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鲁源
-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呼气末正压通气对骨肿瘤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期间呼吸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骨肿瘤患者全麻手术期间呼吸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进行全麻下骨肿瘤手术的ASA分级I~Ⅱ级的骨肿瘤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进行常规麻醉诱导后行机械通气,待循环和容量状态稳定后,对照组增加PEEP8emH2O,观察组不增加。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麻醉插管后15min、麻醉插管后30min和拔管后的呼吸功能指标[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PaO2和PaCO2)]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结果两组组内比较显示,随时间推移,对照组内Ppeak和Ppla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观察组内Ppeak和Ppl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O2值随时间推移均下降(P〈0.05),HR、MAP及CVP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点两组间比较显示,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的Pa02值、Ppeak及Ppla明显增加(P〈0.05),PaCO2、CVP、HR、MA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下骨肿瘤患者手术期间应用PEEP,可增加PaO2、Ppeak及Ppla,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但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影响。在全麻骨肿瘤患者手术中,适当进行PEEP通气有应用价值。
- 于鲁源陈素丽
- 关键词:骨肿瘤手术呼气末正压通气血流动力学指标
- 气管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结肠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结肠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以92例行气管插管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静脉全麻,观察组给予全麻符合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插管后和术后MAP、Sp O2、HR的变化情况,肺部感染、肺部啰音、发热、咳痰的发生情况以及免疫学指标(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CD4+/CD8、TH1/TH2)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各时间点MAP、Sp O2、HR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发热、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26.1%、23.9%,明显高于观察组的4.3%、4.3%,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中性粒细胞均较术前升高,淋巴细胞、CD4+/CD8+、TH1/TH2较术前降低(P<0.05),但观察组淋巴细胞、TH1/TH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预防或减少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对患者的免疫抑制较轻,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于鲁源陈素丽
- 关键词:结肠癌气管插管全麻硬膜外麻醉
- 异氟烷麻醉对老龄大鼠4种蛋白表达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异氟烷麻醉对老龄大鼠血清与海马组织葡萄糖调节蛋白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8,GRP8)、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老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异氟烷组、七氟烷组、对照组各10只。异氟烷、七氟烷组分别吸入1.5%最低肺泡有效浓度异氟烷、七氟烷全身麻醉2h,对照组吸入体积分数30%氧气。6、12、24h后测定3组大鼠动脉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p(CO2)、逃避潜伏期及神经功能缺损Longa评分;ELISA法测定3组麻醉24h血清GRP8、GSK-3β、S100-β、NSE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3组麻醉24h海马组织GRP8、GSK-3β、S100-β、NSE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麻醉后6h逃避潜伏期、Longa评分在异氟烷组[(21.98±1.47)s、(0.57±0.09)分]、七氟烷组[(22.11±2.72)s、(0.58±0.06)分]与对照组[(20.22±2.48)s、(0.56±0.0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2、24h逃避潜伏期在异氟烷组[(38.67±3.10)、(45.77±2.33)s]、七氟烷组[(44.76±3.11)、(58.76±2.77)s]较对照组[(20.22±2.29)、(20.29±1.42)s]延长,Longa评分在异氟烷组[(1.87±0.12)、(3.02±0.14)分]、七氟烷组[(1.98±0.13)、(3.24±0.18)分]较对照组[(0.52±0.09)、(0.53±0.07)分]增高(P<0.05);异氟烷组麻醉后12、24h逃避潜伏期较七氟烷组缩短,Longa评分较七氟烷组降低(P<0.05)。3组麻醉6、12、24h时SpO2、p(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24h,异氟烷组、七氟烷组血清GRP8[(4.78±0.31)、(2.20±0.55)ng/L]、GSK-3β[(10.10±1.30)、(8.48±1.66)ng/L]、S100-β[(0.13±0.01)、(0.09±0.03)ng/L]、NSE[(6.98±0.41)、(4.21±0.32)ng/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10±0.40)、(12.49±1.49)、(0.18±0.02)、(9.13±0.44)ng/L](P<0.05),异氟烷组高于七氟烷组(P<0.05)。麻醉后24h,异氟烷组、七氟烷组海马组织GRP8相对表达量(1.98±0.28、0.97±0.23)、GSK-3β相�
- 于鲁源黄朝宇蒋毅
- 关键词:异氟烷老龄大鼠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 远志皂苷元对老年大鼠术后认知障碍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远志皂苷元对全脾切除术后发生术后认知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老年大鼠的影响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 140只SD雄性大鼠被随机分配到7个组,每组20只。对照组C组(group C)无需经历手术。其余120只大鼠均需手术,并分为单纯手术组(group S1、S3、S5)及术后远志皂苷元治疗组(group T1、T3、T5)。术前所有大鼠均进行为期5天的Morris水迷宫(MWM)训练。训练后,单纯手术组(group S)进行全脾切除术,术后不予以远志皂苷元治疗,而治疗组(group T)术后均予以远志皂苷元治疗,在术后第1、3、5天均进行MWM。术后第1、3、5天测定大鼠海马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和信号通道相关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全脾切除术后第1天,S组、T组在水中滞留的时间、游到平台的距离、炎性细胞因子和信号通道相关的mRNA表达水平都明显高于C组(P<0.05)。但是T组升高的程度却远小于S组(P<0.01)。T组在术后第3天、S组在术后第5天上述3个特性与group 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大鼠全脾切除术可导致短暂性认知缺陷,远志皂苷元治疗可显著改善上述短暂性认知缺陷,其机制可能与其明显抑制一些炎性细胞因子和信号通道相关的mRNA的表达有关。
- 于鲁源黄朝宇
- 关键词:术后认知障碍远志皂苷元老年炎性细胞因子信号通路
- 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MAC在无痛肠镜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盐酸瑞芬太尼MAC用于无痛肠镜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自愿行无痛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DR组(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组)和DP组(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先缓慢注入右美托咪定0.6滋g/kg,时间大于10 min。DR组注射完毕后给予盐酸瑞芬太尼1.0滋g/kg,时间大于1 min,然后以0.1滋g·kg-1·min-1持续静脉泵注。DP组注射完毕后给予丙泊酚1.5~2.0滋g/kg。记录基础值(T0)、检查开始(T1)、手术结束(T2)、术毕10 min(T3)各个时间点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Ramsay镇静评分;苏醒时间(术毕至呼之睁眼);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头晕等。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DR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DP组(P〈0.05),血流动力学更平稳(P〈0.05),副作用小。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盐酸瑞芬太尼MAC可安全用于无痛肠镜,血流动力学稳定,副作用小。
- 于鲁源陈素丽
- 关键词:瑞芬太尼监测麻醉无痛肠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