等与鼠疫患者性别构成的关系。方法收集1950~2010年全国鼠疫个案资料,用卡方检验和二项分布检验等方法对鼠疫患者性别构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旱獭疫源地男性病例明显多于女性(P<0.01);分年龄组比较,只有20~39岁年龄组鼠疫患者男女比例存在差异(P<0.01);通过接触人(P<0.05)和旱獭(P<0.01)感染的病例男女比例差别有显著性;患腺型(P<0.05)和肺型(P<0.01)鼠疫的男性病例也多于女性;病死率则与性别无关(χ2=1.175,P>0.05)。结论人类感染鼠疫与性别关系不大,只与不同性别人群接触病原体机会的多寡和接触部位有关。
鞠成张芳姚晓恒周晓磊刘振才徐成张贵军段天一陈磊丛显斌
关键词:鼠疫性别疫源地构成比
对我国人间鼠疫病例预测情况的探讨性拓扑分析
2006年
目的应用时间序列对我国人间鼠疫病例数多少进行预测,并探讨未来病例数发生的多少。方法和结果根据时间序列的鼠疫病例数运用拓扑对我国人间鼠疫病例数进行预测。结论预测我国人间鼠疫病例数与时间的关系。
张雁冰庄晓伟姚晓恒
关键词:拓扑
肺鼠疫早期诊治及疫区处理技术措施的探讨被引量:3
2009年
刘振才周晓磊姚晓恒
关键词:疫区处理早期诊治肺鼠疫鼠疫疫情防控体系应急反应
中国各类疫源地鼠疫病死率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了解不同年代我国人间鼠疫的病死率,及疫源地类型、病型、年龄和性别对病死率的影响。方法运用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鼠疫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建国前病死率(78.00%)明显高于建国后(34.01%)。建国初期为35.26%,之后呈波浪式起伏,90年代后呈明显下降趋势。各疫源地建国前后的病死率也存在显著性差异,1945-1969年旱獭疫源地病死率(89.52%)最高,依次为黄鼠疫源地(83.00%)、长爪沙鼠疫源地(81.31%)、黄胸鼠疫源地(70.76%)。建国后肺型(78.04%)和败血型(77.08%)鼠疫病死率较高,腺型(26.99%)和皮肤型(15.00%)病死率较低;儿童病死率(48.78%)和中老年病死率(48.83%)高于青少年病死率(39.94%);男女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以大幅度降低鼠疫病死率;病型、疫源地类型与病死率有较高的相关性;青少年病死率较低,性别与病死率无关。
刘振才周晓磊姚晓恒张贵军徐成丛显斌
关键词:鼠疫病死率疫源地影响因素
吉林省乾安县鼠疫自然疫源地环境改变对宿主种群变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利用乾安县自开展鼠疫监测以来宿主种群变化趋势,探讨环境改变对宿主种群变化的影响,为鼠疫监测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乾安县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各监测点宿主监测数据,主要宿主监测采用样方法、小型鼠监测采用5 m夹笼法。种群数量变化按照鼠密度、主要宿主及小型鼠数量构成进行描述分析,种群结构变化按照物种多样性指数(H)、均匀性指数(J)、生态优势度(C)描述分析。结果鼠密度在五十年代末期较高,六十年代初降到0.1~0.5只/公顷后,八十年代中期再次升高后呈现波状变化至2000年,2000年后在0.4只/公顷左右;八十年代初期,主要宿主构成占70%左右,中后期逐渐降低至2000年的20%左右后逐渐升高,近年升高到60%~70%左右;小型鼠种群变化中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在八十年代初期由0.8左右降至0.2左右后逐渐升高,2000年后在0.6~1.2间呈现波状变化。结论环境变化或人为作用可以改变宿主数量和种群构成,宿主数量和种群结构的改变会影响鼠疫菌的保存和传播,从而影响鼠疫的发生和流行。
周晓磊李长华陈磊姚晓恒徐成鞠成宋驰任振宁田洁
关键词:鼠疫种群变化环境影响
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动物鼠疫预测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预测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未来两年的动物鼠疫检菌阳性率。方法对历史数据采用加权平滑法进行预测。结果收集1959年以后的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动物鼠疫检菌数及检菌阳性数,对阳性检出率进行预测,2014~2015年检菌阳性率的加权平滑值分别为11.35%,11.62%。结论未来两年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动物鼠疫疫情有升高的趋势,应加强防控。
周晓磊张博宇丛显斌李仲来姚晓恒鞠成徐成张贵军段天一陈磊刘振才
关键词:动物鼠疫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