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震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三维重建
  • 3篇梅尼
  • 3篇梅尼埃病
  • 2篇螺旋CT
  • 1篇咽喉部
  • 1篇咽喉部异物
  • 1篇咽喉部异物感
  • 1篇异物感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研究
  • 1篇中耳
  • 1篇三维图
  • 1篇三维图像
  • 1篇三维重建技术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图像
  • 1篇前庭
  • 1篇前庭小管

机构

  • 6篇锦州医学院附...

作者

  • 6篇雷震
  • 4篇邢巍巍
  • 4篇谷京城
  • 3篇武克俭
  • 1篇闫晓虹
  • 1篇刘洋
  • 1篇刘景勃
  • 1篇张艳
  • 1篇牛玉军
  • 1篇崔颖
  • 1篇王雪峰
  • 1篇张燕
  • 1篇张本
  • 1篇张艳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耳鼻咽喉(头...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2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梅尼埃病的颞骨螺旋CT三维影像学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通过观察梅尼埃病(Ménière′s disease,MD)患者前庭小管(vestibular aqueduct,VA)及其周围骨质发育情况,探讨MD的病理解剖学基础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实验分为两组,正常耳组和MD组。对每个研究对象进行颞骨螺旋CT扫描。采用后颅窝内面观、表面法进行三维重建,仅保留颞骨岩部后面及乳突内面,其他骨质切掉,在三维方向上旋转切割后的图像,使前庭小管外口最为清晰,直接测量其宽度的最大径;在围绕外半规管的横向轴位二维重建图像上,选择显示外半规管及后半规管后外侧断面最清晰的层面,直接测量后半规管断面中心到颞骨岩部后面的最短距离,并在所有显示迷路的层面上观察迷路后有无气房。结果:所有研究对象VA外口均显示清晰,MD组(37耳)VA外口宽度为3.91±1.17mm,正常耳组(60耳)VA外口宽度为6.62±1.69mm,其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检验P.<0.01=;MD组P-P值为2.16±1.02mm,正常耳组P-P值为3.41±1.51mm,其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检验P<0.01=;MD组有迷路后气化者占13.5%,正常耳组占73.3%,其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检验?
邢巍巍谷京城雷震武克俭张艳
关键词:前庭小管CT
颞骨影像在梅尼埃病研究中的意义被引量:3
2001年
邢巍巍雷震谷京城
关键词:梅尼埃病
利用螺旋CT三维图像对梅尼埃病患者前庭小管外口的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通过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观察梅尼埃病患者前庭小管外口,研究其宽度的大小与该病发生的内在联系。方法 分别观察比较梅尼埃病患者和正常受试者。对颞骨岩部范围进行容积扫描,采用后颅窝内面观、表面法进行三维重建。在三维方向上旋转切割后图像,直接测量前庭小管外口最大直径。结果 所有受试者三维图像上前庭小管外口均显示清晰,梅尼埃病患者前庭小管外口宽度与正常耳组间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单侧梅尼埃病患者病耳与非病耳前庭小管外口宽度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前庭小管发育不良为梅尼埃病的病理解剖学基础,并且常常累及双耳。
邢巍巍雷震武克俭张艳
关键词:螺旋CT三维图像梅尼埃病三维重建
成人中耳、内耳解剖结构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被引量:19
2002年
目的 :探讨成人中耳、内耳解剖结构CT三维重建技术。方法 :采用螺旋CT薄层扫描 (层厚 1mm或 2mm)、小视野 (FOV =5cm)、密集重建技术 (间隔 0 .2mm或 0 .5mm) ,对 75例成人中耳、内耳进行三维成像 ,包括多平面重组 (MPR)、最大密度投影 (MaxIP)、表面成像 (SSD)和仿真内镜成像 (CTVE)。结果 :中耳鼓室、听骨链、内耳及内耳道均获得满意三维图像。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能够真实准确观察成人中耳。
牛玉军闫晓虹武克俭雷震刘景勃张燕刘洋
关键词:中耳内耳三维重建螺旋CT
螺旋CT三维重建对茎突过长症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06年
邢巍巍王雪峰谷京城雷震
关键词:茎突过长症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成像
喉Wegener型肉芽肿1例被引量:1
2005年
崔颖谷京城雷震张本
关键词:间接喉镜检查咽喉部异物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