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伟超

作品数:68 被引量:410H指数:9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8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内生真菌
  • 8篇人参
  • 8篇基因
  • 8篇DNA条形码
  • 8篇ITS2
  • 7篇生物信息
  • 7篇生物信息学
  • 7篇伪品
  • 7篇混伪品
  • 6篇药材
  • 5篇黄酮
  • 4篇多糖
  • 4篇药代
  • 4篇药代动力学
  • 4篇叶绿
  • 4篇叶绿体
  • 4篇转录组
  • 4篇柳属
  • 4篇基因组
  • 3篇电子克隆

机构

  • 5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6篇中国中医科学...
  • 9篇中国药科大学
  • 5篇武汉理工大学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通化师范学院
  • 2篇湖北中医药大...
  • 2篇江苏康缘药业...
  • 2篇中药制药过程...
  • 2篇开姆尼茨工业...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教育部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青海卫生职业...

作者

  • 67篇任伟超
  • 49篇马伟
  • 27篇刘秀波
  • 19篇闫嵩
  • 17篇刘振鹏
  • 13篇孙伟
  • 13篇徐姣
  • 12篇张开雪
  • 8篇张雷鸣
  • 7篇陈西敬
  • 7篇马孝熙
  • 7篇张艳贺
  • 5篇常越
  • 3篇陈士林
  • 3篇龚贺
  • 3篇俞巧玲
  • 3篇邬兰
  • 3篇张雅琴
  • 3篇宋明
  • 2篇张辉

