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炳轩 作品数:17 被引量:56 H指数:5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一种个性化仿生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制作方法及假体 本发明公开一种个性化仿生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制作方法及假体,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椎间盘假体无法矫正异常ICR、重建生理运动模式的问题,同时解决批量生产的椎间盘假体无法满足个体化需求的问题。建立椎间盘退变后的颈椎三维... 刘宝戈 林琳 桑大成 吴炳轩 戎天华正常人群颈椎曲度和活动度的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对212名无症状正常志愿者颈椎X线平片的测量,获得正常人群颈椎曲度及活动度的范围,明确性别、年龄、间盘退变等因素对颈椎曲度和活动度的影响.方法:依照排除和纳入标准,获得212位无症状正常志愿者的636张颈椎标准... 吴炳轩 刘宝戈关键词:颈椎 颈椎前路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早期规范离床效果:单中心连续对照护理研究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术后发生脑脊液漏(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CSFL)病人早期规范离床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骨科诊断为颈椎病并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或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ACCF)后发生脑脊液漏的1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取传统护理保守离床时间及方式的4例纳入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有效实施护理计划并制定早期规范离床方案的7例纳入观察组。观察两组病人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离床时间和病人疗效满意度(Odom评分)。结果两组病人均未出现伤口不愈合、硬脊膜囊肿及神经系统感染等并发症,随访时间为6~18个月。观察组住院时间和离床时间分别为9.0(1.0)d和4.0(2.0)d,均短于对照组的13.0(3.0)d和8.0(0.7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发生体位性低血压1例(1/7,14.3%)及肺部感染0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例(2/4,50.0%)和2例(2/4,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时,观察组的Odom疗效满意度为98.0%,高于对照组的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管理策略并采取早期规范离床对颈椎前路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病人安全可行。 佟静 刘宝戈 王琳 崔维 吴炳轩关键词:颈椎术后 脑脊液漏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测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8月~2021年8月因颈椎病于我院接受ACDF术治疗的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C5神经根麻痹,将患者分为C5神经根麻痹组(C5 palsy组)、无C5神经根麻痹组(无C5 palsy组).采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临床指标,包括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颈椎X线、CT和MRI等影像学参数,包括术前及术后1d两组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C4/5椎间隙高度、术前C4/5椎间孔横径和手术节段数,以及患者术前颈椎MRI T2像C4/5节段高信号情况.采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99例患者中9例在术后7d内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两组患者间术前C4/5椎间孔横径(2.70±0.88mm vs 3.93±1.06mm,P=0.001)、C4/5椎间隙高度变化(术后高度-术前高度)(3.02±2.03mm vs 1.33±1.45mm,P=0.002)存在差异,其他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C4/5椎间隙高度[OR=1.698(1.041~2.769),P=0.034]、术前C4/5椎间孔横径[OR=0.207(0.064~0.672),P=0.009]是C5神经根麻痹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行ACDF术的患者术前C4/5椎间孔横径较小、术后C4/5椎间隙高度增加的患者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可能性较高.术中避免过度撑开C4/5椎间隙并选择大小合适的融合器,保证术后合理C4/5椎间隙且C4/5椎间孔适度减压,以降低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 张健豪 刘宝戈 桑大成 吴炳轩 戎天华 肖博威 张玥颈椎病专病电子病历数据集团体标准研究 2023年 随着电子病案系统的广泛应用,颈椎病专病医疗数据呈指数级增长,但现有数据尚存在形式混乱、维度不足、互通性差等问题。