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
- 作品数:10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渗盐己酮可可碱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部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探讨HSPTX(7.5%氯化钠+己酮可可碱)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假失血性休克(Sham)组,仅接受动静脉插管操作,不放血及复苏;大容量乳酸钠林格氏液(RL)复苏组,接受32 mL/kg RL;小容量高张液(7.5%氯化钠)+PTX复苏组,接受4 mL/kg 7.5%NaCL+25 mg/kg PTX,每组8只.测定各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湿/干质量比值,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比例及肺通透性指数,采用ELISA法测定灌洗液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 与RL组相比,HSPTX组PaO2和pH值升高、PaCO2降低(P<0.01),HSPTX组大鼠肺湿/干质量(W/D)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上清中TNF-α、IL-1β含量均低于RL组(P<0.01).结论 HSPTX复苏可减少失血性休克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由失血性休克诱发的急性肺损伤.
- 刘玉唐季春张焰曾因明
- 关键词:己酮可可碱高渗盐溶液白细胞介素1
- HSPTX通过抑制NF-κB蛋白表达减轻失血性休克复苏诱发的肺部炎症反应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HSPTX(7%、5%氯化钠+己酮可可碱)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失血性休克(Sham)组,仅接受动静脉插管操作,不放血及复苏、大容量等张乳酸钠林格氏液(RL)复苏组,接受32ml/kgRL、小容量高张(7%、5%氯化钠)液+PTX复苏组,接受4ml/kg7.5%NaCl+25mg/kgPTX,每组8只。测定各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湿/干重比值、测定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活性;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or lavage fluid)中性粒细胞比例及肺通透性指数,采用ELISA法测定灌洗液上清中TNF-α、IL-1β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肺组织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RL组相比,HSPTX组PaO2和pH值升高、PaCO2降低(P<0.01),HSPTX组大鼠肺湿/干重(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上清中TNF-α、IL-1β含量均低于RL组(P<0.01),同时HSPTX组肺组织中核因子κB蛋白(NF-κB)表达显著低于RL组。结论:HSPTX复苏通过抑制核因子κB蛋白的表达减少失血性休克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由失血性休克诱发的急性肺损伤。
- 刘玉唐季春张焰曾因明
- 关键词:己酮可可碱高渗盐溶液失血性休克核因子ΚB
- 己酮可可碱高渗盐溶液对抗休克大鼠肺损伤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失血性休克肺损伤模型来研究高渗盐己酮可可碱溶液(HSPTX)、高渗盐溶液(HS)和乳酸钠林格液(RL)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肺组织炎症的影响。方法: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RL组、HS组、HSPTX组4组各10只。SD雄性大鼠在失血性休克1 h后即分别用RL、HS、HSPTX行液体复苏治疗。休克期间检测平均动脉压(MAP)。休克复苏后24 h处死动物,立即经左心室取1 ml新鲜血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血清TNF-α和IL-6水平,取肺组织行HE染色评估肺脏的损伤程度。结果:HS和HSPTX复苏早期MAP上升速率低于用RL复苏,但4 h后血压差别不大。HSPTX组较HS组、RL组大鼠肺组织结构破坏小,炎症反应明显减轻,中性粒细胞浸润数量明显减少。HSPTX组与HS和RL组比较,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结论:HSPTX复苏较HS和RL复苏可以明显减轻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肺组织炎症反应。
- 唐季春张焰刘玉彭生
-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己酮可可碱肺损伤高渗盐溶液
- 高渗盐溶液复苏对失血性休克机体炎性反应及细胞免疫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失血性休克以后机体发生过度的炎性反应并且导致细胞免疫的抑制,引起致命的并发症。高渗盐溶液(7.5%氯化钠,4mL/kg)复苏失血性休克不仅可以有效地恢复血流动力学效应改善微循环,而且在平衡炎性反应调控细胞免疫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 刘玉张焰曾因明
-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高渗盐溶液炎性反应细胞免疫
- 正丁酸钠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部HMGB1 mRNA的调节
- 2010年
- 目的研究正丁酸钠(sodium butyrate)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部HMGB1 mRNA的影响。方法由股动脉抽血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30只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休克复苏组及正丁酸钠治疗组,于复苏后12h处死动物。检测肺湿/干质量(W/D)比值、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中性粒细胞(PMN)百分比和总蛋白浓度;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RT—PCR法检测肺组织HMGB1 mRNA表达。结果正丁酸钠组与休克复苏组相比,肺W/D、BALF中总蛋白含量及PMN百分比显著减少(P〈0.05),肺组织MPO和MDA含量、肺组织HMGB1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正丁酸钠对失血性休克诱发的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HMGB1 mRNA表达有关。
- 刘玉张焰李国君孙大鹏尤杰杨定清
- 关键词:正丁酸钠休克高迁移率族蛋白B1
