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娜磊
- 作品数:49 被引量:119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出血性埋藏性视盘玻璃疣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出血性埋藏性视盘玻璃疣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河北医大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的38例伴有视盘表面出血、视网膜深层出血和(或)视网膜前(玻璃体)出血,经眼底照相、FFA、SD-OCT检查确诊的埋藏性视盘玻璃疣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38例患者均有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遮挡等临床表现.38例患者均可见视盘表面和视盘鼻侧视网膜深层出血,其中8例还见视网膜前(玻璃体)出血.23例患者FFA表现为典型的视盘鼻侧晚期结节样高荧光.38例患者SD-OCT视盘鼻侧边缘均有团状中高反射信号,视网膜前及视盘表面出血呈高反射信号,视网膜深层出血呈出血性或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结论 出血性埋藏性视盘玻璃疣患者出血可以位于视网膜前、视盘表面及视网膜深层等多个层次,SD-OCT联合眼底照相、FFA可以明确诊断.
- 安建斌周娜磊史俊芳刘影戴丽刘丽娅马景学
- 关键词:视盘玻璃疣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医学影像学检查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觉通路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视觉通路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的改变及其特征.方法 临床对照研究.对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在河北医大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的20例诊断明确的POAG患者与20名年龄匹配的正常志愿者,行OCT、DTI、视野等检查,对比观察POAG与正常对照之间的差异及变化情况.结果 盘周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 POAG薄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神经、视束、视交叉、视放射的各向异性值(FA)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膝状体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AG在DTI有特征性改变,OCT联合DTI能够发现视觉通路的微观变化,从而为POAG的整体理解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PO-AG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 周娜磊程沛林韩瑶李雅琳安建斌胡萌
- 关键词:青光眼视觉通路光相干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及脉络膜血流动力学临床观察被引量:17
- 2018年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攀升。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已成为世界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糖尿病除可引起视网膜病变,还可侵害脉络膜,导致眼部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但是关于糖尿病患者眼部血流变化的研究有限,且观察结论间存在差异。
- 安建斌周娜磊王一张彤迪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血流动力学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动力学改变血管血流
-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观察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眼及对侧眼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对比观察。方法对诊断为NAION的28例单眼患病者双眼血管血流动力学进行观察,测量双眼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鼻侧睫状后短动脉(NPCA)及颞侧睫状后短动脉(TPCA)的收缩末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对比NAION眼与对侧健眼各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患眼与对侧眼之间OA的PSV、EDV、R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CRA的PSV均低于对侧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A的EDV、R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NPCA的PSV显著低于对侧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EDV、R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PCA的PSV、EDV、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无创性地监测、观察NAION患者眼部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NAION眼CRA、NPCA较对侧眼血流速度有不同程度降低,通过对NAION患者眼部血管血流动力学的观察将有助于揭示NAION的发病机制,为NAION的诊治及预后提供有力依据。
- 安建斌周娜磊王一张彤迪
- 关键词:多普勒视神经病变血流动力学
- 光相干断层扫描与10MHz B型超声在玻璃体视盘牵拉病变诊断中的对比观察
- 目的 对于SD-OCT诊断明确的玻璃体视盘牵拉患者行10MHz B型超声检查,并对比分析玻璃体视盘牵拉在SD-OCT及10MHz B型超声的特点,提高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断率.方法 对SD-OCT已明确诊断的58例患者60只...
- 安建斌崔月先马景学周娜磊蔡素贞刘丽娅刘影
- 姜黄素对IL-1β诱导的兔RPE细胞中核因子-κB相关炎性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被引量:9
- 2016年
