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吕文顺

吕文顺

作品数:49 被引量:23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3篇虫病
  • 13篇泰勒虫
  • 9篇泰勒虫病
  • 7篇血液原虫
  • 7篇原虫
  • 6篇血蜱
  • 6篇羊泰勒虫
  • 6篇边虫
  • 5篇山羊
  • 5篇牛病
  • 5篇蜱传
  • 5篇环形泰勒虫
  • 4篇羊泰勒虫病
  • 4篇青海血蜱
  • 4篇线虫
  • 4篇绵羊
  • 4篇边虫病
  • 3篇羊病
  • 3篇生物学
  • 3篇生物学特性

机构

  • 48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甘肃省兽医技...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解放军军需大...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兰州生物制品...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甘肃省皇城绵...

作者

  • 49篇吕文顺
  • 37篇殷宏
  • 34篇张其才
  • 26篇吕文祥
  • 23篇罗建勋
  • 20篇窦惠芳
  • 12篇余丰
  • 12篇关贵全
  • 10篇段志勤
  • 10篇才学鹏
  • 10篇王佩雅
  • 9篇黄振家
  • 9篇赵开元
  • 9篇马米玲
  • 9篇陈涓
  • 8篇靳家声
  • 6篇刘全元
  • 6篇景志忠
  • 6篇鲁炳义
  • 5篇白启

