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挚雄
- 作品数:90 被引量:352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计委中药生产自动化示范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 智能功率模块IGBT-IPM及其应用被引量:18
- 2002年
-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IGBT-IPM智能功率模块。给出了模块的内部电路结构及功能特点,逐一讨论了IPM的内置电气功能,提出了完整的应用电路实例,对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
- 黄挚雄李志勇危韧勇
- 关键词:电力电子器件智能功率模块驱动电路
- 一种用于贯通式同相供电系统的接触网潮流特征检测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贯通式同相供电系统的接触网潮流特征检测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转换装置,采样装置,信号处理装置;其中转换装置将接触网的电压电流转换成可直接测量的电气量,采样装置实时采集接触网的电压电流数据...
- 李志勇贾志杰陈有根黄挚雄王欣
- 文献传递
- 基于Adaboost算法的高速公路事件检测被引量:4
- 2007年
- 本文介绍Adaboost方法的基本原理及算法;阐述了高速公路事件检测原理并进行了参数选择,确定了神经网络的结构,提出利用Adaboost方法进行高速公路事件检测并给出了该方法事件检测的算法步骤,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大大提高弱分类算法的性能,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误报率,适于高速公路事件检测。
- 艾小松黄挚雄张良春江伟
- 关键词:ADABOOST算法高速公路事件参数选择神经网络
- 一种贯通式AT供电接触网谐波检测及阻尼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贯通式AT供电接触网谐波检测及阻尼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高压匹配变压器(HMT)、交流电抗器(L)、同相补偿装置(CPD)和牵引匹配变压器(TMT)。所述高压匹配变压器HMT的星形端分别与母线的A、B、C三相相...
- 李志勇杨刚黄挚雄陈有根席凯龙贾志杰
- 文献传递
- LCL并网逆变器新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研究被引量:50
- 2012年
-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LCL型并网逆变器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内环采用电容电流反馈增加LCL并网逆变器系统阻尼,以抑制LCL输出滤波器带来的高频谐振问题;外环采用重复PR复合控制策略实现对并网电流的高性能控制,以抑制电网电压波动和非线性负载对并网电流的影响,实现对基频信号的无静差控制和高功率因数并网。在此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提出LCL并网逆变器电流双闭环控制器优化设计方案。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 黄挚雄徐保友沈玲菲李志勇
- 关键词:并网逆变器LCL滤波器高频谐振电容电流反馈
- 基于虚拟仪器的高压电气综合测控台的提出与设计被引量:5
- 2003年
- 针对高压电气设备分立测试的不足 ,提出了运用虚拟仪器概念的高压电气设备综合测控台的设计方案 ,详细阐述了其设计原理 ,并介绍了LabVIEW主控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蒋爱苏黄挚雄
- 关键词:虚拟仪器
- 免疫算法在电力系统区域电源优化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7年
- 提出了基于免疫算法的电源优化模型,该模型能够减少电源优化的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并可充分利用特征信息的灵活性求解。
- 解蕾蕾黄挚雄李蓓蓉
- 关键词:电力系统免疫算法电源优化
- 馈线终端单元FTU的设计被引量:1
- 2007年
- CPU设计采用ARM9芯片,为FTU处理大量的信号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持。软件设计采用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以实现对系统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系统运行的实时性。文章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设计——S3C2410核心板、测量模块、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论述了其软件设计的数据采样和谐波分析。
- 林承华黄挚雄林承就
- 关键词:馈线终端单元嵌入式系统
- 基于PLC和OPC的原料采样机远程监控系统
- 2009年
- 针对钢厂、电厂原料检验站的需要,本文设计出了由计算机和PLC组成的原料自动采样机二级控制系统。该系统上位机与PLC通过TCP/IP以O PC方式交换数据,并借助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设备现场无人值守。在对系统需求的分析上,设计出了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给出了软硬件配置,介绍了各功能模块的实现过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 罗志辉黄挚雄
- 关键词:PLCOPC远程监控
- 迭代学习控制算法在中药生产过程提取工段的应用被引量:13
- 2007年
- 针对中药生产过程中提取工段的工艺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鲁棒性强、易于实施的迭代学习控制算法。由各类传感器和PID控制器形成内路闭环,构成抗扰动的稳定系统;外环迭代学习控制单元ILC双闭环结构进一步保证药液的质量。通过该算法自动控制提取工段中每个设备的动作并检测其状态,使控制输出按预定达到最优值。在建立提取罐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仿真实验验证了ILC的跟踪效果。现场数据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系统能在中药生产过程中取得理想的控制精度,提高了提取率,稳定了产品质量。
- 黄挚雄罗安黎群辉
- 关键词:迭代学习控制中药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