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妍君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当事人参与刑事鉴定的程序研究
- 长期以来,当事人在刑事鉴定中的合法权利容易受到忽视,进而引起当事人对鉴定意见及鉴定程序合法有效性的怀疑,对树立司法公信和维护司法权威十分不利。为此,切实保障当事人参与刑事鉴定程序的权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对当事人参与刑...
- 刘妍君
- 关键词:司法公信
- 文献传递
- 潜在手印残留物中的油脂成分研究
- 2014年
- 潜在手印在现场上出现的频率较高,科学、合理地显现和提取现场手印对于认定犯罪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现场手印的提取率和利用率,有必要分析潜在手印残留物中油脂成分的变化(如鲨烯、十四酸、棕榈酸、十八酸、棕榈油酸、油酸成分的出现率及其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等),为研究针对潜在手印油脂成分的专一性显现方法及分析潜在手印的物质成分、新旧程度等提供理论支持,进而提高现场潜在手印的提取率和显现率。
- 刘妍君
- 关键词:潜在手印
- 职务犯罪调查中电子数据取证程序的完善被引量:2
- 2021年
- 在大数据背景下,电子数据逐渐成为监察机关调查职务犯罪案件的重要依据。然而,目前对电子数据的取证程序规定还不完善,存在取证主体资格不明、取证措施粗疏、监督程序缺失等问题,不利于准确查明职务犯罪行为,更不利于保护被调查人的合法权利。因此,职务犯罪调查中电子数据取证程序应当遵循合法性原则、专业性原则以及比例原则,明确电子数据取证主体的资格与取证权限,细化电子数据取证措施,完善电子数据取证的监督程序,进而实现程序正义与保障人权的重要价值。
- 刘妍君
- 关键词:电子数据取证主体监督程序
- 专家辅助人的执业定位与诉讼规则被引量:9
- 2020年
- 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新增加的专家辅助人一职有助于增强当事人的质证能力,帮助法官解决专门性问题。然而,由于专家辅助人可能存在的倾向性与角色定位的中立性存在偏差,削弱了专家辅助人制度功能的发挥。因此,借助平衡法理论,明确独立的诉讼参与人地位,并辅之以相应的资质条件、出庭程序和责任体系,有望解决专家辅助人的角色偏差问题。
- 张凌燕刘妍君
- 关键词:专家辅助人角色偏差平衡法诉讼规则
- 人道主义视野下的死刑制度改革
- 死刑作为现代刑罚体系中最古老的刑罚方式,一直延续至今。没有人怀疑死刑的威慑力和公正性,直到贝卡利亚发出这样的质疑“人们可以凭借怎样的权利来杀死自己的同类呢?”,有关死刑存废的争辩就开始伴随着法治的变革经久不息。随着经济的...
- 刘妍君
- 关键词:人道主义死刑
- 文献传递
- 权力控制视野下的电子数据侦查取证程序研究
-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数据在刑事侦查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了规范电子数据的取证程序,我国刑事诉讼法确认了电子数据的证据地位,紧接着对侦查机关收集和提取电子数据的程序作出了具体规定。但是,由于我国一直以来重视侦查权的...
- 刘妍君
- 关键词:电子数据权力控制取证主体
- 论DNA鉴定意见及其运用规则
- 2013年
- 随着新《刑事诉讼法》的颁布,法学界特别是证据法学界对物证的关注程度越发深入,一场针对完善诉讼制度的大讨论和大变革已全面展开。DNA作为物证的重要种类之一,以其高度的个体特异性在刑事案件侦查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必须强调的是DNA鉴定意见并非绝对可靠,因为诸多因素会始终影响它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为了尽可能避免刑事错案的发生,我国亟须建立对DNA鉴定意见的科学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完善DNA鉴定程序规范,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 刘妍君
- 关键词:不确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