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长民

作品数:29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肿瘤
  • 6篇肺癌
  • 5篇预后
  • 5篇细胞
  • 5篇细胞肺癌
  • 5篇小细胞
  • 5篇小细胞肺癌
  • 5篇非小细胞
  • 5篇非小细胞肺癌
  • 4篇腺癌
  • 4篇化疗
  • 3篇血管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腺肿瘤
  • 3篇疗效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血栓
  • 2篇乳腺肿

机构

  • 20篇滨州医学院附...
  • 5篇苏州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天津市急救中...
  • 1篇武警北京总队

作者

  • 26篇刘长民
  • 5篇陈绍水
  • 5篇宁方玲
  • 4篇王振波
  • 4篇袁苏徐
  • 4篇王峰
  • 4篇郝延璋
  • 3篇李绵利
  • 3篇马隆波
  • 2篇冯军
  • 2篇于泽顺
  • 2篇陈小玲
  • 2篇徐红
  • 2篇李道明
  • 2篇菅金波
  • 1篇刘越
  • 1篇宋丙潭
  • 1篇李广欣
  • 1篇董宁霞
  • 1篇高丽霞

传媒

  • 6篇滨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武警医学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药学研究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09
  • 1篇200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MRT与γ刀联合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比较调强放疗(IMRT))与伽马刀(γ刀)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方法选择自2012-03至2014-06武警总医院收治的PHC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行IMRT联合TACE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行γ刀联合TACE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清中甲胎蛋白(AFP)水平。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2.98%(3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45%(27/4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AFP水平明显下降,而观察组患者血清中AF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9%(7/4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3%(12/4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的生存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24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IMRT联合TACE术,伽马刀联合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的近期及远期疗效,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药物毒物反应发生率,而且可以显著抑制血清AFP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张钰陈绍水黎功刘长民李广欣
关键词:伽马刀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原发性肝癌
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中再次CT定位对靶区及正常组织剂量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过程中再次CT定位及相应放疗计划修改对肿瘤区及正常组织剂量学影响。方法对53例经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放疗过程中进行再次定位,根据肿瘤及肺体积变化,修改放疗计划,通过拟合两次计划,分析叠加的剂量体积参数,与不修改的放疗计划的剂量体积参数比较。结果放疗计划修改前照射次数为(20.0±4.2)次,计划修改后GTV缩小了(71.98±34.6)cm3,且GTV变化与计划修改前照射次数呈正相关关系,r=0.497,P=0.006。最初设计的总计划与再次CT设计的计划拟合后患侧肺和全肺的平均受量分别下降了(4.6±10.1)%、(4.1±8.7)%,P值分别为0.03和0.02。拟合叠加计划与初次总的计划比较,心脏的V30受照射剂量下降了(2.68±1.3)%,脊髓的Dmax下降了(12.4±2.8)%。结论三维适形放疗中肿瘤体积发生退缩,可以适时地修改放疗计划以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从而可以推量照射以提高肿瘤的受照射剂量。
兰卫光王振光刘长民宁方玲马隆波郝延璋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同步放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同步三维适形放疗(3D‐CRT )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40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入组,其中39例完成放化疗,培美曲塞500 mg/m2,d1,静脉滴注,顺铂25 mg/m2,d1~3,静脉滴注;21 d为1个周期,共3个周期,同步放化疗后巩固2个周期;化疗第1天行3D‐CRT ,DT 66 Gy/33 f/45 d。靶区采用累积野照射,V20<35%。结果39例中CR3例,PR27例,SD6例,PD3例,总有效率(RR)为76.9%,1、2年总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5.2、38.5和8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液学毒性,出现Ⅲ/Ⅳ度白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分别为9、3和2例。结论3D‐CRT治疗局部晚期NSCLC近期及远期疗效均较好,不良反应低,为局部晚期NSCLC的有效方法。
王峰刘长民郝延璋李绵利于泽顺菅金波陈绍水宁方玲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培美曲塞顺铂三维适行放疗
