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腾

作品数:10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妊娠
  • 2篇阴道
  • 2篇妊娠期
  • 2篇胎儿
  • 2篇胎儿体重
  • 2篇盆腔
  • 2篇分娩
  • 1篇滴虫
  • 1篇滴虫性
  • 1篇性生活
  • 1篇血压
  • 1篇炎性
  • 1篇炎性疾病
  • 1篇氧化应激
  • 1篇氧化应激指标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异常分娩
  • 1篇阴道病
  • 1篇阴道试产

机构

  • 6篇宁波大学医学...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0篇刘腾
  • 5篇安瑞芳
  • 4篇薛艳
  • 2篇张燕科
  • 2篇张烨
  • 1篇韩冬芳
  • 1篇宣荣荣
  • 1篇张勇华
  • 1篇刘莉萍
  • 1篇王慰敏
  • 1篇田泉
  • 1篇孙戎
  • 1篇周伟华
  • 1篇杨雷
  • 1篇李娜
  • 1篇郑伟

传媒

  • 3篇中国妇幼健康...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国性学会性...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复同侧宫角妊娠:附1例报告
2012年
患者窦某,37岁,因停经55天,人流术后8天,B超检查提示异常回声3天,于2010年12月17日下午4时人院。患者自诉平时月经规律,周期25—26天,每次持续4~5天,末次月经2010年10月22日。停经33天自测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停经41(2010年12月3日)天于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提示宫内早孕,并有明显恶心、食欲不振、
刘腾薛艳韩冬芳安瑞芳
关键词:同侧宫角妊娠避孕措施
碘伏预防阴道试产转剖宫产术后感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1年
剖宫产是产科处理高危妊娠、异常分娩的常见手术之一。术后感染是剖宫产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以子宫感染和腹壁切口感染最为常见,可导致产妇出现身体疼痛、心理压力增大,损害母婴关系,增加死亡率及卫生系统经济负担[1]。
张燕科刘腾刘莉萍
关键词:产科处理阴道试产腹壁切口感染异常分娩子宫感染
盆腔感染性疾病45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盆腔感染性疾病(PID)的发病年龄,与性生活的关系,诊断,手术情况,住院时间以及上述情况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9因PID住院治疗的4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
刘腾安瑞芳薛艳张烨
关键词:盆腔感染性疾病发病年龄性生活
文献传递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新型胎儿体重预测模型的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探讨开发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的新型胎儿体重预测模型(简称新模型),并与经典胎儿体重预测模型对比,评估新模型在预测胎儿出生体重方面的性能。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6月期间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分娩的1 442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在分娩前1周内采集相关数据,共计18维。通过预实验,选出最优算法(即SVR)。通过计算每个特征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及SVR算法的权重,筛选建模参数。应用SVR对数据进行建模,建立基于SVR的新模型,并与经典胎儿体重预测模型公式对比,评估新模型性能。结果 分别计算每个特征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应用SVR算法的权重,结合临床经验,反复进行实验后,最后筛选得到建模所需的11维数据为:身高、体重、孕期增重、宫高、孕妇腹围、双顶径、头围、股骨长、胎儿腹围、羊水指数和采集时间(采集时间距分娩的天数)。应用SVR对11维参数进行建模,构建出新模型。与经典模型对比,预测误差在5%以内的胎儿体重预测准确率为54.48%,预测误差在10%以内的为88.28%,预测误差在250g以内的为73.10%,新模型具有最高的胎儿体重预测准确率。此外,胎儿体重预测新模型还具有最低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5.24%,平均绝对误差(MAE)178.43g和均方根误差(RMSE)230.15g。结论 新模型对胎儿体重预测的性能良好,未来可进一步在临床推广,但仍需更多的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刘腾朱屹林燕茹朱琴唐文波庄佳衍
关键词:胎儿体重出生体重支持向量回归
一种新型的胎儿体重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胎儿体重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欲分娩孕妇以及相对应胎儿的多个参数数据;采用不同算法对多个参数数据进行预实验,并通过多个预实验结果对比选出最优算法;采用最优算法构建新模型,并根据构建的新模...
刘腾庄佳衍朱琴张燕科唐文波祝莹宣荣荣诸佳惠
盆腔炎性疾病诊断探讨—基于临床病例的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分析我院15年间盆腔炎性疾病(PID)的临床特征及变化,对PID的诊断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至2009年因PID住院治疗的4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发病年龄,与性生活的关系,症状和体征,住院时间及手术率等临床指标进行比对。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7.06±14.91岁,呈逐年上升趋势,经两两比较,3个时间段分别为t=2.255,P=0.025〈0.05;t=5.403,P〈0.001;t=2.871,P=0.004〈0.01);育龄期妇女是高发人群,但比重由第一个5年段的93.57%下降至72.28%,无性生活的PID患者的比重由1.43%上升至2.48%,绝经期患者由5.00%上升至25.25%(χ~2=10.041,P〈0.001);主要症状包括下腹痛(70.31%)、不规则阴道出血(33.62%)、发热(25.55%)、消化系统症状(15.72%);主要体征包括附件区压痛(63.98%)、子宫压痛(56.77%)、下腹压痛(48.25%)、反跳痛(17.03%)、宫颈举痛(25.76%)、附件增厚(29.04%)和附件包块(29.69%),且部分症状和体征阳性率呈逐年降低趋势。平均住院时间为10.34天,无显著变化(χ~2=0.359,P〉0.05),手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6.43%升至57.92%,χ~2=19.556,P〈0.001)。结论对于PID的诊断,不能只着眼于性活跃期女性,对于无性生活的女性和绝经期女性,需要注意PID;PID阳性症状和体征比例逐渐下降,但下腹压痛在PID患者中仍呈现高阳性率,建议将下腹压痛放入诊断的最低标准。
