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开举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理学

主题

  • 3篇溶剂
  • 3篇溶剂热
  • 3篇晶体
  • 2篇溶剂热合成
  • 2篇四氮唑
  • 2篇配合物
  • 2篇热合成
  • 1篇蛋白
  • 1篇导电
  • 1篇对甲苯磺酸
  • 1篇新型配位聚合...
  • 1篇银配合物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性
  • 1篇荧光性质
  • 1篇溶剂热反应
  • 1篇收率
  • 1篇烃基
  • 1篇烃基化
  • 1篇配体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淮海工学院
  • 1篇汕头大学
  • 1篇连云港职业技...

作者

  • 6篇魏开举
  • 3篇刘扬中
  • 3篇倪佳
  • 2篇闵元增
  • 2篇许冬至
  • 2篇郑玉船
  • 1篇刘清亮
  • 1篇高健
  • 1篇许德晨
  • 1篇许同桃
  • 1篇张珍明
  • 1篇刘雪霆
  • 1篇解永树
  • 1篇张敏

传媒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化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型配位聚合物[Zn(C_(10)H_7N_2O_2)Br]_n的溶剂热合成及晶体结构被引量:2
2008年
以咪唑对苯甲酸和溴化锌为原料,以乙醇-水为溶剂,通过溶剂热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配位聚合物[Zn(C10H7N2O2)Br]n,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该配位聚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0.83624(6)nm,b=1.5878(1)nm,c=0.8720(6)nm,β=107.804(1)°,V=1.1024(1)nm3,Z=4,dc=2.003g/cm3,μ=5.836mm2,F(000)=648。该晶体通过配位键的连接形成二维网状结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在蓝光区有较强的发射。
张珍明高健魏开举倪佳许同桃
关键词:配位聚合物溶剂热合成晶体结构荧光性质
新型含N、O配体构筑的分子建筑及功能配合物的控制组装
对预定结构的分子构筑及预期功能的金属配合物的定向组装/(晶体工程/)是当今合成化学面临的最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本文主要通过探索金属配合物自组装的方法,寻求其中的规律,实现了一系列过渡金属离子M/(ⅠorⅡ/)的分子构筑...
魏开举
关键词:金属配合物功能配合物晶体工程超分子作用溶剂热反应
文献传递
铜转运蛋白hCtr1结合Cu(I)并转运至铜伴侣蛋白Atox1被引量:4
2019年
铜转运蛋白hCtr1细胞膜内的C端区域对于细胞的铜转运过程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这一结构域对铜离子的捕获和胞内蛋白的铜分布机理尚不清楚.为了研究hCtr1蛋白的C端结构域与铜的结合方式,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等方法,对C端8肽(C8)与铜离子的结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价铜离子对C8有很高的亲和力(log K=16.6).C8能够结合多个铜离子,其HCH基序中的组氨酸和半胱氨酸残基是铜结合位点,而另一个天冬氨酸残基也可能参与铜结合.进一步研究发现,铜离子能够从C8转移到Atox1.实验数据揭示了铜与hCtr1结合的详情,也有助于理解铜在细胞中的分布.
卫浩许德晨崔杨魏开举袁斯明刘扬中
关键词:金属蛋白核磁共振
氮烃基化tren银配合物的合成及二维超分子结构
2005年
合成了氮烃基化三角架tren配体L·3HCl(L= [N, N′, N″ 三(4 甲氧苄基) 三(2 氨乙基)胺] ),并得到了其单核Ag(I)配合物 [AgL]NO3.晶体结构研究表明Ag(I)离子被三角架配体L四齿螯合,与罕见的笼形结构相似,NOˉ根没有参加配位,而作为氢键的受体将分子组装成二维超分子结构.
刘雪霆解永树魏开举张敏刘清亮
关键词:银配合物合成工艺化学结构
一种铜-唑微孔晶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多孔晶态材料{[cu(htcpz)<Sub>0.5</Sub>]}<Sub>∞</Sub>及其制备方法,特征是按三-(4-四氮唑基苯基)胺与氯化铜盐的摩尔比为1∶3~15,在80~180℃进行溶剂热合...
魏开举倪佳许冬至闵元增郑玉船刘扬中
文献传递
一种导电高分子单体的催化合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聚合物单体3,4-乙烯二氧噻吩的催化合成方法,特征是使3,4-二溴噻吩与Cu-基纳米多孔催化剂{[Cu(HTCPZ)<Sub>0.5</Sub>]}<Sub>∞</Sub>,其中HTCPZ为三-(4-...
魏开举倪佳许冬至闵元增郑玉船刘扬中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