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婷
- 作品数:17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探讨被引量:4
- 2011年
- 文章结合微生物学实验传统教学模式从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实验教学内容安排、实验教学考核制度、实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讨,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以及科研能力。
- 王立英夏婷赵艺金元宝刘晓宇
- 关键词:微生物学教学模式
-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Ig和anti—CD154单抗在移植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2年
-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 Ig和anti—CD154单抗是目前器官移植的新型生物免疫抑制剂。两者均通过阻断协同刺激信号来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从而起到免疫耐受作用,在器官移植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CTLA-4 Ig和anti—CD154单抗在动物模型实验中研究发现单用或联用有长久强效的免疫耐受作用能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期。在临床中的应用尚处于初期,其临床副作用、安全性及长期的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夏婷方建培
- 关键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IG协同刺激信号
- 仙鹤草药用成分浸提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仙鹤草具有诸多的药理作用,且在我国的东北等地区有大量的资源分布,因此对仙鹤草的有效成分进行系统分析以及对这些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影响仙鹤草浸提效果的多个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总结出了仙鹤草中鹤草酚和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
- 姜涛夏婷
- 关键词:仙鹤草鹤草酚黄酮类化合物浸提工艺
- 鬼箭羽抗心肌缺血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鬼箭羽抗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Wistar大鼠经ECG筛选后随机分为鬼箭羽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一氧化氮(NO)等指标。结果:鬼箭羽高、中剂量组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清CK、CK-MB、AST、LDH和MDA水平,提高模型大鼠血清SOD、NO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鬼箭羽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肌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一定防治心肌缺血的作用。
- 赵成国秦书芝张瑶夏婷肖洪彬
- 关键词:急性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结扎鬼箭羽心肌酶
- 替硝唑滴丸降解产物的HPLC含量测定
- 2013年
- 目的考察不同pH对替硝唑滴丸降解产物的影响,指导替硝唑滴丸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制备替硝唑滴丸,配制成不同pH的滴丸样品溶液,80℃恒温加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样品中替硝唑和降解产物的含量.结果随着pH的增高,替硝唑含量降低逐渐增快,降解产物的数目和含量逐渐增加.结论替硝唑滴丸在pH 4~5的酸性环境中较中性及碱性环境中质量稳定,有利于制备,并能够确保制剂质量.
- 夏婷张瑶吴丽艳赵曦滕利荣
- 关键词:降解产物PH高效液相色谱
- 去铁胺和deferiprone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5年
- 铁螯合剂的应用能改善铁超负荷疾病患儿的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时间 ,尤其是近 10年来新型口服制剂的开发和应用 ,使其疗效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该文对已在临床应用的两种铁螯合剂去铁胺和deferiprone的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药物毒副作用以及不同剂型之间联合应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夏婷方建培
- 关键词:铁螯合剂Β地中海贫血
- 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分析
- 2014年
-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也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在高等院校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现阶段的微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使得教学的效率得不到保证。在进行微生物学的教学中,实验课的教学非常重要,能够很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以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为前提,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 李静郭秀芬夏婷
-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
- 脐血和外周血来源的巨核细胞体外扩增差异的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建立外周血(peripheral blood,PB)和脐血(cord blood,CB)来源的CD3+4细胞体外定向诱导扩增巨核细胞(megakaryocyte,MK)的最佳体系,探讨两种来源巨核细胞的扩增差异。方法以Ficoll-Hapaque分离“动员”的外周血和脐血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分离纯化CD3+4细胞,在含胎牛血清的液体培养体系中,以不同细胞因子组合诱导两种来源的CD3+4细胞,定时进行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体系中CD4+1细胞的含量;同时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进行巨核细胞集落培养,测定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数量。结果在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胎肝酪氨酸激酶配体(FLT-3ligand,FL)+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IL-3组合中,外周血来源的CD4+1细胞第10天扩增了131±18倍,脐血来源的CD4+1细胞在培养的第14天扩增了193±25倍,为增殖高峰。均明显高于同来源的其他3组(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的CD4+1细胞扩增倍数均呈下降趋势。结论TPO+FL+IL-6+IL-3组合均为CB和PB体外诱导扩增巨核细胞的最佳组合。CB来源的巨核细胞较PB来源的巨核细胞有更强的增生能力,而PB来源的CD3+4细胞产生巨核细胞的时间较CB来源的短,与临床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小板造血重建快于脐血移植相一致。
- 方建培夏婷陈国华吴燕峰徐宏贵魏菁黄绍良
- 关键词:巨核细胞细胞血液胎血细胞因子类
- 甘草次酸对谷氨酸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考察甘草次酸对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使用20 mmol.L-1谷氨酸处理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2),构建细胞凋亡模型。采用药物预处理给药方法,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Fluo-4 AM染色测定胞内钙离子浓度,JC-1染色测定线粒体跨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测定Bcl-2和Bcl-Xl蛋白表达。结果甘草次酸可明显提高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的还原能力,抑制细胞LDH的释放,提高细胞存活率;抑制兴奋性谷氨酸所引起的细胞内钙离子内流;还原谷氨酸引起的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减弱,增加Bcl-2和Bcl-Xl蛋白的表达量。结论甘草次酸可通过线粒体依赖途径有效抑制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
- 王立英刘雨萌金元宝赵明智夏婷孟凡欣
- 关键词:甘草次酸谷氨酸PC12细胞线粒体功能
- 替硝唑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考察不同pH值和加热时间对替硝唑滴丸降解产物的影响。方法:制备替硝唑滴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pH值滴丸中替硝唑的含量和降解产物。结果: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和pH值的增高,替硝唑滴丸的降解产物的数目和含量逐渐增加。结论:替硝唑滴丸在酸性环境中较中性及碱性环境中稳定。有利于制备,并确保制剂质量。
- 夏婷刘明石张瑶秦书芝王立英刘晓宇
- 关键词:降解产物PH值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