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北朝
- 作品数:15 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池州市贵池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示范工程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氮素水平对早籼15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以早籼15为材料,研究氮素水平对早稻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处理水稻植株干物质量随生育进程皆呈现增加的趋势,且水稻植株各期干物质积累量随氮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水平对水稻影响最大的是在拔节期至抽穗期,其干物质积累量越多,产量也就越高。适宜氮素,干物质积累强度随氮用量的增加而加强,增加到一定量后干物质积累强度趋于缓慢。不同生育阶段干物质生产量对产量的贡献,以拔节—抽穗阶段的影响最大,有效分蘖期与无效分蘖临界期影响最小。抽穗期水稻的干物质积累主要在叶片;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主要在穗部。最高产量施氮量为241.3 kg/hm2,产量达8 550.8 kg/hm2。最佳经济施氮量为211.7 kg/hm2,净效益最高,为4 835.5元/hm2。
- 张祥明李泽福郭熙盛程生龙胡润刘春盛叶北朝丁贤武何如意何大斌
- 关键词:早籼15物质积累与分配施肥量
- 不同氮肥用量对晚稻生长的影响与产量效应被引量:12
- 2006年
- 以武运粳7号为材料,研究施氮量对晚稻茎蘖动态、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的群体茎蘖动态随氮素用量增加而增加,处理间茎蘖数差异明显。随氮素基穗肥增加,有效穗数和千粒重都随之增加,而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呈下降趋势、氮素基穗肥施用水平越高,有效穗数的增加幅度减小。从试验可知,千粒重与有效穗数是可以同步提高的,但晚稻靠增加有效穗数提高产量潜力有限。提高千粒重、每穗实粒数具有一定的空间。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施氮处理产量比对照增产40.9%-119.1%,平均增产88.18%。各处理间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氮量的氮素生产力同早稻相同,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低氮水平施氮量少的氛素生产力高,高氮水平施氮量高使氮素生产力降低。该试验最高产量施氮量为309.89k/hm^2,产量达最高8830.13kg/hm^2;最佳经济施氮量为292.34kg/hm^2.净效益达到最高值.为7331.77元/hm^2。
- 张祥明程生龙郭熙盛刘春盛叶北朝胡润丁贤武陶长征
- 关键词:武运粳7号施氮量产量及构成因素
- 无公害富硒米开发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
- 叶北朝胡润赵学杏姚卫平曹其会李良根程生龙康启中史雨生纪根学
- 该项目充分利用该地富硒资源和生态优势,创新了高效富硒技术措施,提高硒肥利用率。制订富硒水稻生产标准化技术规程,实行社会化服务和“五统一”措施结合。通过沼肥综合利用、频振式杀虫灯等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的集成,创新开展综合统治...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稻
- 氮肥运筹技术对直播早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08年
- 在相同落谷量、等氮量条件下,氮肥基施比例过多,不利于直播早稻萌芽而影响成苗率。茎蘖增长速度与最高分蘖数随基施氮肥比例增加而提高,但基肥施氮量大易造成水稻群体过大而使成穗率降低。前期基蘖肥高时可促进早稻的地上部分生长,以及物质运输,有利于早稻分蘖,但也会抑制地下部分的生长。降低基施氮肥比例可促进根系生长,增加穗肥比例,可增加地上部分干物重,保持后期根系活力,并提高产量和抗倒伏能力。直播早稻的基、蘖、穗的氮肥适宜施用比例为602∶02∶0,可保持较高的成穗率,适宜的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使群体发展比较合理,产量表现最高。
- 张祥明郭熙盛李泽福夏家发胡润刘春盛叶北朝
- 关键词:氮肥直播早稻产量构成因素
- 水稻沼液浸种试验研究被引量:10
- 2005年
- 试验表明:水稻沼液浸种方便安全,具一定的增产效果,且随浸种时间增加,增产效果也同步增加,以浸种72 h效果最好,一般可浸种48~72h.沼液浸种还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且可降低生产成本.
- 叶北朝章登亚凌新军
- 关键词:水稻沼液浸种增产效果
- 双季稻丰产优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的实践和探索被引量:2
- 2007年
- 自2005年以来,池州市贵池区承担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沿江江南双季稻丰产优质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贵池区针对双季稻生产上存在的优良品种更新速度慢,优质高产安全生产技术不配套和生产效益低等问题,以选用优良品种和优质、高产、节本、高效和生态安全栽培技术规程为重点,通过建立核心试验区和示范区,示范推广新品种和配套技术规程,以提高双季稻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水稻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赵学杏康启忠叶北朝
- 关键词:双季稻丰产优质技术
- 不同氮肥用量对早籼15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05年
- 以早籼15为材料,研究施氮量对早稻茎蘖动态、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的群体茎蘖动态随氮素用量增加而增加,处理间茎蘖数差异明显,各处理在拔节期茎蘖数达到最高。在相同移栽时间条件下,拔节、抽穗和成熟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推迟,生育期延长。穗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每穗粒数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值后随氮肥增加而减少。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但施氮量越大,稻谷产量增幅越小;不同氮量的氮素生产力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低氮水平的氮素生产力高,而高氮水平的氮素生产力低。
- 张祥明郭熙盛刘春盛胡润程生龙叶北朝
- 关键词:早籼15施氮量产量及构成因素
- 氮肥运筹技术对抛秧早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在等氮量条件下,2006年在安徽省贵池市梅龙镇水稻土上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抛秧早稻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氮肥比例与抛秧早稻最高分蘖数呈显著直线正相关,但基肥施氮量大易造成水稻群体过大从而使成穗率降低。当基施氮肥比例达到70%时,抛秧早稻地上部分干物重下降。地下部分根系生长则是随基肥氮比例减少而呈增强的趋势。基肥氮比例对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影响以分蘖期最为明显。氮肥运筹直接影响抛秧早稻产量的是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基肥和穗肥施用比例与产量呈显著的抛物线关系,当基肥穗肥施N比例为35.6%和32.2%,产量可达到最高。
- 张祥明郭熙盛李泽福夏家发胡润刘春盛叶北朝
- 关键词:栽培施肥氮肥
- 沼肥对早稻经济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7
- 2007年
-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肥可以改善水稻经济性状结构,增加产量,并且增加水稻对纹枯病、二化螟等病虫的抗性,早稻产量在9t/hm2以上的沼、化肥配比为:沼肥22500 kg/hm2+N150 kg/hm2+P90 kg/hm2+K90 kg/hm2经济效益高。
- 叶北朝胡润康启忠赵学杏宋莉萍程生龙
- 关键词:早稻沼肥经济性状
- 氮肥运筹对晚稻武运粳7号物质积累和产量的效应被引量:3
- 2007年
- 以武运粳7号为材料,在等量氮条件下研究施氮比例对晚稻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后期施氮比例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干物质积累,基肥施氮比例为45%~55%利于拔节-抽穗期干物质的积累和有效穗的形成,以及适宜的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产量与基肥施氮比例存在显著的抛物线关系,当基肥比例为53.76%时晚稻产量达到最高,为8 494.14 kg/hm^2。本试验研究表明,在与目标产量相适宜的氮肥施用总量(180 kg/hm^2)下,基肥为45%~55%、分蘖肥为30%、穗肥为15%~25%较为适宜。
- 张祥明郭熙盛李泽福刘春盛叶北朝程生龙胡润
- 关键词:武运粳7号氮肥运筹物质积累与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