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 作品数:33 被引量:101 H指数:6 供职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化学工程 更多>>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异法同步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8 2016年 贝诺酯的合成是天津医科大学药物化学教学团队在药物化学实验中设置的综合设计实验。为了比较不同方法合成贝诺酯的优劣,在2010级本科生实验教学中,组织学生采用异法同步模式合成贝诺酯,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该实验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实验思维和实验分析,对药物合成方法的选择、工艺优化等方面有了较深的认识,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程先超 符敬伟 周慧 孙燕 王润玲关键词:药物化学实验 贝诺酯 芫花素对于MC3T3-E1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索芫花素对于MC3T3-E1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芫花素1、5、10、15μmol/L处理MC3T3-E1细胞14 d,采用MTS法检测芫花素对MC3T3-E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测芫花素对MC3T3-E1细胞中ALP、HDAC1和Runx2 m 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芫花素5、10、15μmol/L可以显著促进MC3T3-E1细胞中ALP、Runx2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提高(P<0.05),HDAC1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下调(P<0.05),表明芫花素可以促进MC3T3-E1向成骨细胞分化。结论芫花素具有促进MC3T3-E1细胞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对成骨细胞的分化过程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贾军 费乔曼 邱曼曼 王雯雯 黄欢 杨冰 张玲 梅玫 周慧关键词:芫花素 成骨细胞 ALP HDAC1 RUNX2 HPLC法同时测定心脑康片中11种成分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心脑康片中11种成分(丹参酮IIA、葛根素、β-蜕皮甾酮、甘草苷、芍药苷、斯皮诺素、阿魏酸、山柰素、大黄素、细叶远志皂苷和23-乙酰泽泻醇B)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心脑康片中丹参酮IIA、葛根素、β-蜕皮甾酮、甘草苷、芍药苷、斯皮诺素、阿魏酸、山柰素、大黄素、细叶远志皂苷和23-乙酰泽泻醇B。色谱柱为Inert Sustain C18柱(250 mm×4.6 mm,5μm);甲醇-乙腈(1∶1,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0.0 min,80%B;10.0~20.0 min,80%~70%B;20.0~35.0 min,70%~50%B;35.0~50.0 min,50%~30%B;体积流量0.9 m L/min;柱温40℃;进样量10μL。结果丹参酮IIA、葛根素、β-蜕皮甾酮、甘草苷、芍药苷、斯皮诺素、阿魏酸、山柰素、大黄素、细叶远志皂苷和23-乙酰泽泻醇B分离度良好,分别在28.24~282.42、15.89~158.90、20.53~205.26、4.09~40.94、12.08~120.76、40.03~404.30、4.08~40.75、2.13~21.25,7.91~79.14、20.30~202.96、4.10~40.96μg/m L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5%~101.84%(RSD在0.62%~1.71%)。6批样品中丹参酮IIA、葛根素、β-蜕皮甾酮、甘草苷、芍药苷、斯皮诺素、阿魏酸、山柰素、大黄素、细叶远志皂苷和23-乙酰泽泻醇B分别在0.870~0.887、6.321~6.329、0.857~0.866、0.171~0.179、0.369~0.377、2.128~2.136、0.088~0.099、0.148~0.155、0.113~0.121、0.371~1.380、0.101~0.109 mg/g。结论本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高、专属性好,为心脑康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闫涛 周慧关键词:丹参酮IIA 甘草苷 山柰素 大黄素 细叶远志皂苷 23-乙酰泽泻醇B CRISPR/Cas9系统介导的EZH2基因定点敲入Hut78细胞系的构建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定点敲入EZH2基因的Hut78细胞系。方法构建EZH2表达载体pMD-18T-EZH2和单向导RNA(sg RNA)表达载体pSpCas9(BB)-2A-Puro-sg RNA,将两个载体共转染Hut78细胞,通过qPCR检测EZH2 mRNA的表达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EZH2和H3K27m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构建的pMD-18T-EZH2和pSpCas9(BB)-2A-Puro-sg RNA表达载体插入序列完全正确。将构建的两个质粒共转染Hut78细胞,qPCR结果显示EZH2基因在RNA水平上表达显著上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ZH2和H3K27m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提高。结论通过CRISPR/Cas9系统成功构建了定点敲入EZH2基因的Hut78细胞系。 鲁卓林 熊显佳 吴云丹 周慧 贾军 王双林 武莉莉 刘艺洁 乔阳 杨冰 赵秀娟 王青松 韩春勇 张玲 孙琰关键词:甲基化 EZH2基因 微小RNA在心肌肥厚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作为新药靶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1年 心肌肥厚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或病理过程,病理性心肌肥厚可导致心衰、猝死等。微小RNA(miRNA或miR)在心肌肥厚中的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miR-1在心肌肥厚的发生中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miR-133是建立肥大基因程序的关键因素,对心肌肥厚的发展至关重要。