- 背景白细胞介素-1β(IL-1β)是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早期释放的重要炎性因子,研究证实姜黄素能抑制IL-1β诱导的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增生,但其是否能够对PVR发挥抗炎作用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姜黄素对IL-1β诱导的兔RPE细胞移行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对IL-1β诱导的RPE细胞中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对数生长期原代培养的第4代兔RPE细胞进行实验,在无血清DMEM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0.1、1.0和10.0μg/L的IL-1β作用于细胞24h,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逆转录PCR法检测细胞中环氧合酶-2(COX-2)蛋白和mRNA的表达以筛选IL-1β最佳质量浓度。将培养的RPE细胞分为IL-1β组和姜黄素+IL-1β组,分别在无血清培养基中添加1.0μg/L IL-1β和1.0μg/L IL-1β联合10μg/ml姜黄素作用于细胞24、48和72h,仅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培养的细胞行苏木精-伊红染色,于光学显微镜下计算进入损伤区的细胞数,比较各组细胞的移行能力;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法和逆转录PCR法检测各组RPE细胞中COX-2蛋白及其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并比较各组细胞中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和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化学染色法检测NF—κB p65、IκB-α和COX-2在各组RPE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结果初分离的兔RPE细胞呈球形,细胞中可见大量黑色素颗粒;第4代细胞色素颗粒明显减少,接近融合的细胞形态为长梭形,呈拉网状分布。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结果显示,细胞角蛋白(AE1/AE3)在细胞质呈阳性表达。对照组在培养24、48和72h移行的细胞数分别为(31.93±1.21)、(36.27±2.50)和(38.33±2.40)个,IL-1β组分别为(45.73±2.30)、(71.13±1.92)和(80.60±1.71)个,而姜黄素+IL-1β组分别为(13�
- 刘丽娅马景学刘丹岩安建斌周娜磊马月磊
-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观察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观察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FEVR)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中的特征性表现,并探讨FEVR患者FFA的诊断标准,以提高该类疾病的早期临床诊断率。方法将临床检查确诊为FEVR的患者13例、26只眼纳入研究,经过眼前节及眼底的详细检查,并依据Pendergast制定的FEVR分期标准,对13例26只眼进行FEVR分期,应用海德堡眼底血管造影成像系统进行检查,记录并分析其眼底特征。结果13例26只眼中,1期15只眼,表现为周边视网膜出现无血管区,多位于颞侧,视网膜血管变直、分支增多、异常吻合;2期7只眼,表现为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荧光素渗漏;3期2只眼,表现为周边视网膜浅脱离,脱离范围较局限;4期2只眼,表现为黄斑区视网膜脱离;5期0只眼。结论FFA是诊断FEVR的特异检查指标,对FEVR的分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指导临床早期诊断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 崔月先周娜磊安建斌王佳薇张斌马景学
- 关键词: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 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与10MHz B型超声在玻璃体黄斑牵拉病变诊断中的对比观察
- 目的 对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诊断明确的玻璃体黄斑牵拉性病变进行10 MHz B型超声检查,对比观察,利用SD-OCT的诊断结果指导并探讨B型超声对该类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经SD-OCT检查确诊的玻璃体...
- 安建斌崔月先马景学周娜磊蔡素贞刘丽娅刘影
- 视网膜海绵状血管瘤一例被引量:2
- 2018年
- 患者,女,54岁,因左眼前黑影飘动40d至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就诊。既往身体健康,无全身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眼部检查:双眼裸眼视力0.6,最佳矫正视力1.0。双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左眼下方玻璃体可见少量陈旧性积血。眼底检查:左眼视盘上方沿颞上分支静脉走行约4PD处可见轻度隆起物,由多个大小不等、暗红色囊状血管瘤组成,表面覆盖大片灰白色纤维组织,瘤体表面及边缘可见片状视网膜前出血,
- 刘丽娅陈桂芬马景学安建斌刘影周娜磊
- 关键词:视网膜海绵状血管瘤家族遗传病史最佳矫正视力视网膜前出血眼前黑影身体健康
- 青年近视人群视网膜血管旁异常临床表现及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观察
- 2021年
- 目的观察青年近视人群视网膜血管旁异常临床表现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方法病例观察研究。2020年7~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的青年不同近视屈光度患者523例104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77例,女性246例;中位年龄19.0(5.0)岁。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以及眼轴长度(AL)测量。患眼中位近视屈光度为5.00(3.25)D。其中,低度、中度、高度近视分别为227、405、414只眼。患眼平均AL为(25.6±2.8)mm。采用频域OCT仪对视网膜颞上、颞下、鼻上、鼻下血管弓和黄斑中心凹进行放射状扫描。采集存在视网膜血管旁囊腔、微皱褶、板层裂孔的图像并存储。观察分析视网膜血管旁异常患病率、组成比例、分布规律及OCT影像特征。视网膜血管旁异常分布比较采用χ^(2)检验;不同血管旁异常表现者年龄、屈光度、AL比较采用K-W秩和检验。结果1046只眼中,检出视网膜血管旁异常40只眼,总患病率3.8%(40/1046)。其中,中度、高度近视者视网膜血管旁异常患病率分别为0.7%(3/405)、8.9%(37/414)。40只眼中,血管旁囊腔、微皱褶、板层裂孔分别为40(3.8%,40/1046)、28(2.7%,28/1046)、13(1.2%,13/1046)只眼。其中,血管旁囊腔最常见(100.0%,40/40),其次为血管旁微皱褶(70.0%,28/40),板层裂孔最少见(32.5%,13/40)。单纯囊腔12只眼(30.0%,12/40);囊腔伴微皱褶15只眼(37.5%,15/40);囊腔、微皱褶、板层裂孔共存13只眼(32.5%,13/40)。颞侧血管弓视网膜血管旁囊腔(χ^(2)=25.664)、微皱褶(χ^(2)=14.973)、板层裂孔(χ^(2)=13.499)明显多于鼻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青年近视人群视网膜血管旁异常总患病率为3.8%;中度、高度近视者均可发生。血管旁囊腔可能是视网膜血管旁异常最早期病变。3种血管旁异常多沿视网膜颞侧血管弓分布。
- 宫月郝玉华沈宁周娜磊郭秀瑾
- 关键词:青年人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