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红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政治
  • 3篇主义
  • 2篇政治合法性
  • 2篇社会主义
  • 2篇合法性
  • 2篇法性
  • 1篇邓小平
  • 1篇哲学
  • 1篇哲学内涵
  • 1篇哲学视野
  • 1篇政权
  • 1篇政权结构
  • 1篇政治文明
  • 1篇执政
  • 1篇执政理论
  • 1篇执政能力
  • 1篇执政资源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机构

  • 8篇西华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吴红
  • 3篇兰世惠
  • 2篇苗建萍
  • 1篇魏晓波
  • 1篇杜娇艳

传媒

  • 2篇前沿
  • 2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广西青年干部...
  • 1篇重庆社会主义...
  • 1篇重庆邮电学院...
  • 1篇湖北师范学院...

年份

  • 6篇2005
  • 2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被引量:1
2005年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的提出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扬弃和超越。我们要准确把握其基本内涵,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兰世惠吴红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传统发展观
创新:马克思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2004年
马克思主义创立一百五十多年以来 ,之所以能永葆青春 ,蓬勃发展 ,就在于创新是这一理论本质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在其曲折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理论创新 ,使社会主义事业呈勃勃发展的态势。在新世纪的征途上 ,我们要以锐意创新的精神推进理论不断创新 。
吴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公平、效率:社会转型时期公共政策的路向选择被引量:1
2005年
当代中国正处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在带动中国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带来许多的不平衡,公共政策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这都迫切要求我们在新时期对公共政策重新定位,确立公平和效率的价值取向,建立起以利益协调为基础的政策机制。
苗建萍吴红魏晓波
关键词:公平社会转型公共政策
邓小平政治合法性思想初探
2005年
任何政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都离不开政治合法性资源的有效支持。政治合法性解决的是“社会秩序何以持久的问题”。“文革”结束后,政权的合法性问题也摆在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面前。邓小平从经济建设入手,通过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培育、反腐败树立政府形象的方法,构建了改革开放时期共产党如何持久执政的理论,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总结这一思想理论,对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吴红
关键词:邓小平政治合法性
中日早期现代化的比较被引量:1
2005年
中日两国早期现代化都发生在外敌入侵、民族独立受到威胁的情况下, 但两国对此却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与做法, 以致产生了不同结局: 日本一跃而成为世界强国, 中国则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本文从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比较。
兰世惠吴红
关键词:外来文化政权结构国际环境
论哲学视野中的城市生态化战略被引量:2
2005年
生态城市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人类聚居形式。生态城市的提出是基于人类生态文明理念的建立和对传统工业城市的反思。在此着重从哲学角度论述城市生态化战略的内涵及建立中国特色生态城市的实现方式。
吴红苗建萍
关键词:生态城市哲学内涵
从政治合法性角度看:党执政能力提升的途径被引量:2
2004年
吴红兰世惠
关键词:执政能力执政资源执政理论合法性民主集中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真、善、美
2005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向真善美境界阶段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真,本质上表现为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给人民带来的政治权利的真实性毋庸置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善,本质上表现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无可替代巨大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美,本质上表现为社会生活所有领域的和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吴红杜娇艳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