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非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介素-28B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干扰素(IFN)是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抗HBV药物之一,其中IFN-λ是一种新型IFN,包括IFN-λ1、IFN-λ2和IFN-λ3(也可分别称作IL-29、IL-28A和IL-28B).近年研究表明,IFN-λ3(IL-28B)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的发病、抗病毒治疗应答和转归密切相关.本文就IL-28B基因多态性与HBV自然清除率、疾病进展、肝癌的发生以及与IFN疗效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 叶非王先开裘云庆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干扰素类
- 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46例临床分析
- 2010年
- 肝源性糖尿病是指由于各种肝脏病变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代谢性疾病。既往研究表明,肝内纤维化和门体分流是引起糖耐量损害的重要原因.胰岛素抵抗和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是肝源性糖尿病的主要特征。高达80%的肝硬化患者有糖耐量降低,其中10%~20%并发有临床糖尿病。
- 叶非李晓鸥
- 关键词:肝源性糖尿病肝硬化患者并发血浆胰岛素水平代谢性疾病糖代谢紊乱
- 泰来肽治疗慢性乙肝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5年
- 观察泰来肽对慢性乙肝的疗效和安全性。167例患者分三组观察,治疗组56例在一般保肝治疗基础上泰来肽4ML 肌注连用3个月;联合组泰来肽4ml 每日肌内注射,连用3个月加上苦参素100ml 静滴每日一次,连用3个月;对照组56例仅用常规保肝药物治疗,疗程三个月。结果 ALT 复常率治疗后、停药后3个月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和联合组 HBVM 转阴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治疗组与联合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5)。泰来肽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 叶非
- 关键词:泰来肽乙型肝炎苦参素药物治疗
- 浙江地区HIV-1感染毒株耐药性基因检测及应用
- 尹春煜李晓鸥娄国强刘寿荣朱明利时代强章松平叶非孙振江
- 该研究系在省内首次通过建立起以直接测序法为基础的基因型耐药性检测体系,对该省未经治疗的HIV感染者以及已经施行抗病毒治疗的HIV/艾滋病患者同时进行基因型耐药性检测,初步了解该省HIV-1耐药性的发生情况,监测耐药毒株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 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P区的多位点耐药突变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 深入了解核苷(酸)类似物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P区耐药性突变的影响,分析其对该区诱导耐药突变的作用.方法 对服用核苷(酸)类似物并且发生病毒学突破的患者,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进行HBV基因组P区耐药性基因测序分析.结果 发现P区可出现多点耐药突变,导致临床上发生交叉耐药和多重耐药.结论 应选用高耐药基因屏障的药物进行初始抗病毒治疗.对长期服用核苷(酸)类似物的患者,应定期监测HBV DNA,以便早期发现病毒学突破并及时干预.
- 叶非李晓鸥过建春武静
- 关键词:药物耐受性突变
- 恩替卡韦、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阴性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12周疗效比较被引量:20
- 2014年
- 目的 比较恩替卡韦(ETV)与拉米夫定(LAM)治疗HBeAg阴性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 12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8例HBV DNA阳性且无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史的HBeAg阴性HBV-ACLF随机分为ETV组、LAM组各49例,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分别予ETV(0.5 mgqd)或LAM (0.1,qd)抗病毒.比较12周时组间死亡率、临床好转率、完全病毒学应答率和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 ①ETV组、LAM组的基线特征相似.②12周时ETV组死亡率低于LAM组(28.6% vs 48.9%,P<0.05);临床好转率呈高于LAM组趋势(65.3% vs 48.3%,P=0.067),且主要来自基线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30患者(75.6%vs52.5%,P<0.05);完全病毒学应答率高于LAM组(94.3%vs 72%,P<0.05).③ETV组、LAM组间均无患者因药物不良事件而终止治疗.结论 ETV治疗HBeAg阴性HBV-ACLF能较LAM更强地抑制HBV复制,降低短期病死率,且安全性相当.
- 叶非过建春裘云庆李晓鸥荀运浩
-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拉米夫定恩替卡韦
-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粒细胞减少外周血G-csf变化及意义
- 2001年
- 刘寿荣叶非
- 关键词:肝炎肝硬化粒细胞减少外周血象G-C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