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烯伟

作品数:14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细胞
  • 5篇蛋白
  • 5篇基因
  • 4篇电泳
  • 4篇双向电泳
  • 4篇瘢痕
  • 4篇关节炎
  • 3篇蛋白质
  • 3篇蛋白质组
  • 3篇增生
  • 3篇增生性瘢痕
  • 3篇类风湿
  • 3篇类风湿关节炎
  • 3篇滑膜
  • 3篇滑膜成纤维细...
  • 3篇风湿
  • 3篇风湿关节炎
  • 3篇白质
  • 2篇原核表达
  • 2篇质谱

机构

  • 12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陈烯伟
  • 11篇吴军
  • 9篇罗高兴
  • 9篇贺伟峰
  • 5篇胡晓红
  • 5篇易绍萱
  • 4篇周丽娜
  • 4篇方勇飞
  • 4篇柏干苹
  • 3篇陈光兴
  • 3篇彭旭
  • 3篇袁顺宗
  • 3篇石东文
  • 2篇王晓娟
  • 2篇王庆红
  • 2篇张小容
  • 2篇王珍祥
  • 2篇马兵
  • 2篇甘成军
  • 1篇朱瑾

传媒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第八届全国烧...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5
  • 1篇199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因修饰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异种移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观察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融合蛋白(hCTLA4-Ig)基因修饰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作为种子细胞异种移植到F344大鼠体内是否成骨,探索获得骨组织工程异基因种子细胞的一种方法。方法应用含有目的基因hCTLA4-Ig和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逆转录病毒感染第1代hMSCs,应用G418筛选出抗性细胞群(hMSCs-CTLA4);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检测hMSCs-CTLA4中hCTLA4-IgmRNA和蛋白质表达。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FACS)检测hMSCs-CTLA4中表达hCTLA4-Ig蛋白的阳性率。将hMSCs-CTLA4作为种子细胞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并移植到F344大鼠皮下,用X线片、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观察其体内成骨状况和hCTLA4-Ig表达情况。结果分离的hMSCsCD105表达阳性,CD34表达阴性。hMSCs-CTLA4的细胞形态呈梭形,与hMSCs比较无明显改变;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见绝大多数细胞呈绿色,强阳性表达EGFP。RT-PCR、免疫细胞化学结果分别证实hMSCs-CTLA4表达hCTLA4-IgmRNA和蛋白。FACS检测结果显示:hMSCs-CTLA4表达hCTLA4-Ig蛋白的阳性率为78.4%。本实验构建的组织工程骨,每克脱钙骨基质(DBM)上吸附、生长的细胞约(1~1.5)×106个。DBM/hMSCs-CTLA4组植入F344大鼠皮下术后2~12周均可检测到hCTLA4-Ig阳性表达细胞,8~12周出现人源性新生骨组织;而单纯DBM组与DBM/hMSCs组表现为DBM逐渐被吸收,代之以纤维结缔组织,没有新生骨组织出现。结论以hMSCs-CTLA4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异种移植到F344大鼠皮下可以成骨。hCTLA4-Ig基因修饰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可能作为骨组织工程异基因种子细胞的来源。
代飞吴军许建中王序全陈烯伟贺伟峰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组织工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异种移植基因修饰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人HT036蛋白的原核表达及鉴定
目的原核表达人 HT036蛋白并鉴定其正确性,为研究 HT036蛋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 PCR 技术,扩增人 HT036蛋白编码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 pET30a(+)中,用 IPTG 诱导表达, 免疫印迹鉴定。结果...
彭旭袁顺宗王晓娟甘成军王庆红陈烯伟张小容胡晓红罗高兴吴军
文献传递
S100A4,A10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正常人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分析差异蛋白在R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固相pH梯度(IPG)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正常人及RA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总蛋白质;应用双向电泳凝胶分析软件(PDQuest 7.3.1)对2-DE凝胶进行量化比较分析;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并用Western Blot、免疫细胞化学技术验证表达差异蛋白质.结果:正常人及RA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蛋白2-DE凝胶图谱上分别平均显示896和992个点.有64个蛋白质点表达存在2倍以上的差异.选取9个在RA滑膜成纤维细胞中表达上调的蛋白质点进行质谱鉴定,成功鉴定出钙结合蛋白S100A4和S100A10两个蛋白质.经Western Blot、免疫细胞化学技术验证这两个蛋白在RA滑膜成纤维细胞中表达上调,与上述结果一致,并且发现S100A4在RA滑膜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分布发生了变化.结论:结合蛋白S100A4和S100A10可能参与RA的发病.S100A4在细胞中的表达易位可能与RA滑膜成纤维细胞表型改变有关.
柏干苹周丽娜贺伟峰罗高兴陈烯伟陈光兴胡晓红石东文方勇飞吴军
关键词:滑膜成纤维细胞双向电泳类风湿关节炎S100A4基因
人HT036蛋白的原核表达及鉴定
2007年
目的原核表达人HT036蛋白并鉴定其正确性。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人HT036蛋白编码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用IPTG诱导表达,免疫印迹鉴定。结果PCR扩增得到了目的DNA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后经酶切与测序鉴定正确,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用抗His抗体鉴定融合蛋白表达正确。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并正确表达了HT036蛋白。
彭旭袁顺宗王晓娟甘成军王庆红陈烯伟张小容胡晓红罗高兴吴军
关键词:原核表达增生性瘢痕
3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对3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进行了超微结构的观察。本组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32~83岁。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血尿。30例组织学检查:Ⅰ级2例、Ⅱ级21例、Ⅲ级7例。本文描述了膀胱移行细胞癌超微结构特征,提示超微结构的改变与分化程度有关,低分化癌细胞胞浆微丝丰富,桥粒连接减少。对胞浆微丝的意义作了简要讨论。
柳凤轩于冬梅金锡御阎晓初陈烯伟刘平
关键词:移行性细胞膀胱肿瘤超微结构
