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敏
-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结直肠癌中错配修复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及Pgp、GSTπ、TopoⅡ、Ki-67表达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错配修复基因(MLH1,PMS2,MSH2,MSH6)免疫组化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以及错配修复基因(MLH1,PMS2,MSH2,MSH6)与结直肠癌中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细胞增殖抗原Ki-67免疫组化表达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MLH1,PMS2,MSH2,MSH6)、Pgp、GSTπ、TopoⅡ、Ki-67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特点。采用多个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即:R×C表的χ2检验),分析结直肠癌错配修复基因(MLH1,PMS2,MSH2,MSH6)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与Pgp、GSTπ、TopoⅡ、Ki-67免疫组化表达关系。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MLH1、PMS2、MSH2、MSH6与Ki-67表达相关性。结果:错配修复基因MLH1、PMS2、MSH2、MSH6表达缺失阳性率分别占14.0%、17.2%、10.8%、11.8%,Pgp(-)、Pgp (+)、Pgp (++)、Pgp (+++)表达率分别占3.2%、25.8%、51.6%、19.3%。GSTπ(-)、GSTπ(+)、GSTπ(++)、GSTπ(+++)表达率分别占3.3%、16.7%、56.7%、23.3%。TopoⅡ阴性表达及IV级表达未见,TopoⅡⅠ级、Ⅱ级、Ⅲ级表达率分别占19.3%、77.4%、3.2%。Ki-67表达<10%(+)、10-50%(+)、>50%(+)分别占1.3%、25%、50%。错配修复基因MLH1、PMS2、MSH2、MSH6缺失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分化、TNM分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MSH2缺失表达与发病部位无统计学差异(P>0.05)。MLH1、PMS2、MSH6基因缺失表达与发病部位有一定差异性(P<0.05),发生左半结肠的缺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7%、10.7%、7.1%,右半结肠缺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8.6%、35.7%、25%,直肠缺失表达阳性率为5.4%、8.1%、5.4%。MLH1、PMS2、MSH2、MSH6缺失表达与Pgp、GSTπ
- 王露陈思敏赵苏苏章宜芬
- 关键词:错配修复基因GSTΠ结直肠癌
- 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伴浸润性癌的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intraductal tubulopapillary neoplasm,ITPN)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收治的1例ITPN伴浸润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征。结果该例患者符合ITPN伴浸润性癌的诊断标准,ITPN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25~79岁),无明显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扩张的胰管内见境界清楚的呈息肉样或实性结节状生长的肿物,常无明显黏液。光镜下见肿瘤由密集排列的小管状腺体组成,大部分区域腺体背靠背,局灶呈管状乳头状生长,可见筛状结构和粉刺样坏死,腺上皮细胞呈立方形伴中-重度非典型性;在导管内肿瘤周围的间质中出现细条索状细胞或成角的腺体时提示存在浸润性癌。肿瘤细胞常表达CK7、CK19、MUC1、MUC6,不表达MUC2、MUC5AC、CgA、Syn、CD56。结论 ITPN是一种少见的胰腺肿瘤,其术前诊断非常困难,影像学上很难与其他囊实性肿瘤鉴别,确诊主要依据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治疗首选手术切除,即使伴有浸润性癌,其预后也相对较好。
- 陈思敏王露高丽丽王耀辉黄玉洁章宜芬
- 关键词: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 胃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观察及文献复习
- 2022年
- 胃母细胞瘤(gastroblastoma GB)由Miettinen等人2009年首次报道,截至2022⁃04英文文献报道12例[1-6],中文文献报道2例[7-8],14例中5例基因检测证实有MALAT1-GLI1基因融合,本病例为第6例证实有MALAT1-GLI1基因融合的病例,是国内报道的第1例。由于胃母细胞瘤非常罕见.
