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兴华

作品数:28 被引量:116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关节
  • 13篇膝关节
  • 10篇置换术
  • 8篇关节置换
  • 7篇术后
  • 7篇骨折
  • 6篇膝关节置换
  • 5篇置换术后
  • 5篇腱断裂
  • 5篇膝关节置换术
  • 5篇跟腱
  • 5篇跟腱断裂
  • 5篇股骨
  • 4篇假体
  • 3篇形态学
  • 3篇愈合
  • 3篇韧带
  • 3篇入路
  • 3篇切口
  • 3篇组织形态学

机构

  • 28篇广州市第一人...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28篇高兴华
  • 19篇侯之启
  • 15篇刘永轶
  • 7篇陈铭
  • 7篇郑民庆
  • 7篇张光明
  • 6篇王新亮
  • 5篇林宇进
  • 5篇黄保华
  • 5篇覃健
  • 3篇余存泰
  • 3篇陈霖
  • 2篇刘洁珍
  • 1篇赵卫东
  • 1篇伍敏琦
  • 1篇严志强
  • 1篇田荔珍
  • 1篇程锐
  • 1篇谢青梅
  • 1篇陈翠萍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广州医药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第五届全国解...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股内侧肌止点的解剖形态学与TKA手术股内侧肌下入路的关系
目的 为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股内侧肌下入路选择提供局部解剖形态学基础.方法 对10具(20侧)下肢尸体标本和40例(80侧)健康成人下肢的股内侧肌形态进行解剖与观测.结果 股内侧斜肌肌纤维角度48.6°±...
黄保华高兴华林宇进侯之启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6月收治的2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围手术期按骨科护理常规护理;2009年7~12月收治的3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围手术期除执行骨科护理常规外,还运用FMEA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可能发生脱位的失效模式进行前瞻性原因和操作流程分析、评估、计算,找出导致术后关节脱位的最高危因素及高危操作步骤,制定防范的优先行动计划和改进措施。结果观察组6个高危因子的危机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患者对防脱位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住院时间、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住院期间人工关节未发生脱位,对照组发生脱位1例。结论应用FMEA对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进行评估、分析和采取相关措施,能有效防范风险,降低术后脱位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陈翠萍刘洁珍高兴华田荔珍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满意度术后护理
髌下脂肪垫血供特点及在TKA术中的意义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观测髌下脂肪垫血供特点,为TKA术中如何保护其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20侧防腐及2侧新鲜成人膝关节标本,用巨微解剖法观测髌下脂肪垫血管网的组成、走行及分布。结果髌下脂肪垫血管网外侧由膝下外侧动脉、膝上外侧动脉降支构成,内侧由膝下内侧动脉升支、膝降动脉髌上支的降支、膝降动脉关节支的髌下支构成,各支互相吻合形成网状结构,为"密集血管区",位于在髌骨内、外侧旁开5 mm范围以内,髌尖下约14 mm,髌韧带后面10 mm区域。此血管网向髌骨下极、髌韧带后部、髌下脂肪垫及其表面的滑膜提供血供。结论髌下脂肪垫具有滋养其周围结构的功能,在TKA术中应予保留,若需切除至少应保留"密集血管区"部分。
林宇进高兴华黄保华侯之启
关键词:髌下脂肪垫血供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置换术后皮肤麻痹的解剖基础及相关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神经髌下支损伤所致的皮肤麻痹的解剖基础,改良手术切口,减少膝前皮肤麻木并发症.方法:解剖观察12例成人尸体下肢标本,解剖观测隐神经髌下支形态、神经束的走行及毗邻关系.临床应用设计改良膝外侧皮肤切...
高兴华刘永轶张光明侯之启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切口
膝关节置换术后皮肤麻痹的解剖基础及相关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神经髌下支损伤所致的皮肤麻痹的解剖基础,改良手术切口,减少膝前皮肤麻木并发症。方法解剖观察12例成人尸体下肢标本,观测隐神经髌下支形态、神经束的走行及毗邻关系。设计改良膝外侧皮肤切口行膝关节置换手术入路进行临床验证,比较术后效果。结果解剖研究发现隐神经髌下支自缝匠肌穿出后,标本在髌骨中心平面神经距髌骨内侧缘约3.2 cm,75%标本有3束分支分布于髌骨下极及胫骨粗隆区域,以髌骨下极与粗隆连线中点为中心作圆,神经纤维主要分布左侧在第2象限,右侧在第1象限。临床研究采用改良膝关节外侧切口行膝关节置换术15例,方法可行,术后膝前皮肤麻木的发生率及范围较对照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膝关节隐神经髌下支解剖分布特点,改良膝前皮肤切口行膝关节置换术可减少术后膝前麻木。
高兴华刘永轶王敏聪张光明侯之启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切口
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关节置换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9例。结果 9例均获得3~12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骨折愈合,假体无松动。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86.6±6.2)分,膝关节HSS评分(90.35±5.90)分。结论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未松动的假体周围骨折,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高兴华黄保华张光明杨运发余存泰侯之启
关键词:锁定加压接骨板假体周围骨折内固定
HIF-1α与IL-1β在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HIF-1α与IL-1β在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6例手术切除的退变腰椎间盘组织和12例正常腰椎间盘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HIF-1α与IL-1β的含量。结果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HIF-1α的含量为(25.12±3.79)pg/g、IL-1β的含量为(72.53±5.31)pg/g,相应正常腰椎间盘组织中的含量分别为(7.65±2.31)pg/g、(22.16±1.31)pg/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IF-1α与IL-1β在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含量均增高,可能参与了人类腰椎间盘退变过程。
刘永轶王新亮高兴华侯之启郑民庆严志强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缺氧诱导因子-1Α白介素-1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膝关节前外侧韧带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目的:研究膝关节前外侧韧带(ALL)在国人的存在率及其详细的临床解剖学特点。材料与方法:通过25例膝关节内侧间室病变为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术中所见,证实膝关节前外侧韧带在国人膝关节的存在率...
王敏聪陈铭高兴华孙永健
关键词:膝关节
两种缝合方法修复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两种方法缝合跟腱断裂的术后疗效,为临床推广运用提供资料。方法:对照研究并随访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在该院骨科住院的闭合性跟腱断裂25例,根据不同缝合方法分为两组,用1-0薇荞可吸收线缝合跟腱,分别参照...
高兴华侯之启林宇进陈铭郑民庆刘永轶
关键词:跟腱断裂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膝关节初次表面置换保留后交叉韧带假体的早期随访
目的 运用CR固定平台假体完成初次TKA,随访患者的术后效果,评估保留后交叉韧带的TKA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并已行TKA手术患者65例,共80膝,男:24例,女:41例,年龄...
高兴华刘永轶张光明
关键词:TKA随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