影响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伴随用药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已经在各瘤种展开,成为当下研究热点。本研究总结国内外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伴随用药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疗效”“伴随用药”和“并发症”为关键词,检索PubMed及CNKI期刊2017-01-01-2023-06-30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伴随用药对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影响;(2)伴随用药对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并发症的影响;(3)伴随用药对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预后的影响。排除标准:(1)重复发表或翻译的文献;(2)质量低的文献;(3)著作和汇编以及综述类的二次文献。最终纳入文献62篇。结果显示,糖皮质激素、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二甲双胍、抗血栓药物、阿片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对于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和阿片类药物,多认为其可以通过自身直接影响或通过肠道菌群间接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使用者的预后,而且与较差的临床结局有关。对于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和抗血栓形成类药物,就目前的研究结论尚不统一。对于他汀类、二甲双胍和β受体阻滞剂则认为可能与临床结局改善有关,但这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提示,临床常用的众多药物均可不同程度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及并发症,需要引起临床重视。但目前的研究多为小样本的回顾性研究,伴随药物对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影响,仍需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验证。
封珊慧李倩刘长民
关键词:肿瘤疗效
VEGF对良恶性心包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VEGF在心包积液病因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4例恶性心包积液与25例非恶性心包积液中VEGF水平,比较良、恶性心包积液中VEGF水平差异。结果恶性心包积液中VEGF水平明显高于非恶性心包积液,当VEGF>1908pg/ml,对恶性心包积液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为88%和83.3%。结论恶性心包积液中VEGF水平明显增高,VEGF可作为良恶性心包积液的鉴别诊断的标志物。
刘长民宁方玲王峰王振波陈绍水李绵利
关键词:心包积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胰头区粘连包块误诊为胰腺癌1例分析
2009年
刘长民袁苏徐
关键词:误诊
抗衰乳膏预防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效果对比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抗衰乳膏预防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入院接受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40例。放射治疗开始起A、B、C组患者照射野皮肤分别开始使用抗衰乳膏、三乙醇胺乳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喷雾剂。对放射治疗结束后预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皮肤损伤分级、严重放射性皮肤损伤(大于Ⅱ级)发生率A组与B组比较无差异(P>0.05),A组与C组比较有差异(P<0.05),A组较C组皮肤损伤轻,严重放射性皮肤损伤(大于Ⅱ级)发生率低。结论抗衰乳膏预防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与三乙醇胺乳膏等效,较超氧化物歧化酶喷雾剂好,但使用抗衰乳膏性价比较高。
高新富宋征刘长民李蕾高培民
关键词:乳腺癌皮肤损伤黄芩苷
红花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2022年
随着恶性肿瘤发生率的日趋增高,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红花(Safflower)是一种菊科草本植物,我国传统医学很早便将红花用于治疗疾病,《本草纲目》记载其可“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近年来多项实验对红花的药理作用及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红花除具有心肌保护、降血压、抗血小板聚合、抗血栓生成、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外,还表现出不可忽视的抗肿瘤作用。本综述主要探讨红花及其活性成分的抗肿瘤机制及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李倩刘长民
关键词:红花红花多糖红花黄素抗肿瘤
主角式教学理念应用于肿瘤教学中的效果探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主角式教学理念应用于肿瘤教学中的实践效果,寻找肿瘤教学新方向、新思路,以指导临床教学的发展。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单位实习的60名学生列入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0名学生,研究组30名学生。研究组在肿瘤教学中应用主角式教学理念进行带教,对照组应用常规带教方式进行带教。结果研究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目前是最常见的疾病,采取主角式教学理念进行肿瘤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论学习效果。
刘长民菅金波
非小细胞肺癌中DLC-1、ROCKI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肝癌缺失基因-1(DLC.1)和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I(ROCKI)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8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DLC-1、ROCKI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DLC-1基因对NSCLC患者的预后价值。结果DLC-1蛋白在NSCLC组织中呈低表达或表达缺失,阳性表达率为33.3%(16/48),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70.8%(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523,P〈0.01);ROCKI蛋白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8.3%(28/48),高于癌旁组织的0(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529,P〈0.01);NSCLC中DLC-1的表达与性别、吸烟史、组织类型等无关,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LC.1阳性表达组中ROCKI的阳性表达率为37.5%(6/16),而ROCKI的阴性表达率为68.8%(22/32),相关分析提示DLC-1与ROCKI在NSCLC中表达呈负相关(r=-2.214,P=0.039);DLC-1蛋白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高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DLC-1蛋白的低表达或表达缺失、ROCKI蛋白的表达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检测DLC-1及ROCKI蛋白的表达,有助于判断NSCLC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
翟玉洁范庆帅宁方玲刘长民赵大华陈绍水
关键词:预后肝癌缺失基因-1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