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拴娣

作品数:13 被引量:107H指数:5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药物
  • 4篇药物配伍
  • 4篇配伍
  • 2篇地塞米松
  • 2篇双黄
  • 2篇双黄连
  • 2篇双黄连粉
  • 2篇双黄连粉针
  • 2篇酸钠
  • 2篇皮肤
  • 2篇注射液
  • 2篇硝唑
  • 2篇黄连
  • 2篇分光光度法
  • 2篇粉针
  • 1篇滴耳
  • 1篇滴耳液
  • 1篇地塞米松磷酸...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机构

  • 11篇内蒙古医学院...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呼和浩特铁路...

作者

  • 13篇刘拴娣
  • 8篇石岩
  • 3篇孟根达莱
  • 1篇白在贤
  • 1篇闫秀英
  • 1篇赵媛媛
  • 1篇松布尔
  • 1篇戴培慧
  • 1篇徐福林
  • 1篇王毅
  • 1篇成瑞
  • 1篇赵媛媛

传媒

  • 5篇中国药业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6
  • 3篇2000
  • 5篇1999
  • 1篇199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氧化苦参碱含量被引量:32
1999年
目的:建立测定氧化苦参碱血药浓度的HPLC法。方法:血浆标本经碱化以氯仿一正丁醇(98∶2)提取,吹干后以甲醇一正己烷(4∶1,氨水调pH至8)为流动相,经过Spherisorb-SiO2(5μm)柱分离后在紫外220nm处检测。结果:氧化苦参碱血浆浓度曲线范围12~36mg·L-1,最低检出限为01mg·L-1(S/N=2)。样品在12~36mg·L-1浓度时的平均回收率为9831%~1090%,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4%。结论:此方法为氧化苦参碱的血药浓度测定及药代力动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孟根达莱王毅刘拴娣刘拴娣松布尔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血药浓度
阿莫西林致皮肤过敏反应1例被引量:2
1999年
彭瑞石岩刘拴娣
关键词:阿莫西林药物不良反应皮肤过敏皮疹病例报告
蒙药阿那日-5中薄层扫描法测定胡椒碱的含量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建立蒙药阿那日 5中胡椒碱的薄层扫描测定方法。方法 :在 0 .5%CMC硅胶板上以环己烷 丙酮 苯 乙醚 ( 7∶4∶1∶1)加 2 0 %的NaOH溶液 2ml振摇分层后取有机相为展开剂 ,用改良碘化铋钾液显色 ,在λS50 8nmλR 553nm处对胡椒碱斑点进行反射线性扫描 ,用外标两点法进行定量。结果 :胡椒碱在 1~ 7μg范围内其面积积分值与点样量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 .999。回收率为 99.61%,RSD =0 .92 %,(n =6)。结论 :提供了对阿那日
刘拴娣石岩孟根达莱
关键词:胡椒碱薄层扫描法蒙药
苯妥英钠中毒40例的分析
1994年
苯妥英钠是临床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呈饱和代谢动力学过程,剂量、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苯妥英钠的毒性反应有时和癫痫发作不易区别,且往往缺乏特异性指标,鉴于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与其疗效和毒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我院自1990年开始测定苯妥英钠血药浓度,为合理用药和避免中毒提供了依据,现将苯妥英钠测定结果与中毒的易患因素分析如下:
刘拴娣刘粉荣孟根达莱
关键词:苯妥英钠中毒中毒症状丙戌酸钠治疗药物监测易患因素分析
奥硝唑注射液与3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考察奥硝唑注射液分别与硫酸阿米卡星、利巴韦林、西咪替丁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下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奥硝唑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奥硝唑的含量。结果室温下各配伍液外观、pH值、奥硝唑紫外吸收光谱及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奥硝唑注射液与3种注射液可以配伍,配伍液在8h内稳定。
刘拴娣郭智娟
关键词:奥硝唑注射液配伍紫外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抗生素药品有关物质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5年
抗生素是临床使用最广泛的药品,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着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有关物质的质量控制与临床不良反应密切相关。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为抗生素杂质检查最常用的方法,具有简便、快捷、准确等优势。该文总结了HPLC法在抗生素药品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中的应用。
刘拴娣赵媛媛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抗生素
复方麻黄碱滴鼻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2012年
目的介绍复方麻黄碱滴鼻剂的制备,并建立其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麻黄碱、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采用微生物浊度法测定硫酸庆大霉素的含量。结果本品的3种组分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和微生物浊度法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结论本法制备的复方麻黄碱滴鼻液pH值符合鼻腔给药标准,对黏膜无刺激性,稳定性好,可用于临床。
赵媛媛刘拴娣
关键词: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双黄连粉针与5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被引量:38
1999年
目的:研究双黄连与临床常用5 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考察双黄连与5 种药物在室温下配伍后外观、pH值、微粒和紫外吸收度。结果:双黄连与硫酸阿米卡星配伍产生沉淀,与氨苄西林钠配伍颜色加深。结论:双黄连不宜与硫酸阿米卡星、氨苄西林钠配伍,可与其它3 种药物配伍应用。
刘拴娣石岩彭瑞
关键词:双黄连配伍地塞米松阿米卡星
黄芪在皮肤科治疗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黄芪在皮肤治疗学中的应用范围和前景。方法:从改善皮肤状态、治疗过敏和变应性疾病、治疗丘疹鳞屑性皮肤病、治疗痤疮及相关皮肤病四个方面的社会试验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和结论:黄芪对各类皮肤病的改善调理愈后有着很大的作用,从微观研究看到了中西医研究的前景,皮肤科中中西医结合大有作为。
刘拴娣赵媛媛郭智娟
灭癣擦剂的配制与临床应用
1999年
我院配制的灭癣擦剂.经一年多的临床观察,疗效显著.其特点是渗透性强,刺激性低,作用持久,使用简便.
石岩刘拴娣戴培慧徐福林
关键词:处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