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材
- 作品数:9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应用性研究项目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74例艾滋病初治患者三年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 观察我国AIDS初治患者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疗效,为规范HAART提供依据.方法 对74例初治AIDS患者给予HAART并进行定期随访,分析随访3年来的疗效、毒副反应及耐药情况.结果 74例患者男46例,女28例,平均年龄42岁.治疗前HIV病毒载量为(2.2±2.0)×105拷贝/ml,CD4+T淋巴细胞计数(62±71)个/μl;接受HAART后3、6、12、18、24、30、36个月,HIV病毒载量小于50拷贝/ml的百分率分别为:71.6%、83.8%、75.7%、77.0%、82.4%、81.1%、79.7%;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167±105)、(177±129)、(238±137)、(290±158)、(304±191)、(331±175)、(352±202)个/μl;各观察时段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幅度不同,以0~3个月时明显,显著高于其余时段的改变(P<0.01).74例患者中发生肝功能损害52例(70.3%),血脂升高52例(70.3%),骨髓造血功能抑制33例(44.6%),外周神经炎32例(43.2%),外周脂肪萎缩26例(35.1%).9例患者出现临床耐药并检测到相关耐药基因位点突变.结论 我国AIDS初治患者接受HAART后病毒学及免疫学应答效果好,临床耐药较低,但毒副反应较大.
- 陈谐捷唐小平蔡卫平张坚生陈劲峰刘启材钟活麟何浩岚李凌华赵彬尚红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CD4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 艾滋病患者肺部感染病原和耐药情况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 了解我国AIDS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分析116例AIDS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病原学和(或)病理学确诊的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肺部单一病原感染18例(15.5%),多重感染98例(84.5%)。病原体分布:细菌91例,真菌62例,结核分枝杆菌49例,肺孢子菌29例,巨细胞病毒11例。共分离出细菌95株,以链球菌属(34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0株)、肺炎克雷伯杆菌(10株)及大肠埃希菌(7株)为主,存在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多重耐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14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12株。分离出真菌68株,包括假丝酵母菌36株,青霉菌19株,曲霉菌6株,毛霉菌5株及其他2株,对两性霉素B敏感,对氟康唑耐药率5.6%~50.0%,对伊曲康唑耐药率10.5%~60.0%。结论本组AIDS患者肺部感染常同时存在多种病原,以细菌与真菌为主,呈现多重耐药现象,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菌药物。
- 李凌华唐小平蔡卫平邓西龙陈万山陈谐捷刘启材钟活麟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呼吸道感染
- 艾可清胶囊对HIV感染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评价艾可清胶囊对HIV感染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纳入2004年1月-2009年5月期间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就诊的HIV感染者,给予艾可清胶囊治疗,在治疗前(M0)、治疗后第6(M6)、12(M12)、18(M18)、24个月(M24)分别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统计方法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可重复测量资料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共有40例患者纳入研究,分别以M6、M12、M18、M24为终点时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以M6为终点时点时,CD3较M0显著升高(P<0.01),CD4、CD8升高,CD4/CD8下降,但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重复测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CD3、CD4、CD8在以M12、M18、M24为结局的各时点之间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在M12为终点的各时点之间变化显著(P<0.01),经多重分析显示,M12时点较M0显著下降(P<0.01),而在以M18、M24为结局的各时点之间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24个月的远期疗效观察,艾可清胶囊可使无症状期HIV感染者CD3水平在治疗6个月后明显升高并保持良好稳定,使CD4和CD8水平持续稳定。艾可清胶囊延缓HIV感染者进入发病期的疗效肯定。
- 董永新符林春陈谐捷谭行华岑玉文刘启材何浩岚胡英杰
- 关键词:艾可清胶囊T淋巴细胞亚群
- 伏立康唑治疗艾滋病相关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初步了解伏立康唑治疗艾滋病(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经血/骨髓培养确证的18例艾滋病合并PSM患者,全部给予伏立康唑规范治疗4周,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8例患者CD4+T细胞计数均小于50copies/μl,以反复发热、乏力、咳嗽、消瘦、皮疹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经用伏立康唑治疗14d后,有效6例(33.3%),显效7例(38.9%),无效5例(27.8%),总有效率72.2%。治疗28d时,有效11例(61.1%),显效3例(16.7%),无效4例(22.2%),总有效率77.8%。治疗后TB疗前-疗后为(12.68±20.74)μmol/L(P=0.02)、ALT疗前-疗后(20.80±35.17)U/L(P=0.02)、AST疗前-疗后(86.01±110.07)U/L(P<0.01),三个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疗前-疗后(0.497μmol/L,P=0.62)、BUN疗前-疗后(0.631mmol/L,P=0.53)、K+疗前-疗后[(0.15±0.90)mmol/L,P=0.49],三个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伏立康唑治疗AIDS合并PSM疗效较确切,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少,可达预期疗效。