传媒

  • 36篇中国兽医科技
  • 2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兽医寄生...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 1篇2006年全...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6篇1998
  • 5篇1997
  • 4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2
  • 4篇1990
  • 4篇1989
  • 1篇1987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海血蜱生活史的观察被引量:11
2002年
对采自天然草场上的青海血蜱在实验室进行了生活史观察。结果 ,青海血蜱生活史较长 ,为三宿主蜱 ,1个生活周期为 13 8~ 2 17d ,1年 1个世代。幼蜱、若蜱的吸血期、蜕变期皆随季节和温度不同而有差异。饱血雌蜱的产卵前期和产卵期随温度不同而有差异 ,并随不同月份有明显的生殖滞育现象。另外 。
袁改玲殷宏罗建勋郭媛华关贵全马米玲鲁炳义吕文顺张其才
关键词:青海血蜱生活史滞育家畜
羊泰勒虫病人工感染试验被引量:4
2001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采自甘肃省临潭县的青海血蜱饥饿成蜱人工叮咬绵羊 ,使其感染泰勒虫并发病 ,观察其虫血症、临床表现、血液学变化及病理剖检变化。结果 ,试验羊普遍出现稽留热、贫血、体表淋巴结肿胀等症状 ;血红蛋白含量从 85 g/L降到40 g/L,红细胞总数从 12 .0× 10 12 降到 1.5× 10 12 ;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地肿胀、出血 ;本病的潜伏期为 2 2—2 8d ,红细胞染虫率最高可达 39%。
鲁炳义马米玲殷宏罗建勋关贵全袁改玲张其才吕文顺
关键词:羊泰勒虫病青海血蜱
边缘边虫在除脾牛体内的药物分离被引量:3
1987年
本文采用药物杀虫法,从几种血液寄生虫混合感染的除脾牛体内,分离出两株边缘边虫。瑟氏泰勒虫和边缘边虫混合感染牛,连续投给磷酸伯氨喹片杀灭瑟氏泰勒虫,分离出一株边缘边虫DS-1株;双芽巴贝西虫、牛巴贝西虫和边缘边虫混合感染牛,注射台盼兰和贝尼尔杀灭血液中的双芽巴贝西虫和牛巴贝西虫,分离出另一个边虫株一边缘边虫DS-2株。地塞米松能进一步降低除脾牛的抵抗力,促进边虫在血液中的繁殖。药物杀虫分离法程序简单,作为分离边虫虫株的方法,在我国尚未见报道。
吕文顺吕文祥余丰张其才窦惠芳殷宏
关键词:瑟氏泰勒虫
牛羊蜱传性血液原虫的人工繁殖技术被引量:3
1996年
牛羊焦虫病和边虫病均属虫媒介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在我国农牧区广泛流行,危害严重,但它们在动物体内的染虫率很低,因而在流行病学调查中进行病原鉴定常很困难,更难收集大量虫体制备抗原。日本学者腾永彻(1982)采用将动物切除脾脏并连续注射地塞米松的方法,对巴贝斯虫的繁殖进行了观察,发现虫体可稳定地增殖,8头被处理牛最高染虫率达17.0%~65.4%。吕文祥等(1988)用同样方法对羊边虫进行繁殖,最高染虫率可达97.5%。本试验采用类似方法,观察了牛双芽巴贝斯虫(Babesia bigemina)、牛大巴贝斯虫(B.major)、牛边缘边虫(Anaplasma marginale)、羊边虫(A.ovis)
罗建勋殷宏窦惠芳张其才吕文祥吕文顺刘全元杜志铭
关键词:血液原虫病原虫人工繁殖
环形泰勒虫子孢子悬液的制备及其对黄牛的感染试验被引量:1
2003年
通过动物感染试验获得环形泰勒虫感染阳性蜱 ,采用标准方法制备环形泰勒虫子孢子悬液 ,并用此悬液感染试验牛。结果 ,试验牛感染后 1 5d血液中出现虫体 ,并表现为稽留热 ,最高体温 42℃以上 ,最高染虫率可达 75 % 。
罗建勋殷宏张其才吕文祥吕文顺
关键词:环形泰勒虫黄牛
贝尼尔缓释剂预防羊泰勒虫病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4
2000年
对健康羔羊注射贝尼尔制备的缓释剂 ,注射液后 2个月和 3个月分别用感染羊泰勒虫的青海血蜱成蜱进行攻击 ,结果对照组羔羊全部发病 ,贝尼尔缓释剂注射组未发病 。
张其才罗建勋殷宏吕文顺吕文祥王玉英关贵全
关键词:羊泰勒虫病青海血蜱
刻点血蜱生活史的研究被引量:10
1995年
对从新疆伊宁县和霍城县牛、羊体获得的刻点血蜱在实验室进行了生活史观察,实验证实刻点血蜱为三宿主蜱,一个生活周期为107~173天,一年发生一个世代。饱血雌蝉的产卵前期和产卵期随温度的不同而有差异,在28℃时分别为4~8天和24~32天。卵为椭圆形,大小为0.32~0.42mm×0.47~0.57mm,孵化期为33~38天。幼蜱吸血期为7~14天,蜕变期为10~19天,若蜱吸血期为6~15天,蜕变期为9~19天,雌蜱吸血期为12~17天。6~7月份饱血雌蜱部分发生生殖滞育,8月份以后饱血者则全部发生滞育,9月份以后饱血的若蜱也发生滞育,表现为变态延迟。饥饿成蜱在10月份以后饲喂在动物体时,发生行为滞育和摄食滞育。各个发育阶段都有较强的耐饥饿能力,在室温下,幼蜱生存130~220天,若蜱210~380天,成蜱240~600天。
殷宏吕文顺
关键词:生活史滞育
补体结合试验诊断边虫感染牛的研究被引量:5
1993年
利用边缘边虫DS-1株接种除脾易感牛,制备出补反诊断抗原。所制备的抗原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建立了总量为0.6ml的补反诊断方法。对试验条件下人工感染牛的补反检出率为100%,安全区无假阳性反应。人工感染牛第5天出现补反抗体,感染后20~50天血清抗体达到高峰,以后开始下降,7个月后补反抗体消失。所制备的补反抗原与双芽巴贝西虫、牛巴贝西虫、大巴贝西虫,环形泰勒虫、瑟氏泰勒虫、伊氏锥虫和日本血吸虫等几种血液寄生虫抗血清之间没有交叉反应。抗原保存期达一年以上。所制备的抗原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张其才吕文顺窦惠芳吕文祥殷宏余丰
关键词:牛病边缘无浆体边虫
羊的泰勒虫生物学特性、分子分类学及防治技术研究
殷宏罗建勋关贵全高玉龙马米玲鲁炳义刘光远王文飙惠继龙杜宏德马登录郭淑珍张其才吕文顺白启惠禹袁正朴袁改玲
利用蜱传播试验,确定了中国西北地区大面积分布的羊的泰勒虫传播媒介为青海血蜱及其传播方式为阶段性传播,阐明了病原、媒介蜱与宿主之间的关系,证实环形泰勒虫不感染羊,明确了羊泰勒虫病的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了羊的泰勒虫18s...
关键词:
关键词:羊病防治羊泰勒虫病病原学诊断剂
小亚璃眼蜱对牛巴贝斯虫未定种和环形泰勒虫传播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4
2005年
利用蜱传播试验确定小亚璃眼蜱对中国新分离的牛的巴贝斯虫未定种和环形泰勒虫的传播能力与传播方式,进而明确其在中国牛梨形虫病传播中的流行病学意义。试验结果表明:小亚璃眼蜱可在雌虫阶段受到巴贝斯虫未定种的感染,并可在次代若虫(2/2)和成虫(3/3)阶段将病原传播给试验牛;小亚璃眼蜱幼虫和若虫吸入环形泰勒虫,饱血脱落的幼虫和若虫所蜕化发育的饥饿若虫(2/2)和成虫(2/2)均可将病原传递给敏感动物;感染巴贝斯虫未定种的小亚璃眼蜱饱血雌虫所孵育出的次代幼虫和若虫仍可被环形泰勒虫感染,所发育出的若虫(2/2)和成虫(2/2)可在一次传播试验中将环形泰勒虫和巴贝斯虫未定种同时传播给试验动物。
罗建勋殷宏关贵全马米玲孙彩琴鲁炳义白启吕文顺陈溥言
关键词:环形泰勒虫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