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潇

作品数:106 被引量:296H指数:10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30篇标准
  • 12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4篇脊髓
  • 13篇脊髓损伤
  • 10篇针刺
  • 9篇康复
  • 9篇脊髓损伤大鼠
  • 8篇穴位
  • 8篇卒中
  • 8篇疗效
  • 7篇脑卒中
  • 6篇电刺激
  • 6篇电针
  • 6篇动功
  • 6篇压力性
  • 6篇中频电
  • 5篇压力性尿失禁
  • 5篇运动功能障碍
  • 5篇失禁
  • 5篇尿失禁
  • 5篇临床疗效
  • 5篇后肢

机构

  • 88篇黑龙江中医药...
  • 52篇黑龙江中医药...
  • 8篇黑龙江护理高...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大连市友谊医...
  • 3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哈尔滨市第一...

作者

  • 104篇高潇
  • 41篇柴剑波
  • 30篇张丽
  • 30篇邹伟
  • 30篇吴永刚
  • 30篇胡丙成
  • 30篇赵永厚
  • 30篇王顺
  • 30篇张瑞
  • 30篇毕焕洲
  • 30篇王健
  • 30篇王国才
  • 21篇邢艳丽
  • 17篇董施秋
  • 8篇苏晶
  • 5篇张立
  • 5篇张浩
  • 4篇史磊
  • 4篇陈慧杰
  • 4篇夏梦