郑伟刘腾薛艳孙戎田泉杨雷安瑞芳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
889例妇科门诊阴道不适患者阴道微生态状况的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了解因阴道不适而就诊于妇科门诊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状况,以验证我院阴道炎诊治方案的正确性。方法: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因"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分泌物有异味"等症状就诊的女性患者共889例,取其阴道分泌物并分析其阴道微生态状况(致病菌、阴道菌群的密集度、多样性、优势菌、功能状态等)。结果:889例患者中阴道微生态正常者占6.86%(61/889);阴道微生态失调者占93.14%(828/889),其中能够明确致病菌诊断者343例(38.58%),不能被传统检测方法诊断,但已存在微生态失调者485例(54.56%)。结论:因阴道不适症状就诊的患者的阴道微生态既可表现为正常,也可表现为失调状态。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能够全面评价阴道微生态现状,指导临床医生诊治及预后评估,形成新的阴道炎治疗理念。
王慰敏刘腾李晓文周伟华李娜安瑞芳
关键词:阴道病念珠菌病滴虫性微生态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发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发生高血压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对应防治措施,以期为临床诊治产后高血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10月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分娩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产后是否发生高血压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组13例和血压正常组87例,对导致患者产后发生高血压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身高、文化程度、居住环境、产检次数、产次及孕次占比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组患者年龄(≥35岁)、体质指数(BMI)(≥30 kg/m^(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重度子痫前期)及有高血压家族史占比情况均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BMI(≥30 kg/m^(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重度子痫前期)及有高血压家族史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发生高血压的相关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年龄(≥35岁)、BMI(≥30 kg/m^(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重度子痫前期)及有高血压家族史等均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发生高血压的相关影响因素,临床可通过指导患者产后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制定膳食营养结构,控制患者体质量增长等降低产后高血压发生风险。
张永妍李佳杰刘腾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血压家族史重度子痫前期
门冬胰岛素治疗GDM的疗效及其对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疗效及其对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15年74至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GDM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效果、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情况以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观察组各项血糖指标降低更明显(P〈0.01)。观察组血糖迭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GSH.PX、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分娩率、羊水过多、胎儿宫内窘迫、胎膜早破、早产、巨大儿、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治疗GDM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改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刘腾
关键词:门冬胰岛素妊娠期糖尿病氧化应激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291例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了解15年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临床特征的变化趋势,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94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291例GT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侵蚀性葡萄胎(IHM)221例及绒毛膜癌(CC)70例。以每5年为一个阶段分组,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5年间IHM及CC的发生率无明显变化。IHM及CC患者的发病平均年龄在15年中均有所上升,2005~2009年组的年龄分布明显高于1994~1999年组和2000~2004年组(IHM:P=0.001,P=0.040;CC:P=0.050,P=0.015),特别是年龄>40岁患者,2005~2009年组所占比例也明显高于1994~1999年组和2000~2004年组(IHM:P=0.003,P=0.050;CC:P=0.040,P=0.010)。IHM及CC患者中无症状患者比例均有所上升;IHM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18,P=0.001),CC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年来,GTN的发病年龄有增加趋势,特别是年龄>40岁患者明显增多;IHM中无症状患者比例上升。
张烨薛艳刘腾张勇华安瑞芳
关键词: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