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定波 作品数:80 被引量:458 H指数:12 供职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复杂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误诊为多系统萎缩临床报告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HSP)的诊治要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例误诊为多系统萎缩的复杂型HSP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进行性四肢僵硬、步态不稳2年入院。曾在外院误诊为多系统萎缩,予相应治疗无效,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我院。患者运动障碍突出,双下肢较双上肢重,双侧病理征阳性,腱反射亢进,肌张力明显增强,痉挛步态,查体可见与遗传因素相关的弓形足、脊柱后凸畸形,头颅MRI检查未见异常,予巴氯芬、A型肉毒毒素改善肌强直等治疗,病情好转,确诊复杂型HSP。结论 HSP临床少见,散发且无阳性家族史者,易误诊。提高对其认识,细致病情分析及认真鉴别诊断可避免或减少HSP误诊误治。 孔楠 陶定波 季晓飞 董翔 杨星昱关键词:误诊 多系统萎缩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水平动态变化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2 2009年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的测定和比较,探讨MMP-9水平与脑梗死TOAST分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对照组20例,分别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h内、第5天和第10天的血清MMP-9含量,记录患者入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中风量表(NIHSS)评分;随访6个月,记录发病1个月时和发病6个月时的BI(Barthal Index)来评价预后。结果(1)发病后24h内,脑梗死组TOAST各亚型血清MMP-9含量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CE组和LAA组MMP-9含量持续至第5天仍未下降,而SA组已逐渐降至正常水平;第10天各组MMP-9含量均降至正常水平。(2)发病后24h内血清MMP-9含量与相应时段NIHSS评分具有直线相关关系(r=0.883,P<0.01)。(3)预后较好组其发病24h内血清MMP-9含量明显低于预后较差组(P<0.05)。结论(1)脑梗死后各组血清MMP-9的含量升高,但它们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2)发病后24h内MMP-9含量与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3)脑梗死后24h内的血清MMP-9含量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陶定波 姜秀丽 雷阳 洪晓军 吴丹 孙晓培关键词:脑梗死 预后 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_1区谷氨酸的表达变化及氟桂利嗪的影响 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观察暂短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沙土鼠海马区谷氨酸的表达变化以及氟桂利嗪干预的影响。方法 按照Kirino的方法 ,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再灌注后 1、2、7天采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谷氨酸表达 ,并于 7天在电镜和光镜下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 1天及 2天海马CA1区谷氨酸表达增高 (P <0 .0 1) ,7天恢复正常。光镜及电镜可见给药组存活的神经元数目明显多于缺血再灌注组 (P <0 .0 1)。结论 谷氨酸表达增高可能是鼠脑海马区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原因之一 ,氟桂利嗪可抑制谷氨酸的表达 ,对缺血的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陶定波 胡志云 姜长斌 雷征林关键词:脑缺血 谷氨酸 氟桂利嗪 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钙离子拮抗剂 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一级预防的现状调查及随访研究 目的:了解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一级预防现状,分析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方法:从2013年3月到9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参加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的患者中筛选出高危人群,记录入组人群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身高、... 吕翔 陶定波 曹华 刘佩佩 阎烁 韩璐 潘玉坤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清相关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5 2005年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将2004-02/07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及他汀组(辛伐他汀40mg/d或阿托伐他汀20mg/d,连续用药7d)。治疗前后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及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BI)记分法对入选患者在入院时及3个月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对照组、辛伐他汀组及阿托伐他汀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中位数)入院时(NIHSS1,BI1)为:5.00,75.00;8.00,80.00;6.00,85.00;3个月时(NIHSS2,BI2)为:2.00,100.00;4.00,100.00;1.00,100.00。各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与3个月后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但不同组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别。治疗后各组AST及CK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短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安全性好,但对梗死后3个月的预后无明显改善作用。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的疗效需要进一步研究。 曹红 孙长凯 赵杰 赵耿毅 唐树良 汪秋艳 侯宇 许晶 陶定波 刘新胜 黄爱莉关键词:脑梗塞 日常生活活动 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及血脂水平与脑梗死病情严重性及预后的关系,进而了解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将4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40mg/d或阿托伐他汀20mg/d,连续用药7d)。治疗前后检测血清CRP、血脂、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及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BI)记分法对入选患者在入院时及3个月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CRP水平与当时及3个月时病情显著相关(P<0.01,P<0.05),血脂水平则无此相关性。治疗后他汀组CRP水平下降,治疗前后的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与3个月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不同组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别。治疗后各组AST及CK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与病情的严重性及预后相关。短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安全性好,但对梗死后3个月的预后无明显改善作用。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的疗效需要进一步研究。 曹红 孙长凯 许晶 陶定波 王喜宽 汪秋艳 侯宇关键词:脑梗死 他汀类药物 C-反应蛋白 预后 短暂性全面遗忘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短暂性全面遗忘(transient global amnesia,TGA)患者脑血管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预后及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TGA患者61例为TGA组和TIA患者61例为TIA组,对比2组脑血管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TGA组随访6个月。结果与TIA组比较,TGA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TG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症状持续时间明显延长[300.0(150.0,480.0)min vs 20.0(5.0,60.0)min,P=0.000]。TGA组6个月内无缺血性脑卒中发生,TGA组复发患者9例(14.75%),复发患者与未复发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脑血管危险因素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GA组发作前有潜在诱发因素或事件15例(24.59%)。TGA组颈动脉、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低于TIA组(9.84%vs 80.33%,P<0.01;32.79%vs 59.02%,P<0.05)。结论 TGA与脑血管危险因素不相关,其发病与病前应激因素及潜在诱发因素或事件相关。TGA是一个良性病程,预后较好,可能不是TIA的一种特殊亚型。 杨蕾 季晓飞 陶定波关键词:预后 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13年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病因多样而复杂,常反复发作.可造成严重且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致命。与严重颈内动脉狭窄有关的TIA,首次症状出现后在1年内发生完全性脑卒中的危险率为12%~13%,5年内可达32%-40%。因此明确TI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及时启动正确的治疗,是预防脑梗死的重要措施。目前TIA在普通CT、MR/上无异常表现, 赵焱 陶定波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CT灌注成像 CT血管成像 不同剂量川芎嗪辅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及对相关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川芎嗪辅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联脂酶A2(Lp-PLA2)、神经烯醇化酶(NS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加川芎嗪注射液120 mg静脉滴注,B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加川芎嗪注射液240 mg静脉滴注,均1次/d,连续治疗2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CRP、Hcy、Lp-PLA2、NSE、TNF-α、IL-6水平,统计2组治疗前4周、治疗2周和治疗后4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及1年内脑卒中发生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治疗后CRP、Hcy、Lp-PLA2、NSE、TNF-α、IL-6水平及大脑中动脉微栓子数目与同期A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均<0.05);B组治疗2周内、治疗后4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与同期A组比较均显著减少(P均<0.05);B组1年内脑卒中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2组均未见明显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川芎嗪辅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青 陶定波 姜宾 王鑫 修长庆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 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难治性癫痫早期预测因素的病例对照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我国的癫痫患者有650万,每年新增45万癫痫患者[1]。在确诊癫痫后,预防工作尤为重要。然而,国内仍有2/3的癫痫患者常因长期反复痫性发作难以控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笔者立足本医院2011年3月-2011年11月收治的60例符合[2]6级评价标准0-2级难治性的癫痫患者的临床情况对难治性癫痫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董翔 王迎新 陶定波 宋凡关键词:难治性癫痫 病例对照分析 癫痫患者 痫性发作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