- HSPTX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诱发的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探讨HSPTX(7.5%氯化钠+己酮可可碱)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诱发的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失血性休克(Sham)组,乳酸钠林格液(Ringer′s lactate,RL)复苏组,HS+PTX复苏组,每组8只。实验结束时测定各组大鼠肺水含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or lavage fluid,BALF)中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PMN)百分比和总蛋白(total protein,TP)浓度;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检测肺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ELISA法测定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含量。结果:与Sham组相比,各实验组休克复苏2 h后肺水含量、总蛋白含量、PMN百分比、血浆中TNF-α、IL-1β表达以及肺组织MDA,MPO含量明显增加(P<0.01),SOD含量下降(P<0.01);HSPTX组大鼠肺水含量、PMN百分比、总蛋白含量、血浆中TNF-α、IL-1β表达以及肺组织MDA,MPO含量较RL组明显下降(P<0.01),SOD含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HSPTX复苏可减轻失血性休克诱发的急性肺损伤。
- 刘玉唐季春谈大海陈正张焰曾因明
- 关键词:己酮可可碱肺损伤髓过氧化酶丙二醛
- 高渗盐溶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细胞免疫及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7·5%氯化钠高渗盐溶液(HSS)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是否参与该过程。方法SD雄性大鼠遭受失血性休克(平均动脉压40mmHg)60min后分别用生理盐水、HSS以及HSS+SB203580(SB)10mg/kg(ip)复苏。免疫荧光观察脾T淋巴细胞中p38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ELISA法检测脾T淋巴细胞IL-2含量,MTT法测定脾T淋巴细胞增殖率。结果免疫荧光显示HSS组T淋巴细胞p38MAPK表达显著高于NS组和HSS+SB组,HSS组脾淋巴细胞增值率显著高于NS组和HSS+SB组(P<0·01),HSS组IL-2含量显著高于NS组和HS+SB组(P<0·01)。结论HSS可能通过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改善失血性休克机体的脾脏T淋巴细胞功能。
- 刘玉张焰曾因明
-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高渗盐溶液P38MAPK
- 白细胞介素10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8只:假失血性休克对照(Control)组,休克(Shock)组,IL-10+Shock(IL-10)组。测定各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湿/干重比值,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比例及肺通透性指数,采用ELISA法测定灌洗液上清液及血清中IL-1I、L-6、TNF-α含量。结果与Shock组相比,IL-10组PaO2和pH值升高、PaCO2降低(P<0.01),IL-10组大鼠肺湿/干重(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上清及血清中IL-1I、L-6、TNF-α含量均低于Shock组(P<0.01)。结论给于IL-10能够抑制IL-1I、L-6、TNF-α激增并减轻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肺部炎症反应。
- 刘玉谈大海唐季春尤杰杨定清张焰曾因明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失血性休克肿瘤坏死因子Α
- 腹腔注射内毒素对成年和老年大鼠记忆功能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内毒素对成年和老年大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成年和老年雄性SD大鼠各16只随机分为4组:成年大鼠生理盐水组(A组)、成年大鼠内毒素组(B组)、老年大鼠生理盐水组(C组)和老年大鼠内毒素组(D组),每组8只。经腹腔注射内毒素250μg/kg或等体积的生理盐水,24 h后记录大鼠从明室进入暗室的潜伏期作为记忆成绩。取海马组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蛋白的表达,并检测其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aspase-1)的活性。结果 D组大鼠进入暗室的潜伏期明显短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B组与A组大鼠进入暗室的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大鼠海马组织caspase-1活性较B组明显升高(P<0.05);B组大鼠海马IL-1β蛋白表达较A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大鼠海马IL-1β蛋白表达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注射内毒素后老年大鼠记忆功能受损,但并不影响成年大鼠的记忆功能,这可能与衰老加重内毒素诱导的海马IL-1β蛋白表达升高有关。
- 陈正张焰刘玉谈大海
- 关键词:记忆内毒素类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白细胞介素1Β
- 氯胺酮对发育早期小鼠学习记忆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发育早期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取14日龄昆明小鼠50只随机均分为五组:腹腔注射氯胺酮25mg/kg(K1组)、50mg/kg(K2组)、100mg/kg(K3组);生理盐水组(N组),腹腔注射等容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7d;正常对照组(C组)不注射任何药物。在实验第8、9天用跳台法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测定结束后取海马测定BDNF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K1组学习潜伏期延长、错误次数增加(P<0.05),N组错误次数增加(P<0.01),BDNF的表达减少(P<0.05)。结论反复腹腔注射氯胺酮有可能损害发育早期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BDNF表达的减少有可能是其介导因素。
- 王华张焰张建楠任炳旭刘玉曾因明
- 关键词:氯胺酮学习记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