传媒

  • 16篇针灸临床杂志
  • 7篇中医药信息
  • 5篇中医药学报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3篇中国中医药咨...
  • 3篇世界中医药学...
  • 2篇哈尔滨医药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13篇2016
  • 40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经颅多普勒的影响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比较电针与药物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经颅多普勒影响的差异。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电针治疗,针刺取穴:风池、大椎、天柱、C3-C7相应夹脊穴、完骨、百会、太阳、悬钟。对照组予颈复康颗粒2袋,每日2次,饭后温开水冲服。两组均共治疗21日后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LVA、RVA、BA的平均血流速度及颈椎病功能评定表(ASCS)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LVA、RVA、BA的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治疗后组间LVA、RVA、BA的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颈椎病功能评定表(ASCS)临床症状、体征检查、日常生活三方面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治疗后组间颈椎病功能评定表(ASCS)临床症状、体征检查、日常生活三方面的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电针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动脉血流变化及临床症状、体征检查、日常生活方面效果优于药物治疗,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武文鹏谷栩萌孙兴华高潇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电针经颅多普勒
升高电脑显示器高度对颈椎病防治的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升高电脑显示器对颈椎病的预防及治疗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日常生活工作伏案或电脑使用时间较长(四小时以上),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治疗期间不减少工作时间升高显示器组)和对照组30例(不减少工作时间不升高显示器组),给予相应对症治疗。结果:观察组(升高显示器)治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不升高显示器)缩短,且临床治愈后复发率明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升高电脑显示器(显示器水平中线与双目水平视线一致)可以降低颈椎发病率。
邢艳丽雒仁国高潇
关键词:电脑显示器颈椎病
狂病
本《指南》提出了狂病的诊断、辨证、治疗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狂病的诊断和治疗。
赵永厚王国才翟双庆王顺邹伟贾竑晓张宏耕都弘赵玉萍周道友王绍礼胡丙成吴永刚张瑞毕焕洲尹爱兵王健陈俊逾王志伟孙伟毅张丽于明高潇柴剑波
脑卒中后神志异常的概述与文献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脑卒中后神志异常为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指继发于缺血性脑卒中或出血性脑卒中后,由于脑组织神经元受到损害而引起患者出现以体像障碍、人格障碍、躁动、幻觉、妄想及抑郁状态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精神疾病.
高潇柴剑波柴剑波韩亚光赵永厚
关键词:脑卒中
梅核气
本《指南》提出了梅核气的诊断、辨证、治疗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梅核气的诊断和治疗。
赵永厚王国才翟双庆王顺邹伟贾竑晓张宏耕都弘赵玉萍周道友王绍礼胡丙成吴永刚张瑞毕焕洲尹爱兵王健陈俊逾王志伟孙伟毅张丽于明高潇柴剑波
癔症
本《指南》提出了癔症的诊断、辨证、治疗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癔症的诊断和治疗。
赵永厚王国才翟双庆王顺邹伟贾竑晓张宏耕都弘赵玉萍周道友王绍礼胡丙成吴永刚张瑞毕焕洲尹爱兵王健陈俊逾王志伟孙伟毅张丽于明高潇柴剑波
超声介导下迷走神经针刺技术联合加味益气健脾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观察超声介导下迷走神经针刺技术联合加味益气健脾汤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4名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超声介导下迷走神经针刺技术联合益气健脾汤,对照组予常规针刺联合弥可保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血清25(OH)D3、TCSS评分和临床疗效的变化,评价超声介导下迷走神经针刺技术联合加味益气健脾汤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25(OH)D3、TCSS评分和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介导下迷走神经针刺技术联合加味益气健脾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
田源王琳静高潇赵文霞运锋
关键词:气虚血瘀型周围神经病变超声介导
电芒针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观察电芒针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脑梗死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和电芒针组,各50例。常规针刺组针刺患侧肩髃、极泉、手三里、尺泽、内关、合谷;电芒针组应用电芒针透刺肩髃与臂臑、手三里与外关,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采用简式Wolf运动功能试验(WMFT)、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及三角肌表面肌电均方根(RMS)比值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WMFT评分、FMA评分及三角肌表面肌电RMS比值均优于治疗前(P<0.01,P<0.05);电芒针组治疗后WMFT评分、FMA评分及三角肌表面肌电RMS比值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P<0.01)。结论:电芒针疗法可以显著改善脑梗死后患侧上肢运动功能,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杨加顺高潇孙茹王绚王虹张居婵孙海舒
关键词:中风针刺疗法上肢运动功能
电针结合中频治疗对SUI大鼠盆底组织Calpain的影响及治疗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结合中频治疗对压力性尿失禁(SUI)大鼠盆底组织中钙蛋白酶(Calpain)表达和CollagenⅠ、Ⅲ含量以及Ⅰ/Ⅲ比值的影响,来阐释电针结合中频治疗SUI的部分机制,为电针与中频相结合治疗SUI的临床疗效判定研究提供基于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依据。方法:受试模型大鼠(100只)参照随机数列表分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电针组(C组)、中频组(D组)和电针结合中频组(E组),每组20只。采用阴道扩张压迫及双侧卵巢切除术,制备SUI大鼠模型。分别于干预前、第7天、干预第14天随机选取不同组各10只受试大鼠进行最大膀胱容量测定(MBC),并处死取材,应用酶联免疫法观察盆底组织中CollagenⅠ、Ⅲ含量以及Ⅰ/Ⅲ比值的变化。结果:除模型组外,其余各组SUI大鼠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针康组MBC、Calpain的含量、CollagenⅠ、Ⅲ含量以及Ⅰ/Ⅲ比值明显高于中频组与电针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中频治疗能有效增大MBC,改善SUI大鼠的临床症状,同时能够降低大鼠盆底组织中Calpain的表达,进而增加CollagenⅠ、Ⅲ含量以及Ⅰ/Ⅲ比值。
邢艳丽高潇张立樊宇婷夏梦卜亚龙
关键词:电针钙蛋白酶
愈癫汤治疗痰气郁结型抑郁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愈癫汤治疗痰气郁结型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痰气郁结型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组(对照组,50例)及愈癫汤组(治疗组,50例)。采用HAMD24项抑郁量表和其第4、5、6项睡眠相关评分评定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P<0.01),但治疗组患者第4、5、6项睡眠相关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愈癫汤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及睡眠质量。
张浩高潇柴剑波赵永厚
关键词:抑郁症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