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勾丽洁

作品数:56 被引量:641H指数:15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1篇卒中
  • 31篇脑卒中
  • 14篇康复
  • 11篇卒中后
  • 11篇脑卒中后
  • 10篇抑郁
  • 10篇疗效
  • 9篇偏瘫
  • 9篇卒中患者
  • 9篇疗法
  • 9篇脑卒中后抑郁
  • 9篇脑卒中患者
  • 8篇偏瘫患者
  • 7篇上肢
  • 7篇脑卒中偏瘫
  • 7篇脑卒中偏瘫患...
  • 7篇磁刺激
  • 6篇运动疗法
  • 6篇伤患者
  • 6篇疗效观察

机构

  • 52篇承德医学院附...
  • 13篇承德医学院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作者

  • 53篇勾丽洁
  • 23篇刘旭东
  • 14篇姜贵云
  • 12篇王文清
  • 11篇许士奇
  • 10篇郭华平
  • 9篇杨晓莲
  • 9篇朱振丽
  • 9篇柴叶红
  • 7篇何曼
  • 6篇王芳
  • 6篇黄武
  • 5篇鞠智卿
  • 4篇张金燕
  • 4篇刘亚梅
  • 3篇李艳双
  • 3篇冯晶晶
  • 3篇谢睿智
  • 3篇王淑娟
  • 2篇徐丽丽

传媒

  • 2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0篇中国康复医学...
  • 7篇承德医学院学...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河北医药
  • 2篇临床荟萃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9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1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股四头肌训练治疗创伤性膝关节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股四头肌训练治疗创伤性膝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创伤性膝关节炎患者56例,入选患者均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及股四头肌强化训练,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每周治疗1次,治疗5次为1个疗程,股四头肌训练每次持续20min,每天训练1次,每周训练5d,长期坚持锻炼。于治疗前、治疗5周时、随访1个月及随访6个月时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关节活动度(ROM)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对入选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5周时、随访1个月及随访6个月时发现入选患者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29±1.45)分、(2.18±1.39)分、(2.03±1.26)分]、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分、别为(78.95±15.29)分、(82.64±13.44)分、(84.13±13.09)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副反应。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股四头肌训练能显著缓解创伤性膝关节炎患者疼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改善关节功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姜贵云鞠智卿杨晓莲勾丽洁刘旭东刘亚梅
关键词: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创伤性关节炎股四头肌训练
脑卒中后抑郁对康复疗效影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对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收住于我院康复科的脑卒中患者,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199例。对入选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确诊PSD患者91例作为PSD组,其余108例作为非PSD组。对2组康复治疗前、治疗后(6周)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康复治疗前PSD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高于非PSD组(P<0.01);康复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但PSD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仍然明显高于非PSD组(P<0.01);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SD组明显低于非PSD组(P<0.01)。康复治疗前PSD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低于非PSD组(P<0.05);康复治疗后,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但PSD组评分仍然明显低于非PSD组(P<0.01);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SD组也明显低于非PSD组(P<0.01)。结论PSD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程度较非PSD患者差,PSD对康复治疗效果有负面影响。
勾丽洁刘旭东许士奇朱振丽柴叶红王淑娟祝金华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
济生肾气丸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比较中药济生肾气丸结合西医常规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2001—2016年Pub Med、EBSCO ASP/BSP、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超星百链等数据库,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774例研究对象,水煎服济生肾气丸在疗效、残余尿量、排尿次数、平均尿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济生肾气丸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有优势,但由于试验方法学质量不高,其疗效尚不能充分肯定,需要更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王芳米术斌勾丽洁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疗效济生肾气丸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2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是美国Alabama大学Edward Taub等教授经数年研究,并由该校神经科学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证实有效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对神经元损伤的训练方法。该疗法以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理论为基础,如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经给予密集性CIMT治疗后,其上肢运动功能显著改善,疗效至少持续1~2年。目前CIMT治疗主要应用于病程在1年以上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以及病程在6个月~1年的亚急性脑卒中患者,国外已开展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CIMT治疗。
王文清勾丽洁姜贵云鞠智卿谢睿智冯晶晶付君
关键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急性期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
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独立性评定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刘旭东勾丽洁朱振丽柴叶红李艳双
关键词:脊髓损伤康复功能独立性评定
头颈部弹力带渐进抗阻训练治疗慢性颈痛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观察头颈部弹力带渐进抗阻训练治疗慢性颈痛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sEMG)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慢性颈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传统物理治疗及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辅以颈椎姿势训练,观察组则辅以头颈部弹力带渐进抗阻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同时采集患者坐位时胸锁乳突肌sEMG信号,并对其频域指标中位频率(MF)及时域指标振幅均方根值(RMS)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1.8±0.2)分]、NDI评分[(13.4±0.8)%]及对照组疼痛VAS评分[(2.6±0.3)分]、NDI评分[(17.4±1.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疼痛VAS评分、NDI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部放松时RMS[(12.3±1.4)μV]、MF[(57.3±5.1)Hz]及颈部后伸时RMS[(23.3±1.7)μV]、MF[(49.2±4.3)Hz]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上述肌电指标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头颈部弹力带渐进抗阻训练能有效减轻慢性颈痛患者疼痛,改善颈椎功能,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胸锁乳突肌抗疲劳能力及增强肌肉收缩功能有关。
郭华平鞠智卿王芳张金燕何曼勾丽洁
关键词:慢性颈痛表面肌电胸锁乳突肌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姜贵云徐丽丽王文清鞠智卿杨晓莲勾丽洁刘旭东
关键词:强制性运动疗法脑卒中安全性
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9
2007年
脑卒中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脑卒中患者除偏瘫外.还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语言功能障碍.并产生一系列情感行为的变化,其中抑郁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心理障碍.称之为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睡眠障碍、兴趣下降等,PSD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妨碍其神经功能的恢复,
勾丽洁许士奇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发病机制
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概况被引量:17
2007年
许士奇勾丽洁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抑郁
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30
2019年
目的观察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镜像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相应常规康复干预,镜像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照组患者则辅以假镜像视觉反馈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检测2组患者踝关节主动背伸活动度,并同时采用Brunnstrom分期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下肢部分、功能性步行量表(FAC)、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对患者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偏瘫侧下肢Brunnstrom分期、患侧踝关节主动背伸活动度、下肢FMA、FAC、BBS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发现2组患者上述疗效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镜像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镜像视觉反馈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ADL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旭东郭华平何曼马明勾丽洁
关键词:脑卒中镜像神经元下肢运动功能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