重型肝炎时中性粒细胞的形态改变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观察并探讨重型肝炎时血中性粒细胞的形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20例重型肝炎患者血中性粒细胞标本,常规固定、包埋制片、电镜检查。结果:所有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均有明显异常,其改变程度与患者肝衰竭分期相平行。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质变性,吞噬泡欠缺,细胞器及细胞颗粒减少,线粒体肿胀,细胞核浓缩等。核面积测量、线粒体和细胞颗粒电镜计数结果与上述改变一致。结论:该结果可视为严重肝病患者中性粒细胞功能减退及其对细菌易感性显著增高的形态学证据,患者中性粒细胞超微结构异常与肝衰竭之间可能有某些互为因果关系。
王英杰王宇明李梦东可金星张文军陈烯伟
关键词:肝炎显微镜重型肝炎中性粒细胞
表达谱基因芯片筛选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相关基因的研究被引量:40
2001年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从基因水平初步了解烧伤后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机制。 方法 按一步法抽提 3例烧伤患者的增生性瘢痕及其自身正常皮肤组织的总RNA ,纯化mRNA ;将40 96种人类基因PCR产物用CartesianPixsys 75 0 0点样仪微矩阵列点样于化学涂层的载玻片上 ,制成基因芯片 ;将等量的增生性瘢痕和患者自身正常皮肤组织mRNA分别逆转录合成荧光标记的cDNA混合物探针 ,与上述基因芯片杂交。经严格洗片后 ,用SanArray 30 0 0扫描仪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 ,计算机分析后比较两种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 结果 在 40 96种基因中 ,患者的增生性瘢痕及其自身正常皮肤组织间存在差异表达基因。在所检测的 3例临床标本中 ,共有差异表达基因 12 8条。 结论 包括细胞凋亡基因、免疫相关基因、细胞骨架和运动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马兵吴军易绍萱罗高兴贺伟峰王珍祥陈烯伟
关键词:烧伤增生性瘢痕基因芯片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差异蛋白质谱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应用双向凝胶电泳-质谱法分析正常人及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蛋白质组表达差异,探讨差异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固相pH梯度(immobilized pH gradient,IPG)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etrophoresis,2-DE)分离正常人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总蛋白质,银染显色,PDQuest软件分析图像,比较两种细胞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对差异蛋白质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进行鉴定,并用Western blot验证部分表达差异蛋白质。结果①采用窄范围的pH4~7IPG胶条进行2-DE分析,正常人及RA患者滑膜细胞蛋白胶图上分别平均显示852、837个点。有49个蛋白点在正常、RA滑膜细胞问有2倍以上的显著性量变。②分别在胶图上共选取40个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的蛋白质点进行质谱鉴定,鉴定出23个在RA患者滑膜细胞中表达上调蛋白质。Western blot验证Enolase α、Annexin I、CathepsinD、SOD2、Peroxiredoxin2在RA滑膜细胞中表达显著升高。结论正常人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表达蛋白质组存在差异。这些差异蛋白可能参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
柏干苹周丽娜贺伟峰罗高兴陈烯伟陈光兴胡晓红石东文方勇飞吴军
关键词:滑膜成纤维细胞蛋白质组双向电泳类风湿关节炎
人骨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差异蛋白质谱初步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应用双向凝胶电泳-质谱法分析正常人及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蛋白质组表达差异,探讨差异蛋白在骨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固相pH梯度(immob ilized pH grad ient,IPG)双向凝胶电泳(two-d 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分离正常人及骨关节炎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总蛋白质,银染显色,PDQuest2-DE软件分析图像,比较2种细胞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对差异蛋白质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进行鉴定。结果胶图差异分析显示36个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的蛋白质,选取15个点进行质谱鉴定,鉴定出6个表达上调蛋白质。结论正常人及骨关节炎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表达蛋白质组存在差异。这些差异蛋白可能参与骨关节炎的发病。
柏干苹周丽娜贺伟峰罗高兴陈烯伟易绍萱胡晓红石东文陈光兴方勇飞吴军
关键词:骨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蛋白质组双向电泳
双向电泳-质谱法寻找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相关蛋白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建立正常人及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浆蛋白质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分析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寻找RA疾病相关蛋白,以阐明RA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固相pH梯度(immobilized pH gradi-ent,IPG)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分离正常人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浆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色后,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对差异蛋白质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进行鉴定。结果获得正常人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浆蛋白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592和563,匹配率分别为89%和87%,通过比较分析,差异表达蛋白质点数为24,选取15个点进行质谱鉴定,成功鉴定7个蛋白质,其中6个蛋白质表达上调。结论两者间存在一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阐明RA的发病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柏干苹周丽娜贺伟峰罗高兴陈烯伟易绍萱方勇飞吴军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血浆蛋白质组双向电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