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旭
- 作品数:41 被引量:122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机械牵拉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 目的:视网膜脱离和眼内增生性病变形成时,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RPEs)层可能会受到牵拉力的作用。本实验旨在观察培养人RPE细胞在受机械牵拉力时基质金属蛋白...
- 侯旭惠延年韩泉洪
- 文献传递
- 磁场对包被磁珠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探讨包被磁珠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在受磁场作用时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方法将胶原包被的磁珠悬液加入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后孵育,附着磁珠的细胞放置在恒定磁场中。用免疫印迹法检测MAPK的细胞外信号调控激酶(ERK)、c-jun氨基端激酶(JNK)及p38信号分子在3~30min时间段的表达情况和p38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的干预作用,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活化型p38的表达变化。结果在RPE细胞中,总ERK、JNK及p38均有表达,活化型ERK、p38亦有表达,活化型JNK未见表达。活化型ERK的表达无明显变化,而活化型p38在受磁场作用前表达量很低,但作用5min后即显著增高。吡啶异咪哒唑类化合物SB203580可以抑制牵拉作用造成的p38磷酸化。免疫荧光染色也显示牵拉刺激可以增加活化型p38的荧光量。结论磁场可以对包被磁珠的RPE细胞产生作用,部分作用可能通过p38信号转导途径产生。
- 侯旭惠延年韩泉洪张晓光胡丹郭长梅
- 关键词:电磁场色素上皮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类
- 微创小梁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6个月效果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难于控制的条件下微创小梁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术的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1-2013年西京医院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15例15眼。方法术前局部滴糖皮质激素眼液,给予甘露醇、醋甲唑胺和前房穿刺等措施降眼压。采取角膜缘后2.5 mm以穹窿为基底的小结膜瓣(5 mm)和小巩膜瓣(3 mm)小梁切除术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主要指标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炎症反应、滤过泡情况。结果术前平均眼压(53.13±8.82)mm Hg;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眼压分别为(13.41±3.42)、(14.65±4.21)、(15.35±5.48)mm Hg。术后2周前房闪辉和炎性渗出吸收。术后2周前房深度(2.72±0.38)mm。所有患眼术后6个月滤过泡为扁平弥散型或微小囊泡型。术后6个月视力为(0.92±0.48)。随访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小梁切除术可减少组织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与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联合应用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失控的一种有效方法。
- 侯旭胡丹崔志利周健蔡莉王雨生
-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 机械牵拉对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MCP-1和IL-8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模拟和了解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RPE)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白介素8(IL8)的表达,可能在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形成早期的作用。方法将胶原包被的磁珠悬液加入培养的hRPE细胞,孵育并洗去未结合的磁珠。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酶联免疫反应分别测定hRPE细胞在磁场垂直方向力作用下,以及在细胞松弛素D处理后,各时间点的MCP1和IL8的mRNA和培养液上清中的蛋白水平。结果不受磁场作用的hRPE表达极低的MCP1及IL8。在牵拉力作用下,MCP1及IL8的表达有2个峰值。其mRNA的第1个峰值出现在0.5h内,分别达到3.30ng/L±0.12ng/L和1.88ng/L±0.08ng/L。蛋白水平的第1个峰值出现在1h内,分别为552.05ng/L±7.64ng/L和236.67ng/L±14.30ng/L。第2个峰值出现在4h左右。细胞松弛素D预处理后两种因子的表达和分泌量均明显降低,分别为2.36ng/L±0.27ng/L和1.64ng/L±0.08ng/L,以及353.80ng/L±16.68ng/L和101.86ng/L±15.92ng/L。结论机械牵拉力可诱导hRPE细胞表达MCP1和IL8,这种作用在细胞松弛素D预处理后出现部分抑制,提示其影响有细胞骨架的参与,这两种炎性因子在视网膜脱离发生的起始阶段起到一定作用。
- 张晓光惠延年韩泉洪侯旭陈立军马吉献
- 关键词:色素上皮视网膜疾病MCP-1机械牵拉
- 机械牵拉对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观察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RPEs)在受机械牵拉力时细胞内Ca^2+的变化。方法:将胶原包被的磁珠悬液加入培养人RPE细胞后孵育,附着磁珠的细胞放置在恒定磁场中,使用钙荧光指示剂fluo-3/AM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在机械牵拉作用的前后细胞内钙离子的变化情况。结果:RPE细胞荧光着色很强,遍布整个细胞,其中细胞核比细胞质更强。机械牵拉后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加入氯化锰后迅速降低。EGTA预处理的细胞在受力后荧光强度增加不显著,加入氯化钙后明显增强。细胞松弛素D预处理的细胞在受力后荧光强度比正常组增高2倍以上。结论:机械牵拉能显著增加钙离子内流,并且增加细胞内的钙库释放。钙离子内流可能是RPE细胞损伤前的信号。
- 侯旭惠延年韩泉洪张晓光王建州郭长梅
- 关键词:机械牵拉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胞内钙离子钙离子内流LSCM
