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宜娟

作品数:30 被引量:191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凋亡
  • 6篇血小板
  • 6篇血小板活化
  • 6篇血小板活化因...
  • 6篇神经元
  • 6篇神经元凋亡
  • 6篇帕金森
  • 6篇帕金森病
  • 6篇皮素
  • 6篇内皮
  • 6篇内皮素
  • 5篇蛋白
  • 5篇内皮素-1
  • 4篇氧化氮
  • 4篇一氧化氮
  • 4篇重复经颅磁刺...
  • 4篇细胞
  • 4篇脑梗
  • 4篇经颅磁刺激
  • 4篇磁刺激

机构

  • 12篇广州医学院第...
  • 7篇暨南大学附属...
  • 7篇广州医科大学
  • 6篇暨南大学
  • 5篇广东省人民医...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广东省医学科...
  • 3篇暨南大学第三...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东莞市人民医...

作者

  • 30篇吴宜娟
  • 10篇吴卓华
  • 9篇徐安定
  • 8篇李少明
  • 7篇林杰
  • 6篇邵明
  • 6篇谭红愉
  • 6篇卓文燕
  • 6篇苗海锋
  • 6篇刘磊
  • 5篇谭少华
  • 5篇王丽娟
  • 5篇张雄
  • 4篇田作军
  • 4篇陈明星
  • 4篇余科
  • 3篇李虹
  • 3篇曾子华
  • 3篇奉俊敏
  • 3篇许启锋

