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娇阳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华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英语
  • 3篇大学英语
  • 2篇文化交际
  • 2篇跨文化
  • 2篇跨文化交际
  • 2篇交际
  • 1篇大学英语教材
  • 1篇大学英语课
  • 1篇大学英语课堂
  • 1篇大学英语写作
  • 1篇英语翻译
  • 1篇英语翻译教学
  • 1篇英语教材
  • 1篇英语课
  • 1篇英语课堂
  • 1篇英语写作
  • 1篇语用失误
  • 1篇语域
  • 1篇语域理论
  • 1篇认知参照点

机构

  • 7篇东华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韩娇阳
  • 6篇王可可
  • 1篇颜小英
  • 1篇黄志芳
  • 1篇王宗英
  • 1篇潘晓燕

传媒

  • 1篇文教资料
  • 1篇中国校外教育
  • 1篇海外英语
  • 1篇牡丹江教育学...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 1篇天津外国语大...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3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语用失误被引量:1
2013年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者间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及交际习惯有差异,往往会导致语用失误,而语用失误会妨碍交际者之间的正常交流。本文阐述了称谓语的语用失误。称谓能反映出交际者的背景差异、身份不同及社会地位等。称呼语作为语言中的重要成分,能直接传递给交际对方一些信息,并能够明确交际者的身份关系,展开交际活动。
韩娇阳王可可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称呼语语用失误
大学英语写作的语域理论研究
2012年
随着人们对语篇的关注,语域理论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语域是语境在一定语言中的体现,是社会成员把某个语境联系起来的语义结构。而在当今英语教学中的对语境因素的忽略常引起学生在英语运用上的失误,这尤其体现在大学生英语写作。本文拟从语域方面对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用语域理论切实指导大学生英语写作。
王可可韩娇阳
关键词:语域理论英语写作连贯
一种英语翻译教学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英语翻译教学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英语翻译教学由于卡片位置不固定导致很不方便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展示台、辅助展示组件和安装架,展示台的上端形成有一承载面和一展示面,展示面倾斜设置于承载面前端,辅助展...
韩娇阳王可可
全球素养融入大学英语教材中的现实样态与优化途径研究
2024年
全球素养对大学生国际视野的拓展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研究基于OECD全球素养框架,选取国内两套主流大学英语教材,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教材中全球素养的呈现内容和方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两套教材在知识理解和社交技能方面有所体现,但在态度、价值观及认知过程的呈现,特别是批判性思维与多角度分析能力方面仍显不足。此外,教材中的全球素养内容以隐性呈现为主,显性呈现较少,特别是在多媒体和实践性任务设计方面存在欠缺。基于此,研究提出增加显性内容、平衡全球与本土文化及强化批判性思维培养等优化途径。
王宗英高婷韩娇阳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材跨文化交际批判性思维
“课程思政化”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融入思政元素的探讨被引量:1
2021年
目前,大多数高校把大学英语课程作为主要的通识课程之一,在“课程思政”进课堂的大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毫无疑问地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英语教师责无旁贷地挑起思政教育的大梁,有责任、有条件践行“全方位育人”这项重任。本文立足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旨在探究思政元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案与模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语言知识的有效融合,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健康、全面的社会认知观,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韩娇阳王可可黄志芳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英语轭制构式的“惯性压制^+”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轭式搭配历来作为一种修辞手法为人们所关注,但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用构式语法来研究的甚少。基于语料库分析把轭式搭配作为轭制构式来研究,并用惯性压制+对其分别从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其作为构式的惯性压制句法特点及凸显简洁的语用特点。
王可可韩娇阳颜小英
关键词:构式压制认知参照点轭式搭配
Critical Analysis on Characters of Pearl S.Buck' the Good Earth
2013年
Since the publication of the Good Earth in 1922, Pearl S, Buck published another two novels based on the same theme and they were called the House of Earth Trilogy. The House of Earth Trilogy used as a window to understand China for the westerners at that time. And it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whole world. People gave two different views on her success of winning so many awards. Some thought that she wrote what she knew and her works were based on her own experiences. But others said that she was a foreigner and her values, her distinct aesthetic views would affect her writing. So, some of her depictions, to some extent, were untruthful and distorted. The aim of writing this thesis is to give an objective judgment on the Good Earth, and make it easier for u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westerners on literature.
韩娇阳王可可潘晓燕
关键词:GOODEARTHPEARLBUCK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