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骁窈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牡丹亭
  • 2篇昆曲
  • 2篇《牡丹亭》
  • 1篇对外文化交流
  • 1篇青春
  • 1篇青春版《牡丹...
  • 1篇曲艺
  • 1篇全本
  • 1篇走出去
  • 1篇王思任
  • 1篇戏曲
  • 1篇戏曲艺术
  • 1篇明人
  • 1篇非物质文化
  • 1篇非物质文化遗...
  • 1篇改编
  • 1篇传统戏
  • 1篇传统戏曲

机构

  • 2篇江苏省文化厅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3篇俞骁窈
  • 1篇刘叙武

传媒

  • 1篇东南文化
  • 1篇戏剧文学
  • 1篇艺术百家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从昆曲《藏·奔》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保护被引量:1
2009年
昆曲具有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它的传承与保护,应该适应时代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藏·奔》是柯军先生主创的一部新概念昆曲,不仅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昆曲之美,在戏曲内容、表现手法和戏剧空间等方面更是大胆突破,为昆曲艺术的继承与发扬开辟了一条新路。
俞骁窈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从传统戏曲的现代化入手实现中国戏曲走出去:以昆曲为例——新概念昆曲《藏》与青春版《牡丹亭》对外交流情况之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百戏之祖"昆曲是江苏省对外文化交流的主打品牌。近年来,江苏省昆剧院和苏州昆剧院分别打造了新概念昆曲《藏》与青春版《牡丹亭》,从不同角度对昆曲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以期更好地"走出去"。本文试图对两者"走出去"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从西方正统戏剧和中国传统戏曲的美学特征方面寻找深层次的根源,从而探寻在保持中国传统戏曲美学特征基础上进行符合西方观众审美需求的传统戏曲现代化改造之路。
俞骁窈
关键词:戏曲艺术昆曲传统戏曲对外文化交流走出去
论“省昆”版《南柯梦》的改编
2013年
明人王思任(1574—1646)在批点《牡丹亭》时指出玉茗堂诸作之“立证言神指”:“《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侠也;《牡丹亭》,情也。”以“诸色皆空,万法惟识”为主题的《南柯梦》自1600年问世以来,四自‘余年问从未见有“全本”演出的确切记录,
刘叙武俞骁窈
关键词:《牡丹亭》改编王思任明人全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