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丽
- 作品数:23 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王宝恩肝纤维化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脏组织炎症程度与血清HBeAg定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肝脏组织炎症程度与血清HBeAg定量的相关性。方法 296例HBeAg阳性CHB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肝穿刺活检,根据慢性病毒性肝炎炎症活动度(grade,G)标准计分,肝活检当天采集静脉血后分离血清,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进行HBeAg定量检测,根据血清HBeAg定量分为3个亚组。结果 随着肝脏炎症活动度G1、G2、G3/G4的进展,血清HBeAg定量水平逐渐下降,HBeAg定量与患者肝脏组织炎症程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513,P <0.01)。结论 HBeAg定量有望作为判断肝组织炎症程度的非创伤性诊断指标。
- 朱萍路毓峰王丽王红杨莉卢建华李敏然叶立红陈秀丽
- 关键词:炎症
- 肝硬化并发肺曲霉菌感染一例
- 2005年
- 宋海燕陈秀丽姚会芬卢玲
- 关键词:肝硬化肺感染曲霉菌感染病例报告肝功能
- 血清抗-HBc定量与肝脏组织炎症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血清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定量与肝脏组织炎症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25例慢性HB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HBeAg阳性501例,HBeAg阴性124例。所有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肝穿刺病理活检,按肝组织炎症分级分为G1组、G2组、G3/G4组;活检当天采集血清标本,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进行抗-HBc定量检测,根据血清抗-HBc定量检测结果分为抗-HBc<20 000 PEIU/mL、抗-HBc 20 000~100 000 PEIU/mL、抗-HBc>100 000 PEIU/mL 3个亚组。分析肝组织炎症分级与抗-HBc定量的关系。结果按炎症分级抗-HBc定量分别为G1组(3.72±1.13)log10 PEIU/mL、G2组(4.48±0.75)log10PEIU/mL、G3/G4组(4.91±0.58)log10 PEIU/mL,不同炎症分级组间抗-HBc定量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在抗-HBc<20 000 PEIU/mL组,G2、G3/G4组抗-HBc水平高于G1组,但是仅G2组与G1组抗-HBc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HBc> 100 000 PEIU/mL组,G3/G4组抗-HBc水平显著高于G1组、G2组(P均<0.05);而在抗-HBc 20 000~100 000 PEIU/mL组,各炎症分级间抗-HBc定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BeAg阳性组,G1、G2、G3/G4 3组间抗-HBc定量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在HBeAg阴性组,G2、G3/G4组抗-HBc定量显著高于G1组(P均<0.05),但是在抗-HBc<20 000、20 000~100 000、>100 000 PEIU/mL 3组中,各炎症分级的抗-HBc定量水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抗-HBc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598,P<0.05)。结论血清抗-HBc水平与肝脏炎症分级显著正相关,根据血清抗-HBc定量可以估计肝组织炎症病变情况。
- 朱萍路毓峰王丽王红杨莉卢建华李敏然叶立红陈秀丽
- 关键词:乙型肝炎核心抗体血清
- 前列地尔与甲钴胺股动脉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8年
- 刘金阁陈秀丽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股动脉注射前列地尔甲钴胺电生理改变
- 肝病患者血细胞变化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
- 2007年
- 曹春蕊王美春陈秀丽
- 关键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细胞变化肝病患者
- B/C基因型HBV中国株可调控性表达细胞系的构建
- 陈秀丽戴二黑杨莉
-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中国重要的传染性疾病,进行HBV感染的研究需要高效的HBV复制模型。国内学者进行的HBV研究多采用国外建立的D基因型HBV质粒和HepG2.2.15细胞株。然而中国患者感染HBV以B、C基因型...
- 关键词:
- 关键词:传染性疾病临床用药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的关系被引量:25
- 2019年
-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肝纤维化分期的关系。方法对316例慢乙肝患者(HBeAg阳性者242例、阴性者74例)通过肝穿刺活检组织病理结果确定肝纤维化分期,按照肝纤维化分期将患者分为S1、S2、S3及S4组。采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患者血清中肝纤4项[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氨端肽(PCⅢNP)、Ⅳ型胶原(C-Ⅳ)及层黏连蛋白(LN)]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水平。结果 316例慢乙肝患者中,HA、PCⅢNP、C-Ⅳ、LN、ALT、AST水平随肝纤维化分期加重均不断增高,其中各期PCⅢNP、LN水平基本上在正常参考范围内,而HA、C-Ⅳ在S2期即开始出现异常;ALT、AST的含量在S1期即异常升高。242例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血清肝纤四项及转氨酶水平随肝纤维化分期加重均不断增高,与上述总体研究结果基本一致。74例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中,肝纤四项中只有C-Ⅳ在S3期异常升高,而HA和LN均在S4期才出现异常,ALT和AST分别在S1期和S2期即出现异常升高。结论肝纤四项对肝纤维分期的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其中HA、C-Ⅳ较灵敏,而PCⅢNP最不敏感。另外,肝纤四项联合ALT、AST检测更有利于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肝纤四项诊断HBeAg阳性患者肝纤维化的作用优于HBeAg阴性患者。
- 朱萍王丽王红路毓峰卢建华陈秀丽杨莉
- 关键词:肝纤维化层黏连蛋白
- 中西医结合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观察清热抗毒煎剂结合卫生部指南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医治疗组按卫生部指南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指南意见基础上口服清热抗毒煎剂。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记录热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口腔好转时间、总病程时间。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咽部红肿疼痛症状消退时间及总病程时间均短于西医治疗组(P均<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治疗4 d后的各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Ig G和Ig A)水平均高于西医治疗组(P均<0.05)。结论在卫生部指南基础上增加清热抗毒煎剂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临床效果好,能够增加细胞因子活性,改善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有促进皮疹消退、缩短病程、阻止疾病进展等综合效应。
- 冯爱东刘云燕杨淑岭刘素芬陈秀丽李敏然孙杏丽任桂芳赵召霞
- 关键词:手足口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 活动性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07年
- 陈秀丽王立静
-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活动性肝硬化并发出血相关因素
- 高敏与普通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慢乙肝患者抗病毒疗效监测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比较高灵敏度与普通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疗效监测中的区别。方法对49例CHB患者141份采用普通PCR检测结果为阴性(<500 IU/mL)标本,采用高敏PCR试剂进行复查。结果根据高敏PCR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141份采用普通PCR检测结果阴性标本存在以下5种状况,即>500、20~500、10~20、<10 IU/mL和阴性,比例分别为13.5%、31.9%、18.4%、30.5%和5.7%。随着血清HBV DNA水平的逐渐增高,各组ALT、AST水平和异常升高率也存在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是仅仅各组AST水平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随着血清HBV DNA水平逐渐降低,各组血清HBeAg阳性率和水平也存在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HBV DNA阴性组血清HBeAg阳性率显著低于10~20 IU/mL组和>500 IU/mL组(P<0.05)。结论与普通PCR技术相比,高灵敏度的HBV DNA荧光定量PCR技术在CHB患者抗病毒治疗监测中准确性更高。
- 卢建华杨莉赵召霞李芊璘李敏然刘玉珍戴二黑陈秀丽
-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疗效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