传媒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对脑梗死保护作用研究
吴宜娟张雄王丽娟代成波
文献传递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帕金森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3
2013年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帕金森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电生理学研究方法。方法选择56例符合纳入条件的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组(A组)及常规治疗辅助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B组),连续治疗3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UPDRS)评分、静息阈值、皮质潜伏期、神经根潜伏期、中枢运动传导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A组相比,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后B组患者UPDRS评分降低,精神行为情绪、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此同时静息阈值升高、皮质潜伏期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延长,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一项无创性物理治疗帕金森病的措施。
吴卓华崔立谦许启锋林杰刘磊吴宜娟谭红愉李少明邵明
关键词:帕金森病经颅磁刺激康复电生理学
问题导向联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对神经科见习医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效果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问题导向(PBL)联合任务驱动教学法(DOL)对神经科见习医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效果。方法:将2009年9月至2009年10月在本院见习神经科的广州医学院2006级临床系本科生183人随机分为实验组(93人)和对照组(90人),分别以PBL+DOL法及传统教学法(TTM)带教,1月后进行临床思维和理论考核。结果:实验组在见习时答题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26);见习1月后实验组临床思维考核成绩(P=0.013)、理论考试成绩(P=0.033)及总成绩(P=0.007)均高于对照组。结论:PBL联合DOL对神经科见习医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效果好于TTM,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田作军奉俊敏吴宜娟董亚贤李少明杨伟文
关键词:问题导向教学法临床见习
灵孢多糖对Aβ_(25-35)损伤SH-SY5Y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灵孢多糖(GLPS)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损伤的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Aβ25-35、GLPS加入体外培养的SH-SY5Y细胞中,建立拟痴呆的细胞模型,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β25-35、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 Aβ25-35处理48 h后,细胞活力降至对照组的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GLPS低剂量(100μg/m L)预处理后,细胞活力提高17.5%(P<0.05);GLPS高剂量(300μg/m L)预处理后,细胞活力提高30.4%(P<0.05)。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证明,GLPS预处理可降低SH-SY5Y细胞MMP-2和MMP-9蛋白表达及活性水平(P<0.05)。结论 GLPS预处理对Aβ25-35诱导损伤的SH-SY5Y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细胞中MMP-2和MMP-9等炎症因子的异常生成相关。
吴宜娟莫明树黄树宣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SH-SY5Y细胞Β-淀粉样蛋白
改良SPES量表对帕金森病患者的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研究——简易、实用的帕金森病评定量表
目的:改良SPES量表是一个应用于评价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实用方法,本文的目的是研究 2改良SPES量表对帕金森患者的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方法:56例患者同时使用改良SPES量表,UPDRS和H&Y指...
吴卓华谭红愉吴宜娟李焕敏刘磊邵明
关键词:帕金森病
文献传递
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临床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磷脂,能够活化血小板和其他炎症因子,在变态反应及呼吸、消化等系统的炎症反应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能够水解PAF和相关的氧化磷脂并使之失活,从而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本文对PAF-AH的结构特性以及对相关疾病的未来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吴宜娟王丽娟张雄
关键词: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同工酶
高血压病人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探讨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45例住院高血压病患者,排除合并中风或中风历史、糖尿病及其他颅内疾病患者。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动脉异常作为反映颅内动脉病变的指标,观察年龄、高血压病程、血脂代谢和血尿酸水平对颅内动脉病变的影响。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总颅内动脉异常率和血速增快率(20 14%,13 50%)明显高于非老年组(13 34%,7 48%,各P<0 001),而两组间血速减慢率无差别。老年组各单一动脉异常率均较非老年组高,其中大脑中动脉、椎动脉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 05)。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总颅内动脉异常率及颈内动脉系各动脉异常率明显增加(各P<0 01),但椎基底动脉系各动脉异常率增加不明显。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甘油三脂(OR3 398,95%CI:1 211-7 831)、高血压病程(OR1 671,95%CI:1 063-3 327)、年龄(OR1 235,95%CI:1 023-1 640)和高血压病人颅内动脉异常密切相关(各P<0 05)。结论:年龄、高血压病程和甘油三脂是高血压病人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徐安定余科卓文燕林秀华谭少华李虹陈明星吴宜娟
关键词:高血压颅内动脉经颅多普勒超声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康复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B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得分逐渐下降(P<0.05)。B组患者2周后和6周后两个时点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得分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得分逐渐上升(P<0.05)。B组患者2周后和6周后两个时点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得分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单侧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
吴卓华林杰刘磊吴宜娟奉俊敏许启锋李少明邵明
关键词: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脑卒中临床疗效
高血压病人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分布特征和危险因素被引量:39
2004年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人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 2 4 3例住院高血压病患者 ,排除合并中风或中风历史、糖尿病、其他颅内疾病患者。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结果  5 1例高血压病人患有颅内动脉狭窄 ,患病率 2 0 99%。共检查动脉 176 1条 ,狭窄动脉 94条 ,总动脉狭窄率 5 .34%。大脑中动脉狭窄频数最高 ,次为颈内动脉虹吸段。整个颈内动脉系动脉狭窄占总狭窄的 80 % ,明显高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老年高血压患者总动脉狭窄率及单一动脉狭窄率均高于非老年病人 ,高血压病程和动脉狭窄率之间关系不明显。狭窄组病人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水平明显高于非狭窄组病人。结论 高血压病人最常见的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发生在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虹吸段 ,年龄、血脂代谢紊乱是高血压病人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徐安定卓文燕林秀华余科谭少华李虹陈明星吴宜娟
关键词:高血压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经颅多普勒超声
重组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保护小鼠脑缺血再灌注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rPAF-AH)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尾静脉注射rPAF-AH预处理后观测模型小鼠神经行为学和脑梗死灶大小的改变,采用Westernblot研究MMP-2的表达及活性,同时与奥扎格雷钠注射液、金纳多注射液及假手术对照组比较。结果 rPAF-AH预处理明显降低脑梗死小鼠行为障碍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和脑梗死灶的大小(P<0.01)。Westernblot分析结果证明,rPAF-AH预处理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诱导的MMP-2蛋白的表达及其活性水平(P<0.01)。结论 rPAF-AH预处理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可能得益于其抑制了MMP-2蛋白的高表达及活性增高。
吴宜娟王丽娟张雄代成波王硕马桂贤
关键词: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脑缺血再灌注基质金属蛋白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