- 何浩岚蔡卫平董永新陈谐捷张坚生刘启材钟活麟周英聂静敏何溪吴跃
- 关键词:艾滋病伏立康唑马尔尼菲青霉菌
- 低病毒载量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低病毒载量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HBV DNA≤20 000 IU/ml、HBeAg阴性且行肝组织活检的CHB患者资料,分析其肝纤维化特征及实验室预测指标。结果共纳入194例患者,其中142例(73.2%)伴显著性肝纤维化。HBV DNA 2 000-20 000 IU/ml(95例)与HBV DNA〈2 000 IU/ml(99例)两组患者间比较,总体与分别在不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患者间显著性肝纤维化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ULN(123例)与ALT〉ULN(71例)两组患者间比较,总体与分别在不同HBV DNA水平患者间显著性肝纤维化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水平与显著性肝纤维化相关(OR=0.987,95%CI:0.980-0.995,P〈0.001)。结论低水平病毒载量HBeAg阴性CHB患者显著性肝纤维化较常见,建议进行肝纤维化程度评估。
- 刘启材林思炜何浩岚廖宝林蔡卫平李俊彬
- 关键词:HBVDNAHBEAG阴性肝纤维化
- 重型病毒性肝炎不同病因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8
- 1999年
- 目的 研究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不同病毒病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比较1994~1998年间87例重型肝炎不同病毒感染类型的发生率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87例重型肝炎患者总病死率7471%(6587),其中单独HBV感染占4138%(3687)。6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中,单独HBV感染28例(4118%);2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40例(5882%),即HBV+HEV或HAV19例(2794%),HBV+巨细胞病毒(CMV)7例(1029%),HBV+HCV4例(588%)等,病死率最高为HBV与CMV混合感染(8571%),其次为单独HBV感染(7778%)。急性或亚急性重型肝炎19例,单独HBV感染率为4211%(819)、病死率均较高,而单独HAV或HEV感染率占3685%(719),但病死率较低。结论 单独HBV、HAV或HEV是引起重型肝炎的主要病毒病因,2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是慢性重型肝炎最常见的病毒感染类型,HBV与CMV混合感染预后较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避免重叠感染HAV或HEV,可能有助于降低重肝发病率。
- 连粤湘吴婉芬石裕明刘启材唐小平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病因学预后
- 艾滋病患者肺部感染病原和耐药情况分析
- 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常合并多种机会性感染,以肺部感染最常见,具有复合性、顽固性、难治性及易播散性等特点。随着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推广,HIV阳性者肺部感染的发病率较前下降,但由于抗生素与激素的广泛...
- 李凌华唐小平蔡卫平邓西龙陈万山陈谐捷刘启材钟活麟
- 关键词:艾滋病肺部感染病原学诊断
- 文献传递
- 124例儿童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病理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伴有肝活检儿童CHB患者资料,分析其肝组织病理变化特征及其实验室预测指标。结果共124例儿童CHB纳入本项研究,其中HBeAg阳性114例(91.9%)、HBeAg阴性10例(8.1%)。HBeAg阳性儿童CHB组中,不同ALT水平显著性肝脏炎症发生率ALT≤正常值上限(ULN)组32.1%(9/28)、ALT(1—2)×ULN组60.7%(17/28)与ALT〉2×ULN组81.0%(47/58),显著性肝纤维化发生率为ALT≤ULN组46.4%(13/28)、ALT(1—2)×ULN组71.4%(20/28)与ALT〉2×ULN组74.1%(43/58)。ALT(1—2)×ULN组与ALT〉2×ULN组的显著性肝组织异常发生率较ALT≤ULN组明显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AST水平与显著性肝脏炎症(OR=1.032,P=0.008)与显著性肝纤维化(OR=1.026,P=0.007)相关。结论儿童CHB中显著性肝脏组织学异常发生率较高,AST水平可反映病理变化程度。
- 刘启材林思炜蔡卫平何浩岚张坚生易俊卿廖宝林
- 关键词:儿童保健服务组织学
- 提高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PHA)综合依从性方法分析
- 2020年
- 目的:研究提高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PHA)综合依从性的有效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PHA),参考随机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常规管理)和实验组(综合教育模式管理),对比参照组和实验组依从性。结果:实验组HAART治疗覆盖率92.00%,参照组为68.00%;实验组死亡率0.00%和随访率96.00%,参照组为8.00%、88.00%。两组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综合教育模式管理方法可显著提升依从性。
- 梁燕杏刘启材
- 关键词: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