传媒

  • 8篇东北林业大学...
  • 6篇世界科学技术...
  • 5篇中医药信息
  • 5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中医药学报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中草药
  • 3篇中药材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中国药师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西部中医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医研究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植物研究
  • 1篇中国药业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9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7篇2016
  • 5篇2015
  • 1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五味子主要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41
2021年
五味子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其富含多种化学成分,包括木脂素类、挥发油类、多糖、有机酸、萜类、黄酮类等化学成分,药用价值极高,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心悸失眠、自汗盗汗、内热消渴、津伤口渴、久咳虚喘、尿频遗尿、梦遗滑精、久泻不止等病证。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五味子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具有镇静催眠、健脑益智、镇痛、抗惊厥和抗抑郁的作用,在消化系统方面可调节胃肠道蠕动、保肝护肝,在免疫系统方面发挥抗肿瘤和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作用,同时具有保护心血管,降血糖,保肺护肾,促进生殖,抗菌抑菌,抗高泌乳血症、抗骨质疏松及对胚胎损伤和视网膜的保护作用等。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五味子临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为五味子后续深入研究提供思路,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并在临床疾病治疗方面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邢楠楠屈怀东任伟超马伟
关键词:五味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黄芪中药种衣剂对黄芪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unge)或蒙古黄芪(A.membranaceus(Fisch.)Bunge var.mongholicus(Bunge)Hsiao)的干燥根。针对药用植物黄芪的农艺性状和栽培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开发制备了黄芪专用型种衣剂,对黄芪种子进行包衣,通过田间试验,定期采样,对黄芪的根系活力、叶绿素质量分数、硝态氮、蛋白质、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检验种衣剂对黄芪的这5种生理指标的影响。
闫嵩任伟超刘振鹏张开雪马伟刘秀波
关键词:种衣剂生理指标
不同生长环境对黄芪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选用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eus(Fisch)Bge.Var.Mongh-oicus(Bge)Hisao)和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种子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种植,观察内生真菌、盐碱胁迫以及遮光处理对黄芪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生真菌处理组叶绿体和类囊体形态结构完整;盐碱胁迫处理组,蒙古黄芪叶绿体类囊体受损,基粒片层溶解,淀粉粒数量增多、直径增大。遮光处理组膜荚黄芪类囊体、基粒片层溶解,淀粉粒大量出现。蒙古黄芪栽培在透光率较低处,膜荚黄芪生长于盐碱处对其生长影响较小。黄芪栽培过程中,适当加以内生真菌菌液,有利于黄芪的生长。
张艳贺任伟超闫嵩刘振鹏张开雪马伟
关键词:超微结构遮光率盐碱胁迫内生真菌
远志药材及其混伪品的DNA条形码鉴定
目的:对中药材远志及其混伪品进行分子鉴定,以保障药材质量及用药安全.方法:对46份样品进行DNA提取,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其psbA-trnH序列并双向测序,应用CodonCode Aligner V3.7....
马孝熙任伟超涂媛张雅琴宋明孙伟
关键词:远志DNA条形码
基于DNA条形码的柳属植物系统发育研究
2021年
对黑龙江省柳属不同植物ITS2和psbA-trnH基因间隔区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探索柳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提取柳属植物和柽柳样品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法,获得各样品ITS2和psbA-trnH序列并测序。通过对序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及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分析。基于ITS2序列的DNA条形码鉴定方法能将五蕊柳、粉枝柳、筐柳、蒿柳与其他物种区分开,柳组物种仅可鉴定到组级别。在以psbA-trnH基因片段序列建立的系统发育树中,柳属各种之间的序列聚类较为混乱,并不能各自独立聚为一支。因此,ITS2序列在柳属植物分类鉴定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为柳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任伟超徐姣孙伟刘美琦于欣欣王思嘉马伟
关键词:柳属ITS2PSBA-TRNHDNA条形码分子鉴定
12种柳属植物花粉显微鉴定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对12种柳属植物花粉形态特征进行电镜扫描并比较分析。柳属植物花粉的极面观均为三裂圆形,赤道面观以多数椭圆形为主,萌发孔类型为三沟,极轴长的范围为(18.80±1.09)~(31.07±1.51)μm,赤道轴的范围为(11.20±1.16)~(16.93±0.47)μm。本研究分析了12种柳属植物的花粉形态,为柳属植物形态鉴定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为揭示柳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奠定基础。
任伟超徐姣孙伟刘美琦于欣欣王思嘉马伟
关键词:柳属花粉显微形态电镜扫描
人参TIFY基因家族鉴定与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通过对人参TIFY基因家族的保守基序,系统进化,基因模式表达分析,深入研究TIFY基因功能,为人参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人参TIFY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分析,使用TAIR、ExPASy、WOLF PSORT、MEME、NCBI等在线网站以及TBtools、MEGA等软件进行TIFY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并进行可视化作图。结果在人参中共鉴定出33个TIFY基因成员,分别聚类为ZML、PPD、JAZ、TIFY 4个亚家族,其氨基酸数量在104~1064 aa,等电点介于4.96~9.78,分子质量在117477.88~49576.63 D之间,大部分被鉴定的基因定位于细胞核中,通过热图对基因的表达分析表明,人参TIFY基因家族在根、根茎、叶、花、果实中表达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论通过对人参TIFY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TIFY基因家族在对人参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并且可能参与了人参皂苷的生物合成,将为人参的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于欣欣米要磊孟祥霄任伟超王思嘉孙伟马伟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人参基因鉴定基因分析
筛选调控黄芪次生代谢产物黄酮含量诱导子的研究
2015年
目的:使黄芪次生代谢途径能从正常的代谢背景中突出,并被捕捉到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黄芪黄酮含量为衡量指标,对调控相应代谢途径的诱导子进行了筛选。结果与结论: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黄芪黄酮次生代谢途径最佳的诱导子是硝酸银溶液,最佳处理部位是地下部分,最佳处理时间是9天,最佳黄酮含量变化检测部位是叶片。
孙丽英郭春乐闫嵩任伟超刘振鹏张开雪马伟刘秀波
关键词:诱导子
南、北五味子古今产地和功效考证及现代鉴别技术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五味子为中医临床常用中药材。当前中药五味子临床使用相对混乱,对南、北五味子尚未明确区分。该文通过查阅古今本草书籍、历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现代文献资料,系统梳理南、北五味子古今产地和功效的历史沿革,归纳整理现代鉴别技术,分析其历代临床应用的特点和规律,根据五味子产地和功效的本草考证和现代药理证实,厘清两者的共同点和区别,确保五味子用药的准确性。总结出自明清时期,已存在南、北五味子之分,其产地各异,功效相似,主治不同,各有侧重,北五味子善治虚损劳伤,南五味子偏于风寒咳嗽,并可经多种现代鉴别技术印证,二者活性成分种类和含量、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均存在差异。该文为五味子的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本草文献参考,为科学指导南、北五味子的区划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邢楠楠屈怀东任伟超马伟
关键词:南五味子北五味子
软枣猕猴桃GDP-L-半乳糖磷酸酶电子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通过电子克隆技术对软枣猕猴桃GDP-L-半乳糖磷酸酶(GGP)基因进行预测。方法:以猕猴桃GGP序列为探针,基于NCBI中软枣猕猴桃的EST数据库和CAP3在线软件进行序列拼接,利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及相关软件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软枣猕猴桃GGP基因全长1866 bp,包含135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50个氨基酸。结论:本研究为进一步解释基因的分子功能奠定理论及实验基础。
张开雪任伟超闫嵩刘振鹏徐姣刘秀波马伟
关键词:软枣猕猴桃电子克隆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