卡维地洛等多种药物可对miR-133的表达起到调控作用。miR-208a在心肌肥厚等多种心血管系统疾病中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与疾病的进程和预后密切相关。miR-199a在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中表达上调,且对心肌细胞自噬有抑制作用。miR-200c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miRNA有可能成为心肌肥厚重要的生物标志物或药物治疗靶点。随着对于包括miRNA在内的非编码RNA研究的深入,其对心肌肥厚发生乃至心衰病理过程的调控将被进一步揭示。 王双林 杨靖靖 李泽兴 周慧 杨冰 张鹏关键词:微小RNA 心肌肥厚 非编码RNA PTP1B中Arg221各种突变下底物与催化结构域相互作用变化的理论研究(英文) 2009年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在胰岛素受体去磷酸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目的在于阐述PTP1B催化位点中Arg 221的作用。各种Arg 221的突变体通过HyperChem Release 7.0软件生成。结果表明Arg 221的突变会对底物与蛋白相互作用产生显著影响。当Arg 221突变为碱性残基时,底物与蛋白之间总静电相互作用能增加,但与催化相关残基的静电相互作用能降低,其余的突变则导致底物与蛋白之间总静电相互作用能降低。这一结果表明,Arg 221突变为碱性残基可减弱PTP1B的催化活性,但使底物与蛋白的结合能力增强,其余的突变则会同时减弱酶的催化活性及底物与蛋白的结合能力。 刘梦源 王润玲 刘鹏 汤立达 徐为人 周慧 贾林关键词:PTP1B 突变 分子力学 人朊蛋白Glu200残基突变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索Glu 200残基突变对人朊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方法:从RCSB数据库下载人野生型和E200K突变型朊蛋白NMR结构,利用Desmond 9.0分子动力学软件包进行10ns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E200K会使人朊蛋白α2和α3螺旋骨架氢键稳定程度下降,从而使上述两螺旋发生解旋现象。结论:人朊蛋白E200K突变会使朊蛋白本身二级结构稳定性下降,可能导致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发生。 周慧 刘梦源 杨冰 程先超 王润玲关键词:朊蛋白 突变 分子动力学 浅谈化学实验Ⅱ安全管理及课程改革 被引量:4 2014年 高校实验室是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实验室安全及管理越发受到监管部门及学校的重视。高校应从加强有关法律、标准及制度建设,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加强安全教育,重视三废处理,药品使用微量化,尽量减少剧毒,危险性药品的使用等方面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针对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化学Ⅱ实验室的特性,结合天津医科大学的实际情况,阐述药学院安全管理措施及顺应安全环保理念所做的课程改革探讨。 谢宪斌 王润玲 程先超 周慧 符敬伟 刘桂友关键词:高校实验室 安全管理 课程改革 解郁舒心颗粒制备工艺与质量分析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优选解郁舒心颗粒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质量,为该制剂的质量标准制订提供参考。方法:根据颗粒剂的特性,采用湿法造粒,以颗粒剂的溶化性、澄明度及细粉率为考察指标,优选颗粒剂的辅料种类及用量;以粒度合格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木糖醇用量、糊精用量、乙醇体积分数对颗粒剂成型效果的影响。应用HPLC-ELSD检测解郁舒心颗粒中酸枣仁皂苷A和酸枣仁皂苷B的含量,流动相乙腈-水(35∶65),柱温35℃。结果:木糖醇辅料澄明度最好,细粉率最小。最佳处方配比为干膏粉-木糖醇-糊精(0.5∶15∶7),50%乙醇为黏合剂。解郁舒心颗粒中酸枣仁皂苷A和酸枣仁皂苷B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683,1.369 mg·g^(-1)。结论:制备的解郁舒心颗粒剂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质量要求,质控方法简便、准确、可行。 秦雪 杨金荣 靳美娜 周慧 杨旭 乔卫关键词:酸枣仁 总皂苷 电离辐射对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RANK表达的影响及其致骨损伤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对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辐射导致骨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50μg·L-1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RQ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未处理)、RANKL处理组(50μg·L-1RANKL处理)、照射处理组(2Gyγ射线照射)、照射联合RANKL处理组(50μg·L-1 RANK处理+2Gyγ射线照射)。采用抗酒石酸磷酸酶(TRAP)染色法检测各组破骨细胞的分化状态;采用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RANK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RAN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RAW264.7细胞经过RANKL诱导7d后,TRAP染色呈现阳性,表明已经成功分化成为破骨细胞。与对照组比较,RANKL处理组和照射处理组破骨细胞前体细胞中RAN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P<0.05);与RANKL处理组比较,照射联合RANKL组破骨细胞前体细胞中RAN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电离辐射可以促进破骨细胞前体细胞的增殖和成熟,增加其活性,但是对破骨细胞的增殖、成熟与活性却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周慧 杨冰 唐泉 孙元明 韩英 樊飞跃 刘晓冬 贾立立关键词:电离辐射 破骨细胞 R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