某院骨科牵头,参考卫生信息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结合颈椎病领域数据规范与专家共识,研究制订《颈椎病专病电子病历数据集团体标准》。课题组通过文献检索、查阅电子病历系统、回顾现有科研用病例报告表及专家函询等方式对专病数据集中各个数据元进行定义、编码与溯源求证,最终形成团体标准文件。本团体标准中的专病数据集共包括332个数据元,由入院记录、治疗记录与评估量表三部分组成,可进一步细分为12个模块,适用于颈椎病诊断、治疗与评估三个维度中关键特征的标准化录入。本研究将有助于加强临床医师、信息工程师与管理人员对颈椎病医疗数据结构的理解,并发挥团体标准在颈椎病专病临床诊疗与科学研究中的指导、规范与质控作用。 戎天华 林琳 杨昕 张俊丽 吴炳轩 桑大成 刘宝戈关键词:颈椎病 电子病历 数据集 恢复椎间隙高度对单纯椎间隙塌陷引起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恢复椎间隙高度对单纯椎间隙高度降低引起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本研究组于2012年3月-2012年8月收集86例单纯椎间隙塌陷引起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器植入术,患者年龄32... 杨江 刘宝戈 曾铮 王磊 吴炳轩 张耀 林欣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颈椎曲度与颅颈交界区曲度及韧带骨化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颈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颈椎曲度与颅颈交界区曲度及韧带骨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骨科行颈椎X线及CT检查的458例颈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资料,男265例、女193例,年龄(57.02±10.41)岁(范围22~87岁)。在颈椎标准侧位X线片上,依据颈椎矢状位形态将C_(2)~C_(7)整体曲度后凸或节段后凸角度>4°者纳入颈椎后凸组(进一步分为S、R及C型颈椎后凸组),将无颈椎后凸患者中节段Cobb角<-4°者纳入颈椎前凸组,Cobb角为-4°~4°者纳入颈椎曲度变直组。分别测量C_(2)~C_(7)整体曲度、C_(0)~C_(2)曲度,分析颈椎曲度与颅颈交界区曲度参数的关系。采用颈椎CT识别颈椎及颅颈交界区韧带骨化,包括后纵韧带骨化、项韧带骨化、黄韧带骨化、横韧带骨化、齿突尖韧带骨化、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及齿突加帽征(capped dens sign,CDS),分析颈椎曲度与韧带骨化的关系。将颈椎正中矢状面CT骨化结构长度占寰椎前弓后上缘至枕骨大孔前下缘之间距离超过2/3定义为3度CDS。结果颈椎前凸组245例、颈椎曲度变直组114例、S型颈椎后凸组53例、R型颈椎后凸组36例、C型颈椎后凸组10例。所有患者中,C_(2)~C_(7)整体曲度与C_(0)~C_(2)曲度呈负相关(r=-0.45,P<0.001)。R型颈椎后凸组患者C_(2)~C_(7)整体曲度与C_(0)~C_(2)曲度呈负相关(r=-0.58,P<0.001),颈椎前凸组(r=-0.10,P=0.124)、颈椎曲度变直组(r=-0.11,P=0.233)、S型颈椎后凸组(r=-0.01,P=0.943)、C型颈椎后凸组(r=0.03,P=0.946)患者的C_(2)~C_(7)整体曲度与C_(0)~C_(2)曲度均无相关性。CDS的发生率为38.4%(176/458),其中3度CDS发生率为17.9%(82/458)。R型退变性颈椎后凸与3度CDS的发生相关(r=0.10,P=0.030)。所有颈椎后凸、S型颈椎后凸、C型颈椎后凸、C_(2)~C_(7)整体曲度、C_(0)~C_(2)曲度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项韧� 吴炳轩 刘宝戈 桑大成 戎天华 肖博威关键词:颈椎 椎间盘退行性变 韧带 经最长肌与髂肋肌间隙入路显微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系列研究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比较最长肌与髂肋肌间隙入路(LPA)与Wiltse肌间隙入路显微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MBDU)对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通过影像学测量及形态学解剖证明最长肌与髂肋肌间隙入路的可行性。回顾性分析2016年至2018年北京天坛医院骨科收治的共124例[男75例/女49例,年龄(55±14)岁]因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接受单节段MBDU病例。根据椎管形态分为A组LPA入路48例,B组Wiltse肌间隙入路76例。记录各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入路侧、对侧下肢疼痛及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患者主观满意度。术后通过X线、CT评估内固定及椎间融合情况。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最长肌与髂肋肌间隙稳定存在,套筒置放最大倾斜角度LPA入路为65°,Wiltse入路为40°。所有患者获得平均20个月的随访。A组手术时间(120±27)min、出血量(104±31)ml、引流量(50±15)ml,B组则分别为(115±32)min、(110±41)ml、(47±18)ml,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46、-1.917、1.730,均P>0.05)。术中硬膜撕裂各1例和3例;术后脑脊液漏各2例和3例。