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寅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理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4篇非局部
  • 3篇应变局部化
  • 3篇面粗糙度
  • 3篇复合材料
  • 3篇表面粗糙度
  • 3篇粗糙度
  • 3篇复合材
  • 2篇碳纤维
  • 2篇复合材料界面
  • 1篇弹性平面问题
  • 1篇等效
  • 1篇等效刚度
  • 1篇应力
  • 1篇增强复合材料
  • 1篇输运
  • 1篇数值模拟
  • 1篇能量平衡
  • 1篇平面应力
  • 1篇纤维
  • 1篇纤维表面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力...
  • 5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11篇姚寅
  • 5篇陈少华
  • 4篇黄再兴
  • 1篇彭志龙
  • 1篇陈少华
  • 1篇王超

传媒

  • 2篇固体力学学报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机械强度
  • 1篇航空学报
  • 1篇北京力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考虑表面效应的Timoshenko纳米梁静态弯曲研究
采用一种基于表面能密度的表征纳米材料表面效应的连续介质理论,研究了Timoshenko纳米梁的静态弯曲行为.
贾宁姚寅陈少华
纳米颗粒表面能密度的尺寸效应
将利用一种新的表征纳米材料中表面效应的连续介质理论预测纳米颗粒的表面晶格收缩,并与相应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面心立方金属纳米颗粒表面能密度的尺寸效应.
姚寅魏遥驰陈少华
纤维表面粗糙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针对具有纤维交叉排列结构的复合材料系统,建立改进的剪滞模型研究界面改性过程中纤维表面粗糙度对复合材料内部应力传输及其整体刚度的影响。考虑纤维和基体间为理想界面,并以弹性方式传递应力。由计算结果发现界面剪应力将随粗糙度增加...
姚寅陈少华
关键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表面粗糙度等效刚度
文献传递
碳纤维表面粗糙度对碳/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姚寅陈少华
非局部连续介质力学中的若干问题分析
非局部连续介质力学是经典连续介质理论的广义化,它在连续介质的框架中充分考虑了尺度效应及材料内部微观结构对宏观力学性质的影响,因此能够有效解释一些经典理论难于解释的现象和问题,如变形局部化,裂纹尖端应力奇异性,高频波散射等...
姚寅
关键词:弹性平面问题应变局部化
碳纤维表面粗糙度对碳/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正>考虑碳纤维表面轴向沟槽沿环向周期性分布的理想构型,对碳纤维特有的表面微观形貌进行解析描述,在此基础上建立单纤维拔出的轴对称模型,研究碳纤维表面粗糙度对其拔出行为的影响。同时考察了碳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对表观界面强度的...
姚寅陈少华
文献传递
基于原子内聚力与表面能等效的内聚裂纹模型被引量:3
2010年
从非局部连续介质理论出发,采用一种新的理性力学方法对裂纹前缘内聚应力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首先,在内聚裂纹表面引入非局部应力边界条件,从而将内聚区内表面诱发张力(非局部表面残余)与内聚应力等价联系起来;然后,利用能量平衡关系,得到仅与表面能密度相关的I型裂纹内聚力新的本构方程。最后,在推导结果的基础上,计算一个具体的脆性断裂算例研究内聚区内表面能与内聚应力随裂纹张开位移(COD)变化的分布规律。由计算结果发现,裂纹尖端应力奇异性消除,且应力最大值不一定出现在裂纹尖端,而是发生在裂纹尖端周围的内聚区内。
姚寅黄再兴
关键词:能量平衡表面能裂纹尖端张开位移脆性断裂
非局部核与应变局部化问题解的相关性
2008年
在非局部理论框架下,研究了应变局部化现象模拟结果与所用非局部核函数的相关性。首先,在非局部损伤理论框架中,提出一个以应变与损伤参量为独立变量的新的自由能泛函形式,并由热力学定律,推导非局部弹性损伤本构方程。然后,通过二次线性化的方法,给出一维情况下的支配方程。最后,给出对应不同形式非局部核的损伤局部化现象模拟结果。通过与模拟结果的比较,分析非局部核与解的相关性,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姚寅黄再兴
关键词:应变局部化本构方程
弹性损伤中应变局部化现象的非局部力学模型及其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08年
利用非局部应力测度,建立一种新的非局部损伤模型。首先,提出一个以应变与损伤参量为非局部独立变量的自由能泛函,并由热力学定律,推导非局部弹性损伤本构方程及损伤演化方程。然后,通过二次线性化的方法,建立一个描述损伤演化的一维线性非局部弹性模型,给出支配方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采用Gauss函数形式的非局部核对损伤过程中的应变局部化现象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姚寅黄再兴
关键词:应变局部化
表面黏附及表面输运的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表面黏附及表面输运作为典型的材料表面行为,已成为表面力学关注的重要课题及学科前沿,揭示该类表面效应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对微纳米器件、微纳米传感器、微纳米传输、智能材料表面等创新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针对表面黏附及表面输运两种典型的表面力学行为,综述了国内外在该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作者课题组在该方面的最新工作及取得的成果,最后针对该方面研究提出未来工作展望.
陈少华彭志龙姚寅王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