- 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牵拉模型中细胞骨架的改变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研究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受机械牵拉力后细胞骨架的变化。方法将胶原包被的磁珠悬液加入培养的人RPE细胞后孵育,洗去未结合的磁珠。在磁场垂直方向力作用下0、4、8、12和24h,以及加入细胞松弛素D(0.05mmol/L,25min)预处理后,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法着染细胞中的肌动蛋白和波形蛋白,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机械牵拉作用4h后,人RPE细胞的形态和微丝的极性发生改变。肌动蛋白微丝的排列与受力方向一致。细胞骨架微丝表达主要在细胞核周及磁珠聚集处周围。而加入细胞松弛素D预处理的细胞,在8h时发生以上变化。结论机械牵拉可引起人RPE细胞骨架分布的改变,使其表现出肌细胞的某些生物学特征,这对细胞的移行和增生可能有促进作用。
- 张晓光惠延年韩泉洪侯旭黄晓峰马吉献
- 关键词:肌动蛋白类波形蛋白磁力学
- 白皮杉醇对青光眼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观察白皮杉醇对青光眼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皮杉醇低剂量组和白皮杉醇高剂量组。采用光凝法建立青光眼大鼠模型,白皮杉醇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00 mg·kg^(-1)和200 mg·kg^(-1)白皮杉醇灌胃。测量各组大鼠眼压;荧光金逆行标记各组大鼠RGCs并计数;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形态;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磷酸化原癌基因蛋白Jun(proto oncogene protein Jun,c-Jun)氨基末端激酶(phosphorylation c-Jun N-terminal kinase,p-JNK)、磷酸化c-Jun(phosphorylation c-jun,p-c-Jun)、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hosphorylation 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p-ERK)、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hosphorylation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p38,p-p38 MAPK)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眼压、p-JNK、p-c-Jun、p-ERK、p-p38 MAPK和TNF-α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RGCs低于对照组(P<0.05),视网膜组织结构可见空泡和水肿样改变。与模型组相比,白皮杉醇低剂量组和白皮杉醇高剂量组大鼠RGCs显著增多(P=0.003、P=0.002),视网膜组织水肿和空泡样状况改善,p-JNK、p-c-Jun、p-ERK、p-p38 MAPK和TNF-α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均为P<0.05),且高剂量组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结论白皮杉醇具有保护青光眼大鼠RGCs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ARK信号通路有关。
- 杜倩侯旭李剑波周蜂人杜琛
-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 内皮素刺激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自分泌被引量:3
- 2007年
- 以往实验发现,在人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液中和检测出内皮素(ET-1)的含量增生膜中的表达,说明ET-1参与了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形成。ET-1可以刺激自身的分泌,是一种正反馈调节,可以激活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级联反应途径转录ET-1 mRNA。我们对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经ET-1的刺激,观察其自身的分泌和调节,现报告如下。
- 王建洲惠延年王雨生张鹏侯旭马吉献1
- 关键词:内皮缩血管肽1
- 结合磁珠与否机械牵拉模型下培养人RPE细胞牵拉模型中细胞骨架的变化
- 目的:观察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uman retinal pig- ment epithelial cells,RPE)机械牵拉受力模型中细胞骨架
- 张晓光惠延年韩泉洪侯旭黄晓峰马吉献
- 文献传递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房水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测定和分析被引量:18
- 2016年
- 背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严重致盲眼病,与视网膜组织缺氧后分泌因子有关,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但仅用抗VEGF疗法并不能完全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我们先前的研究发现,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C(PDGF—C)参与眼内病理性新生血管的生成,但PDGF—C在NVG中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定量检测NVG患者房水中VEGF和PDGF—C的质量浓度,为NVG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就诊的NVG患者62例62眼,其中10眼近1年内曾行视网膜光凝和/或冷凝治疗,其他52眼中原发病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者16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者20眼,视网膜脱离(RD)术后者5眼,视网膜血管炎(Eales病)者4眼,未知原因者7眼;虹膜新生血管Ⅱ级者13眼,Ⅲ级者29眼,Ⅳ级者10眼。同期纳入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1例11眼作为对照。分别于手术中采集受检眼房水0.1~0.2ml,应用ELISA法检测受检眼房水中VEGF和PDGF—C质量浓度。结果NVG组患眼房水中VEGF和PDGF—C质量浓度分别为(1138.17±69.31)ng/L和(29.80±1.64)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54±49.81)ng/L和(18.60±1.8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95、20.49,均P〈0.01)。视网膜光凝和/或冷凝组患眼房水中VEGF和PDGF—C质量浓度分别为(1095.99±52.71)ng/L和(28.55±0.94)ng/L,均低于非光凝和/或冷凝组的(1146.28±69.57)ng/L和(30.04±1.6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60,P=0.034;t=-2.760,P=0.008)。NVG患者房水中VEGF与PDGF-C质量浓度呈正相关(r=0.346,P=0.006)。不同原发病组间及不同虹膜新生血管分级组间患眼房水中VEGF和PDGF-C质量浓度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李钰洁侯旭胡丹
-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血小板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