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竹仙
- 作品数:19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玉溪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规律。方法将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病人分为①大量蛋白尿组40例;微量蛋白尿组38例,设高血压无糖尿病肾病组50例作对照,全部作动态血压测定,比较3组间各动态血压值的差异。结果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微量蛋白尿组与对照组比较:24hSBP,24hDBP,dSBP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老年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患者早期即有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及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减少。
- 廖俊龙郭林翠周红坚袁云波马竹仙洪涤因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高血压
- 综合征型线粒体耳聋的认识、特征及临床处理
- 2018年
- 耳聋(deafness)是听觉系统中传音、感音及其听觉传导通路中的听神经和各级中枢病变,引起听功能障碍,产生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统称为耳聋,一般认为语言频率平均听阀在26d B(分贝,响度单位)以上时称之为听力减退或听力障碍,根据听力减退的程度不同,分为重听、听力障碍、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耳聋。
- 马竹仙周红坚许欣袁云波靳小龙刘国良
- 关键词:线粒体病MELAS综合征
- 变异型心绞痛发生心跳骤停一例
- 1999年
- 患者男性60岁,因反复胸骨后憋闷疼痛一月加重一周,于1998年3月9日入院。患者发病期间在某国旅持,胸闷胸痛多发生在凌晨4时至12时之间,无明显诱因,症状持续4至5分钟,含服“速效救心丸”可缓解,一周来上述症状发作频繁,每天发作2至7次不等,并出现出汗头昏,“速效救心丸”消耗量增大,既往有高血压病及吸烟史。
- 梁云清马琼芬马竹仙李晓霞黄宜雄
- 关键词:速效救心丸心跳骤停变异型心绞痛头昏多发
- D-二聚体在血栓性疾病中的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8
- 2001年
- 目的 探讨D -二聚体检测在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14 6例与血栓形成有关的疾病和 4 1例正常对照组用乳胶颗粒凝聚法进行D -二聚体检测 ,同时测定凝血酶 (TT)、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份凝血酶原时间 (KPTT)、纤维蛋白原 (Fg)、3P试验。 结果 脑梗死与脑出血D -二聚体急性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恢复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急性心肌梗死与心绞痛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各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差异极显著性。结论 D -二聚体检测对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测体内高凝状态。
- 夏家惠赵丽惠申志红朱士红孔静李长琼马坚周红坚廖俊龙马竹仙袁云波范秀英
- 关键词:D-二聚体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深静脉栓塞血栓性疾病
- 培哚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震荡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评价培哚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对正常对照组(健康体检者100例)、原发性高血压组(100例)服用培哚普利前后窦性心率震荡指标(TO、TS)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O、TS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培哚普利治疗后血压下降的同时心率震荡的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培哚普利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从而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 袁云波廖俊龙马竹仙任海赢
- 关键词:培哚普利高血压心率震荡
- 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压负荷变化被引量:6
- 2005年
- 本文探讨高血压脑梗死患者血压负荷特征。作者将高血压病人128例分为:有症状脑梗死40例;腔隙性脑梗死38例;对照组50例。全部作动态血压测定,比较三组间各动态血压负荷值的差异。结果显示,腔隙性脑梗死与有症状脑梗死患者同样重要,血压负荷值的过高、昼夜节律减弱有同样价值临床意义。
- 廖俊龙郭林翠马竹仙袁云波
- 关键词: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动态血压
- 老年糖尿病肾病预测数学模型的建立与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尝试建立一个对DN具有较高诊断效能的数学评估模型,从而为DN诊断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5年8月该院≥60岁确诊2型糖尿病(DM)患者212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入选对象进行分组。DN组:大量白蛋白尿组(UAER>300 mg/d)+微量白蛋白尿组(30 mg/d≤UAER<300 mg/d);正常组(UAER<30 mg/d)。收集性别、年龄、血压等一般信息,测定患者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胱抑素C(Cys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血肌酐(Scr)等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评价每一指标在DN中的诊断效能;选择ROC曲线下面积大的指标入模。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各评估模型在DN中的诊断效能,获得最佳预测模型,并确定最佳参考诊断点。将模型与UAER诊断DN能力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模型在DN诊断中的可重复性和有效性。结果模型NT-ProBNP+CysC具有最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敏感性为0.826,特异性为0.784,该模型对DN预测价值的最佳临界点为204.36。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提高了实验室指标对老年DN的预测效能。结论通过建立数学评估模型可显著提升各指标在判断是否患DN的预测效能,该评估模型为NT-ProBNP+CysC,在≥60岁老年DN中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 李翠娥周红坚马竹仙袁云波任海赢段玉琼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数学模型
- 光量子氧透射载体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被引量:2
- 2001年
- 赵丽惠余润马坚袁云波马竹仙
- 关键词:光量子椎动脉型颈椎病
- 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4例被引量:1
- 2008年
- 袁云波张乃芬任海赢马竹仙
- 关键词:奥扎格雷钠灯盏花素注射液椎基底动脉供血
- 原发性高血压病心率震荡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窦性心率震荡是新近发现的一种与恶性心脏事件有密切关系的心电现象,主要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是心脏猝死的预测因子和评价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新指标。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迷走神经活性降低是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我们通过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变化,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 袁云波范秀英马竹仙
- 关键词:高血压病心率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