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建辉
- 作品数:42 被引量:44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生态补偿方案下黄河流域生态脆弱区的可持续富民效应实现
- 2024年
- 生态脆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聚焦生态补偿“如何市场化、多元化”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如何可持续”的难题,以黄河流域典型生态脆弱区吕梁山区生态扶贫期间形成的生态产品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产品溢价核算-生态补偿标准合理界定-生态补偿金额最优动态递增”综合性生态补偿框架,提出生态脆弱区生态产品实现可持续富民效应的新方案。研究表明:(1)生态脆弱区进行生态补偿的主客体可依据地区生态价值溢出值确定,将研究区域分为6个补偿区与7个受偿区;(2)固碳释氧功能贡献的生态价值可通过碳交易形式进行跨区域的市场化补偿,而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空气净化三种功能所贡献的生态价值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地区间横向补偿,由补偿区内水利、水电、工农业部门以及城镇居民等多元主体共同承担,两种补偿金额占比约为5∶3;(3)实施补偿规模阶段性递增机制,生态转移补偿规模按每五年8%-15%-20%的速率递增为最优递增速率。研究提供了如何采取可操作性生态补偿的方式破解生态脆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并产生可持续富民效应的难题。
- 丛建辉高慧徐甜
- 关键词:黄河流域生态脆弱区生态补偿
- 城市工时制选择:理论探析与方法构建被引量:1
- 2017年
- 引入"工作辅助时间"概念,从微观角度、以量化对比的方式阐述了"朝八晚六"与"朝九晚五"两种工时制的结构与功能差异,继而从城市整体视角选择指标,构建工时制选择的理论框架与实证判别方法,并以华北A市为例进行了适用性分析。研究发现:两种工时制在工作时间碎片化程度、自控时间效用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两种工时制适用对象和对工作效率的影响不同,进而影响到城市工时制的选择;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拥堵状况等是影响工时制选择的重要因素;"适宜度III"取值范围为[2,4]时,城市可以考虑引入"朝九晚五"工时制,而当"适宜度III"取值范围为[0,1]时,宜继续维持"朝八晚六"工时制。
- 张波胡晓晓丛建辉杨军
- 关键词:工时制朝九晚五
- 近60年山西省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18年
- 利用山西省近60年的气象数据,采用重标极差方法对该省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并建立了种植业生产函数的线性模型,引入气候要素与非气候要素的交互项分析非气候要素投入如何改变气候要素对粮食作物单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来日照时数和降水会呈下降趋势,气温会保持上升趋势,而日照时数减少、气温上升和降水减少不利于粮食增产;非气候要素投入会改变气候要素变化对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随着气温上升、降水减少,增加灌溉、化肥投入对玉米增产意义不大,但可显著提升小麦单产。从人工光照技术开发、推广耐旱作物品种、完善农田灌溉设施等方面给出了提升山西省粮食作物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建议。
- 杨军李高磊丛建辉丛建辉裴彦婧
- 关键词:气候变化趋势粮食作物适应气候变化重标极差分析交互影响
- 城市碳排放核算的边界界定及其测度方法被引量:119
- 2014年
- 从不同角度梳理、辨析了"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组织边界排放与行政地理疆界排放"和"范围1排放、范围2排放与范围3排放"等9种城市碳排放核算的边界界定方法,理清了各种界定方法之间的关系。讨论了间接排放在各种城市碳排放清单指南中的计入程度,发现各种清单指南都把范围2的排放核算在内,而纳入范围3的排放部门数量和纳入方式不尽一致。分析了生产视角核算与消费视角核算各自存在的优劣势,认为消费视角核算是未来城市碳排放核算方法发展的重要方向。介绍了范围1排放、范围2排放与范围3排放的测度方法,提出了应用各方法时须注意的问题。建议各类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组织应联合起来对范围3排放进行更明确的定义和分类,规范核算流程与测度方法,以完善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的国际方法学。同时基于中国城市的特殊性,建议中国城市应根据核算目的需要灵活选择核算边界,加强城市之间的协调减排,对既有的一些政策措施进行重新评估与修订;国家在向城市分解减排指标时,要首先界定好核算边界,明确测度方法,并注重从行业监控角度控制航空与电力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
- 丛建辉刘学敏赵雪如
- 责任和收益匹配原则下中国省域碳排放责任共担方案优化被引量:11
- 2022年
- 省域碳排放责任标准界定是“双碳”目标下国家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已有的省域碳排放责任共担方案对最终产品消费者的责任和收益关系考虑不足,亟需进行优化以提升碳责任界定的公平合理性。本文构建FULL-MRIO双边贸易隐含碳测算模型衡量碳排放转移责任,同时以贸易“剩余”的变化衡量因碳排放所获收益,并立足行业层面细化共担责任系数,提出了责任和收益匹配视角下“谁获益谁担责”的中国省域碳排放责任共担优化方案。结果发现:(1)省域共担责任系数由省域各行业贸易隐含碳规模、特征及获益共同决定,在39.98%~60.02%之间,相较于“均等分配法”等共担系数更具合理性;(2)基于责任和收益匹配视角的共担碳排放责任体系,多数省份碳排放责任介于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责任之间,北京、天津等最终需求较高省份相较于生产侧碳排放和其他共担责任方案所承担的碳排放大幅上升,内蒙古、山西等资源型省份碳责任显著下降;(3)依据本文计算的共担责任可为省域间碳补偿关系确立新的方案,在该方案下内蒙古、山西等省份被补偿规模较大,这区别于直接碳排放量大但隐含碳排放量多的资源型省份需要为其他省份提供碳补偿的方案,在政策层面更具公平性和可操作性。
