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况昊

作品数:38 被引量:183H指数:8
供职机构: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盆地
  • 7篇凹陷
  • 7篇成岩作用
  • 7篇储层
  • 6篇孔隙
  • 5篇地层
  • 5篇地质
  • 5篇凸起
  • 5篇侏罗统
  • 5篇斜坡
  • 5篇白家海凸起
  • 4篇油气
  • 4篇准噶尔盆地
  • 4篇孔店组
  • 4篇孔隙演化
  • 4篇教学
  • 4篇层序
  • 4篇层序地层
  • 4篇储层特征
  • 3篇三工河组

机构

  • 24篇重庆科技学院
  • 12篇长江大学
  • 9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石油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江苏油田
  • 2篇中国石化中原...
  • 2篇陕西延长石油...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青海...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冀东...

作者

  • 36篇况昊
  • 17篇谭先锋
  • 8篇王佳
  • 5篇王振奇
  • 5篇高红灿
  • 3篇柳妮
  • 3篇达雪娟
  • 2篇瞿建华
  • 2篇罗龙
  • 2篇李小刚
  • 2篇赖富强
  • 2篇付欢
  • 2篇梁迈
  • 2篇蒋威
  • 2篇王泽胜
  • 2篇余娟
  • 2篇陈青
  • 1篇肖传桃
  • 1篇朱永进
  • 1篇于景维

