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丽红
- 作品数:18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 黄土Ⅱ区经济型典型沥青路面结构研究
- 随着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实践中表现出的缺陷和不足,全厚式沥青路面和柔性基层路面及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引起我国广大道路科研人员的重视。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全厚式路面造价较高,短期内在我国应用尚不能全面推广,引进发展柔性基层沥...
- 付丽红
- 关键词:沥青路面经济型土基回弹模量交通荷载
- 文献传递
- 一种可移动隔离护栏系统及潮汐车道变换方法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可移动隔离护栏系统及潮汐车道变换方法,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所述隔离护栏系统包括用于固定隔离护栏的轨道、设置于轨道上的若干首尾相连的隔离模块、用于连接相邻隔离模块的连接组件以及控制系统。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可...
- 付丽红田文华牟宗涵仲岳灵风
- 文献传递
- 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探讨被引量:5
- 2010年
- 毕业设计标志大学本科四年教育的结束与总结,是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一次系统检验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本文指出传统的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角度,针对毕业设计选题、过程指导、论文撰写、答辩等各教学环节提出教师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应该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导思想,并提出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改革思路及具体措施。
- 付丽红武艳
- 关键词:本科生教学改革
- 《公路运输组织》课程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 2010年
- 加强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本文通过三年来《公路运输组织》课程教学内容、讲义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手段等多方面的课程建设,提出只有明确目标,依靠集体和团队,持之以恒,才能高质量的完成课程建设.
- 付丽红王丽华
- 关键词:课程建设
- 高液限土石灰改良处治技术试验及工后沉降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结合江苏344省道邳州段高液限土的基本特征,通过石灰改良掺比试验(掺量为4%、5%、6%),得到路基不同分区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控制指标,并进行试验段铺筑,分析不同石灰掺量改良土体的沉降效果。结果表明,高液限土的击实试验干密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并未出现峰值,其承载比CBR无法满足规范要求;掺4%石灰,以最佳含水率14.89%、最大干密度1.64 g/cm3作为控制指标可用于93、94区路基填筑;掺5%石灰,以最佳含水率14.88%、最大干密度1.69 g/cm3作为控制指标可用于96区下路床及以下各区路基填筑;掺6%石灰,以最佳含水率14.69%、最大干密度1.71 g/cm3作为控制指标可用于96区下路床及以下各区路基填筑;石灰改良处治后土体工后沉降在60 d后基本趋于稳定,最终沉降值显著小于正常土质路基沉降值。
- 曹海利付丽红
- 关键词:公路高液限土石灰改良工后沉降
- 矿质混合料级配可视化设计
- 矿质混合料级配设计是道路施工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手工设计方法费时、费力且不准确.本文应用计算机进行可视化设计,使设计灵活、准确、快迅.课件不仅能应用于实际施工设计中,也可用于课堂教学,具有较大实际使用价值.
- 顾正洪付丽红许越
- 关键词:建筑材料课件级配设计可视化设计
- 文献传递
- Delphi在重力式挡土墙设计中的应用
- 本文利用Delphi开发了重力式挡土墙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程序既可以确定重力式挡土墙的一般式和衡重式的具体设计方案,还可对初始方案进行合理的优化,使方案更为经济、可靠.该设计程序界面友好,并能调用AutoCAD自动生成...
- 苑宏伟付丽红顾正洪
- 关键词:DELPHI重力式挡土墙程序设计挡土墙设计CAD
- 文献传递
- 一种可移动隔离护栏系统及潮汐车道变换方法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可移动隔离护栏系统及潮汐车道变换方法,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所述隔离护栏系统包括用于固定隔离护栏的轨道、设置于轨道上的若干首尾相连的隔离模块、用于连接相邻隔离模块的连接组件以及控制系统。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可...
- 付丽红田文华牟宗涵仲岳灵风
- 文献传递
- 黄土路基强度控制指标试验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对关中地区粘性黄土试样进行室内试验,分析了浸水时间、压实度与CBR值关系,含水量、压实度与回弹模量的关系。提出CBR测试条件对黄土填料的力学性能具有不适应性,浸水4天的CBR值变异系数较大;含水量、压实度对回弹模量的影响很大,回弹模量的实测、压实时黄土含水量和施工压实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 付丽红曹海利
- 关键词:黄土路基CBR值回弹模量
- 基于沥青胶浆动态力学性能的纤维复配研究
- 2014年
-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通过DSR与BBR试验,以车辙因子、疲劳因子和劲度模量作为改性沥青胶浆动态力学性能评价指标,并结合灰关联分析和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了木质素纤维、聚酯纤维和玄武岩纤维之间的掺配比例,以选择出最佳的复配比例。
- 曹海利付丽红
- 关键词:改性沥青动态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