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其刚
- 作品数:33 被引量:247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长江三峡库区及其邻近地区的残存稀有濒危植物群落被引量:4
- 2001年
- 长江三峡库区及其邻近地区的残存稀有濒危植物群落属于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所处自然环境和生境独特 ;群落中有数种至十余种稀有濒危植物群聚生长 ,且以其中的部分稀有濒危植物为优势种。独特的生境和良好的群落结构被认为是该类群落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 。
- 叶其刚陈树森王诗云
- 关键词:三峡库区稀有濒危植物生境群落类型
- 鄂西南后河一个典型稀有濒危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研究被引量:19
- 2001年
- 研究了鄂西南后河一个典型的稀有濒危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在 1 40 0 m2的样地中自然分布有 1 5种稀有濒危植物 ;群落优势种为水青树 (Tetracentron sinensis)、金钱槭 (Dipteronia sinensis) ;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除银鹊树为随机分布外 ,都为集群分布的格局 ;水青树、银鹊树 (Tapiscia sinensis)和珙桐 (Davidia involucrata)种群结构呈衰老型 ,金钱槭、天师栗 (Aesculus wilsonii)和光叶珙桐 (Davidia involucrata var.vilmorniana)种群表现为旺盛增长型结构 ,水青冈 (Fagus longipetiolata)则表现为成熟的种群结构 ;群落垂直分层明显 ,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 ;整个群落结构稳定 ,稀有濒危植物在群落中无论是在乔木层还是在其他层次中均占有很大的优势 ;但如果人为大量采挖稀有濒危植物小苗 。
- 叶其刚陈树森王诗云
- 关键词:稀有濒危植物群落结构特征鄂西南后河自然保护区
- 秤锤树属植物的保育遗传学研究
- 姚小洪张金菊叶其刚黄宏文
- 关键词:濒危植物
- 亟待开发研究的新药宝库——浅谈华中地区古老树种及其药用价值
- 一、华中地区的古老树种(一)华中地区的范围介于秦岭、淮河一带和南岭之间,北纬23°~34°,东经102°~123°之间。相当于我国亚热带中北部湿润气候带。其中属于北亚热带的大别山、桐柏山脉,海拔在400~1000米(最高...
- 屠治本糜留西崔天义叶其刚王畅
- 关键词:孑遗植物特有属第三纪安息香科
- 植物迁地保护及遗传资源富集中的遗传学和生态学风险
- 迁地保护是物种资源保护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但植物资源迁地保护和遗传资源富集过程中潜在的遗传学和生态学风险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分析了植物保护风险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亟待开展的5个研究方向,包括迁地保护中...
- 叶其刚
- 关键词:植物种质迁地保护遗传学分析
- 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等位酶分析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7
- 2003年
- 采用超薄平板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技术对珍稀濒危植物中华水韭 (Isoetes sinensis Palmer) 72个样品的等位酶遗传变异进行了初步研究。从 2 4种酶系统中筛选 ,得到了 13种酶系统可用于该植物的遗传变异分析 ,其中 7种酶系统在中华水韭的迁地保护居群中检测出 16个位点 ,共 2 7个等位基因 ,12个位点表现出多态性。遗传多样性初步分析表明 :中华水韭具较低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为中华水韭的综合保育及居群恢复、重建提供了初步的依据。中华水韭遗传变异的全面研究将在进一步改善等位酶方法的基础上 ,采用其它更为灵敏的分子标记方法做深入检测。
- 陈媛媛叶其刚黄宏文
- 关键词:中华水韭凝胶电泳等位酶分析
- 三峡库区地方特有维管植物研究被引量:4
- 2000年
- 许天全吴金清叶其刚王传华黄蓉
- 关键词:三峡库区维管植物特有植物资源保护
- 雌雄异株稀有植物伞花木(Eurycorymbus caraleriei)自然居群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0
- 2005年
- 伞花木(Eurycorymbus caraleriei)为中国特有的第三纪孑遗单种属植物,雌雄异株.采用超薄平板微型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方法对其5个自然居群和1个人工迁地保护居群的等位酶变异进行了初步研究.对7个酶系统中14个位点的等位酶居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伞花木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其每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A=1.6,平均多态位点比率P=42.9%,平均预期遗传杂合度He=0.216;各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无显著性差异,但都表现为严重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的杂合子过量;其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居群内(93.1%),居群间分化较小(Gst=0.069),居群间遗传一致度较高(I=0.965~1.000).推断这可能是由于其古老孑遗性、雌雄异株、混和传粉方式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长寿命的生活史等原因所导致;同时,居群间的较高基因流(Nm=3.128)也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还使用UPGMA聚类方法推断了武汉植物园迁地保护的野外居群来源,在对迁地保护居群的评价中发现迁地保护居群仅保存了该物种基因型多样性的16%,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的保育策略.
- 朱红艳康明叶其刚黄宏文
- 关键词:居群遗传结构等位酶变异自然居群雌雄异株
- 植物迁地保护的群落构建
- 为了在迁地条件下更为有效地保护植物的种质资源,提出在适宜生境中构建异地保护群落的思想,并对群落的构建的原理、方法及其意义进行了探讨.
- 叶其刚陈树森王畅王诗云
- 关键词:迁地保护植物多样性保护
- 荷叶铁线蕨孢子的不同贮藏时间与培养条件对配子体和孢子体形成的影响被引量:8
- 2007年
- 研究了荷叶铁线蕨(Adiantum reniforme var.sinense)的不同贮藏时间与培养条件对其配子体发育和孢子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荷叶铁线蕨孢子为不含叶绿素孢子,在室温下保存5年以上时间依然具有活力,但不同的贮藏时间对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形成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室温贮藏7d的配子体形成的时间为29d,而贮藏5年的为38d;贮藏7d的孢子体形成的时间为96d,贮藏4个月的为105d。在培养室[(25±1)℃恒温和每天2000~25001x12h光照]沙基质中,从孢子播种到形成孢子体时间最短,为87d;沙基质比腐殖土更利于孢子体的形成;配子体密度在不超过3株/cm^2的情况下,密度越高越有利于孢子体的形成。
- 潘利叶其刚黄宏文
- 关键词:荷叶铁线蕨贮藏时间配子体孢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