- 杨军杨泽丛建辉张雅茜
-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生态扶贫实践模式研究
- 2022年
- 生态扶贫是推进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模式。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生态扶贫实现了生态产品的有效供给、生态价值与贫困户间的利益联结,但也面临着交易成本高、生态资产盘活难度大等困境,如何破解生态扶贫后续发展问题,形成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亟待研究。通过实地调研贫困县的生态扶贫实践,系统梳理了我国生态扶贫的现实背景和发展历程,分析了生态扶贫的典型模式,提出了未来支撑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 渠雨潇朱婧丛建辉
- 关键词:生态扶贫
- 新疆碳排放核算研究特征被引量:2
- 2020年
- 采用文献法、对比分析法与从热度、要素特征、数据差异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新疆碳排放核算的研究特征。结果表明:①2010年以来,新疆碳排放核算研究热度快速增长,总体上呈北高南低,碳排放数据滞后性加剧;②核算的具体方法较繁杂,基础数据主要来自统计年鉴,核算范围主要为直接碳排放;③区域视角、产业视角和居民视角的核算数据均呈增长趋势,且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性,主要原因在于核算方法差异。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新疆科研机构间及其与政府、新疆内外的合作,完善碳排放统计与管理制度,逐步建立适用于地区特色的碳排放核算体系。
- 马晨陈前利胡方芳李松丛建辉
- 关键词:碳排放
- 特困地区可持续减贫: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被引量:7
- 2020年
- 在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成就而新冠肺炎疫情又增添了贫困边缘群体的返贫和致贫风险的情况下,可持续减贫理念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以及后脱贫时代构建长效减贫机制提供了新思路。文章基于太行山特困地区实地入户调研数据,结合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可持续生计框架理论探索太行山特困地区农村可持续减贫路径。研究认为:可持续减贫要兼顾当前与长远的减贫策略转向,做好收入贫困—贫困退出—可持续减贫的减贫政策衔接与协同;生计资本在收入贫困、贫困退出和可持续减贫中的影响机制不同,这也是精准扶贫路径选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可持续减贫应通过促进农户生计资本投入发挥协同作用,进而减少和消除生计资本间的消减效果。
- 高帅丛建辉丛建辉
- 关键词:脱贫攻坚可持续发展特困地区
- 煤炭开采与水资源利用保护的耦合关系研究——基于中国10个煤炭资源丰裕省份的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作为煤炭资源丰裕省份的重要生产活动,煤炭开采对区域水资源有着重要影响。文章以中国10个煤炭资源丰裕省份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煤炭开采与水资源利用保护相互影响作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构造了煤炭开采与水资源利用保护两大系统之间的耦合模型,对省域范围内煤炭开采与水资源利用保护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双向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0个煤炭资源丰裕省份两大系统的耦合度整体偏低,耦合协调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种北重南轻的"倒三角"结构,据此提出了通过科技进步、结构调整与制度改革等方式助推煤炭开采与水资源利用保护向良好、优质协调方向发展的建议。
- 杨军吴蔚丛建辉张波
- 关键词:煤炭开采水资源耦合度耦合协调度
- 中国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方法比较及案例分析——基于“排放因子”与“活动水平数据”选取的视角被引量:39
- 2014年
- 根据中国城市可获得的"活动水平数据",论述了目前城市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核算的五种方法,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能源平衡表中"消费量合计"数据的修正方法,并以河南省济源市为案例对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采用不同方法所得到的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具有明显差异;活动水平数据选取标准对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核算结果的精确性和可比性有着较大影响,修正方法能够较大程度地避免错算、漏算和多算,具有一定优势。据此认为,核算者应对核算结果进行规范的不确定性分析与质量控制说明。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体系、改进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明确活动水平数据的选取规则,以降低核算者在数据选取上的主观性。
- 丛建辉朱婧陈楠刘学敏
- 关键词:能源消费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