传媒

  • 4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石油地质与工...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2015年全...
  • 1篇地球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西北地质
  • 1篇新疆地质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四川地质学报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中国地质教育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叠前地震全方位各向异性预测裂缝发育——以普光气田须家河组为例被引量:4
2017年
本文首先建立正演模型,根据普光北部陆相须家河组地层特有岩性特征,针对不同角度裂缝进行模拟,得到沿裂缝方向振幅随着偏移距的增大而减小的规律;然后对叠前地震资料进行面元规则化、速度分析和叠前时间偏移叠加等处理,使之符合裂缝预测的要求;最后通过振幅随方位角的变化、频率属性随方位角的变化分析,反演得到须家河组储层裂缝走向和密度的数据体。以裂缝预测结果为指导,部署普陆1-2H井,并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熊金红陈岑曹占元谭先锋况昊
关键词:普光气田须家河组叠前地震
应用技术型高校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被引量:1
2020年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关键在于实践技能的培养,地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实践技能更为重要。重庆科技学院地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培养面向油气地质勘探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文在充分剖析现场工程技能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体现应用技术型高校特色和工程应用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动态建设思路,充分挖掘学校和企业的结合点,构建了5个模块的逐级递进式实践技能培养体系,形成了“学—赛—研—练—创”的完整教学组织模式,并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形成了以学为主、产出导向的教学和考核方法。通过教学实施,在教学平台、师资团队和学生培养质量上取得了初步成效,应用型实践教学模式逐渐成熟。
谭先锋李志军赖富强张雷王佳罗龙高儇博况昊尹楠鑫
关键词:专业学位地质工程实践教学油气勘探
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侏罗系八道湾组孔隙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铸体薄片图像分析、扫描电镜、压汞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准噶尔白家海凸起侏罗系八道湾组的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八道湾组储层以剩余粒间孔和次生溶蚀孔为主,喉道类型以片状、弯片状及管束状为主且大多是中喉和细喉。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是影响研究区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的影响最大。
柳妮何桂平况昊于景维
关键词:八道湾组孔隙结构成岩作用
早古近纪陆相断陷型湖泊物质分异作用及其对“PETM”事件的响应:以济阳坳陷孔店组为例被引量:7
2016年
古近纪早期,地球上发生了古新世-始新世极热气候(PETM)事件,严重影响全球碳循环过程和海陆生态环境系统.依据普通薄片、元素分析、碳同位素、TOC等实验结果.研究了渤海湾盆地济阳断陷湖盆古新世-始新世时期的湖泊环境时空波动变化及其对PETM事件的响应,发现济阳断陷湖盆早期经历了多旋回的演化过程,湖盆中碎屑物质和化学物质的分异作用同时发生,陆地风化作用和化学沉积物质分异指示了极热气候的变化过程;该时期湖水为逐渐咸化的盐湖环境,具有空间的分带性和时间的阶段演化性,湖水咸化是热气候事件发生的直接响应;湖泊的时空波动演化经历了古新世-始新世时期的极热气候(PETM)事件,该事件早期湖泊尚未完全咸化,浮游生物比较繁盛,早期浮游植物对12 CO2的吸收,会导致短暂的湖泊古生产力较高,但是随着湖盆逐渐咸化,生物的活动存活较难,主要以旱生植物为主,古生产力降到最低.由于过量的12 C吸收沉淀,造成湖泊沉积记录中的δ13 C明显负偏,最大可达5×10-3.由此证实全球PETM事件影响了古新世-始新世之交济阳断陷湖盆的时空演化和物质分异过程.
谭先锋王佳雷丽丹况昊高红灿王伟庆
一种基于三维岩心扫描图像的孔隙与孔喉识别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属于三维岩心扫描图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岩心扫描图像的孔隙与孔喉识别系统及方法,利用CT扫描仪采集岩心图像数据;对采集的图像进行降噪滤波、增强处理;对采集的图像提取孔隙、孔喉、骨架的位置信息;利用三维重建算...
况昊谭先锋王佳达雪娟吴越肖燚王钧民周润驰
克拉玛依油田六东区克拉玛依组储层特征被引量:5
2008年
运用储层地质学理论,利用钻井、岩心分析资料,对克拉玛依油田六东区克拉玛依组储层展布和储层物性的空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描述,达到充分认识克拉玛依组储层特征的目的。同时,结合构造研究和试油、试采流体分析数据,确定了克拉玛依组的油藏类型。该研究成果为储层地质建模和区块开发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
颜琳娜李维锋况昊
关键词:储层孔隙结构油藏特征
白家海凸起-阜北斜坡区三工河组一段古地貌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白家海凸起-阜北斜坡区大范围三工河组沉积厚度基本稳定,物源充足,砂体规模较大,通过沉积层的残余厚度的镜像来反映三工河组一段的古地貌。对该目的层古地貌研究发现,盆地沉积时期古地貌的形态和物源区的分布,控制着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和盆地的充填方式。古地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沉积相的展布,影响了沉积的形态特征、砂体展布特征等,进而对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起主导控制作用。通过古地貌并结合井资料识别出了C44井—B3井—C32井泥质条带。通过古地貌分析,发现古地貌的沉积坡折具有很好的控砂作用。
章学刚杨飞况昊严霞霞王泽胜
关键词:古地貌油气藏
四川盆地普光气田须家河组四段储集层特征被引量:2
2015年
随着普光气田海相地层天然气勘探的逐步深入,在陆相地层也发现有较多的天然气显示。通过岩心、薄片及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对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储集层特征进行了探讨。认为该组储集岩类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岩屑砂岩,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以次生粒间孔为主,次为剩余原生孔隙;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破坏储集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而溶蚀作用对储集层储集性能起到改善作用。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是储集性能较好的沉积微相,其次为分流河道微相,是下一步勘探开发的重点目标。
况昊余启奎薛坤林余娟黄立功
关键词:四川盆地普光气田须家河组储集层特征沉积相成岩作用
柴达木盆地西南缘下干柴沟组震积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被引量:6
2016年
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昆北断阶带下干柴沟组发现大量与地震活动有关的非正常沉积岩石,为此对研究区的震积岩垂向序列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其构造意义和油气地质意义。通过对研究区下干柴沟组切8井、乌8井、跃东110井、切6井、红地107井和绿13井的钻井岩心系统观察与对比发现,能指示古地震作用的标志主要有微同沉积断裂及震裂缝、液化砂岩脉、振动液化卷曲变形构造、震浊积岩、震积角砾岩及滑塌构造。根据研究区地震作用的发生过程,将振动液化序列由上至下依次划分为震浊积岩、上覆正常沉积、液化均一层、震积角砾层、液化扭曲变形层、微断裂层和下伏正常沉积。震积岩的发现可以为古地震研究提供依据,通过对比震积岩结构特征,将地震强度由强到弱划分为5个等级;震积岩可以作为构造活跃期的标志,指示构造活动的强烈时期;震积岩不仅可以储集油气,而且可以作为油气运移的输送导体,为油气聚集提供条件。
谭先锋蒋威吴康军况昊冉天王佳赵欣张勤学
滨浅湖环境中“砂—泥”沉积记录及成岩作用系统——以济阳坳陷古近系孔店组为例被引量:7
2016年
滨浅湖环境中广泛发育砂—泥沉积记录,油气生储盖组合配置较好,具有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以济阳坳陷始新统孔店组为例,对滨浅湖环境中砂—泥沉积记录的形成机制及成岩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孔店组宏观上表现为砂—泥对偶、脉状泥岩和砂岩透镜体等3种砂—泥互层沉积层系;微观上主要为各种砂—泥过渡碎屑岩,含碎屑颗粒、黏土和碳酸盐等3种结构组分。砂泥互层沉积层系主要受控于浅水型三角洲侧翼的物质改造和滨浅湖环境中的共轭震荡,厚度受物质来源和水动力条件等制约;砂—泥过渡碎屑岩类主要跟水体动力机制和沉积分异作用有关。砂—泥互层沉积层系组成封闭性的成岩系统,泥岩成岩过程的早期压实排水和差异压实作用、中晚期黏土矿物转化、结构水和有机酸的排放制约砂岩层的成岩作用,而砂—泥过渡岩类封闭成岩系统主要受碎屑岩结构成熟度的制约。
谭先锋冉天罗龙王佳梁迈陈青况昊
关键词:孔店组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