两组末次随访时入路侧、对侧下肢疼痛、腰痛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主观满意度优良率为89.6%(43/48),B组为86.8%(66/7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8,P>0.05)。结论:经LPA行MBDU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对于三叶草形椎管的对侧神经根管减压有优势。 王磊 崔维 吴炳轩 刘宝戈关键词:椎管狭窄 腰椎管狭窄 单侧入路 单、双和多节段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对寰枢椎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治疗的节段数量对寰枢椎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连续性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共126例接受ACDF手术的颈椎病患者资料,其中男59例,女67例,年龄(54.3±8.4)岁(范围:40~79岁)。126例根据颈椎病的类型分为:神经根型60例,脊髓型41例和混合型25例。根据手术节段数量分为:单节段手术组20例;双节段手术组45例;多节段手术组61例,包括3节段51例、4节段10例。分别于术前1周、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对所有患者行颈椎标准侧位、过屈过伸位X线片检查,并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及颈椎矢状位参数测量,其中临床疗效评价包括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颈椎矢状位参数包括C2-7、C0-1、C1-2曲度和活动度以及枢椎斜坡角度(C2Slope)。结果126例随访时间(25.6±7.2)个月(范围:14~38个月)。单节段、双节段和多节段组手术时间分别为(86.4±15.5)、(117.6±15.6)、(170.2±28.7)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5±5.2)、(37.2±30.5)、(63.4±41.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1年与术前比较,单、双节段组上颈椎曲度、活动度及枢椎斜坡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节段组术后寰枕关节活动度由术前11.5°±6.1°增至术后3个月的16.1°±13.9°和术后1年的15.3°±4.8°,上颈椎曲度、枢椎斜坡角度分别由术前21.0°±7.6°、6.1°±6.7°减至术后3月18.6°±7.7°、4.3°±6.9°和术后1年19.7°±7.2°、5.6°±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上颈椎曲度及枢椎斜坡角度向术前水平恢复,寰枕关节曲度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双节段ACDF对于前凸曲度维持效果更好,且对上颈椎无显著影响,但多节段融合会影响前凸曲度 肖博威 刘宝戈 吴炳轩 崔维 桑大成 王典 余帆关键词:脊柱融合术 枢椎 中重度僵硬型颈椎后凸畸形的形态特点与手术效果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估中重度僵硬型颈椎后凸的矢状位形态特征与手术效果,并分析影响手术矫形效果及神经功能转归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4例中重度僵硬型颈椎后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中重度后凸定义为局部后凸角≥20°,僵硬型后凸定义为过伸位X线片示后凸柔韧性<30%或颈椎CT示后凸节段骨性强直。患者接受手术时年龄为50.1±17.6岁(14~83岁),其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致畸因素包括退变性后凸18例,先天畸形5例,医源性后凸5例,强直性脊柱炎3例,创伤性后凸3例。行前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分别为24例、5例及5例;其中5例行三柱截骨矫形手术。收集所有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围手术期参数和随访信息,并利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日本骨科协会改良颈椎评分(modified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ale,mJOA)评估患者颈部疼痛和神经功能状态。通过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的局部后凸角、T1倾斜角、颈椎矢状面垂直轴及颌眉垂线角,并定义畸形成角系数为局部后凸角/后凸累及节段数。根据数据分布情况选用独立样本或配对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Wilcoxon signed-rank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比较上述影像学参数与评分指标在不同时间点或不同患者亚组间的分布。结果:患者局部后凸角中位数为25°(20°~100°),畸形成角系数中位数为7.5°(5°~25°)。根据mJOA评分将患者分为两组,重度颈脊髓病组患者的畸形成角系数显著大于轻中度颈脊髓病组[9.3°(5.0°~25.0°)vs 7.0°(5.3°~10.0°),P=0.016];手术时长277±140min,中位失血量150(20~2000)ml。局部后凸角与畸形成角系数分别由术前的31.6°±19.5°与8.8°±4.2°矫正至术后2.8°±5.7°与0.9°±1.9°,差异有统计学意� 戎天华 刘宝戈 吴炳轩 桑大成 崔维关键词:僵硬 手术入路 截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