- 陈思敏章宜芬孙怡李惠可飞王露谢玲
- 关键词: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
- 肺微浸润性腺癌患者癌组织中基因突变情况观察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观察肺微浸润性腺癌(MIA)患者癌组织中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对86例肺MIA的癌组织进行肺癌基因高通量测序检测,观察肺MIA患者癌组织中基因突变情况,并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癌组织中基因突变率的差异。结果80例(80/86)肺MIA患者癌组织中发现基因突变,其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是EGFR及ERBB2。不同临床特征[病灶部位(左侧或右侧)、性别(男性或女性)、肺小结节术前影像学表现(是否是磨玻璃结节、多发还是单发、是否有淋巴结肿大)、是否有肺炎病史、术前是否有临床症状]患者癌组织中基因突变率比较,P均>0.05。有无肺癌病史的肺MIA患者癌组织中ERBB2基因突变率比较,P<0.05。直系亲属中有无肺癌病史的肺MIA患者癌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率比较,P<0.05。结论肺MIA癌组织中的基因突变很常见,最常见的是EGFR及ERBB2基因突变。有肺癌病史的肺MIA患者癌组织中ERBB2突变发生率相对较高;直系亲属无肺癌病史的肺MIA患者癌组织中发生EGFR突变相对较多。
- 王露孙怡赵苏苏陈思敏章宜芬
- 关键词:基因突变腺癌
- 小细胞肺癌分子标志物PARP1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2年
- 小细胞肺癌是一个侵袭性强的恶性肿瘤,其转移性和治疗效果均与非小细胞肺癌不同。肺癌的临床预后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与建立在致病机制基础上的分子标志物的靶向治疗有关。虽然已知小细胞肺癌有很多基因变异,但尚未明确某些分子靶向治疗能够延长小细胞肺癌的生存期。近年来,研究发现PARP1可以作为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潜在靶点,小细胞肺癌对PARP抑制剂有显著的敏感性。本文主要就PARP1作为分子靶向治疗基因在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总结。
- 王露朱哲慧陈思敏赖仁胜
- 关键词:PARP1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
- 宫颈上皮内病变中P16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病变中p16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方法:选取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134例作为研究组,其中54例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Sil),80例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Sil)(Cin ii 40例、Cin iii40例),选择同期7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患者中p16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p16在慢性宫颈炎、lSil、hSil组患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9%,100%,并且p16的阳性表达层次从Cin i到Cin iii逐渐由基底层至表层。结论:p16对于鉴别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较高的病理诊断价值。
- 陈思敏王露章宜芬
- 关键词:病理诊断
- 左心房黏液瘤多发颅内播散1例
- 2022年
- 患者男,69岁。6个月前因突发失语及肢体活动障碍,于外院诊断为"左心房黏液瘤"并手术切除,3个月前突发言语不清及肢体活动障碍,症状逐渐加重,对症治疗无明显改善后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就诊,影像学显示左侧额叶及顶叶占位,手术切除。病理检查:广泛出血及血管继发性变的背景中见小灶疏松黏液样基质,基质内见稀疏梭形、星芒状细胞,免疫组织化学Calretinin染色阳性,最终诊断为心房黏液瘤颅内播散伴广泛出血。
- 王鸿宇姜慧峰方媛纪洪陈思敏李秋尧宋海云刘炜
- 关键词:肢体活动障碍左心房黏液瘤言语不清黏液样对症治疗病理检查
- 乳腺柱状细胞病变与临床病理的关系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乳腺组织柱状细胞病变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2017年我院收治的112例乳腺柱状细胞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多个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即:R×C表的χ~2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乳腺柱状细胞病变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乳腺柱状细胞病变一般分为:柱状细胞变、柱状细胞增生、平坦上皮非典型性。以这三种组织学分类病变严重程度为趋势,发现其与患者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发病部位有一定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发现平坦上皮非典型性病变均发生于右侧乳腺。三种组织学分类与是否伴随硬化性腺病、导管内乳头状瘤、普通型导管上皮增生、非典型导管上皮增生、导管原位癌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是否伴有纤维腺瘤和浸润癌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病变发展与是否伴有纤维腺瘤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985,P<0.05),与是否伴有浸润癌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823,P<0.05)。结论乳腺平坦上皮非典型性病变发生于右侧乳腺居多。病变发展与是否伴有纤维腺瘤呈负相关,与是否伴有浸润癌呈正相关。
- 王露赵苏苏陈思敏章宜芬
- 关键词:乳腺纤维腺瘤浸润性乳腺癌
- 肺癌细胞与血液细胞ERCC1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铂类药物相关的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mRNA在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肺癌细胞及其对应患者血液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5例肺癌标本石蜡组织及其对应的血液样本,其中腺癌73例,鳞状细胞癌22例,小细胞癌10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肺癌石蜡组织和对应血液样本中ERCC1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肺癌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105例肺癌石蜡组织中ERCC1 mRNA表达为4.579±1.926,对应的血样中为8.324±1.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 mRNA在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癌中的表达分别为4.366±1.822、4.724±1.434和4.366±1.8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对应的血液细胞中表达分别为8.146±1.501、8.336±1.928和8.664±1.848,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3种病理组织学类型肺癌细胞ERCC1 mRNA表达水平与对应血液细胞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细胞和血液细胞中ERCC1 mRNA表达水平无相关性(r=0.329,P>0.05)。结论根据肺癌病理组织学类型选择铂类化疗并无指导意义,需要进一步进行ERCC1 mRNA的个体化检测,目前尚不能用血液细胞代替肿瘤组织细胞检测ERCC1 mRNA表达水平以评价铂类药物的疗效及毒副反应。
- 王耀辉王露孙怡王剑蓉张珦陈思敏赖仁胜
- 关键词:肺癌ERCC1基因
- 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癌中错配修复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错配修复(MMR)基因(MLH1、PMS2、MSH2、MSH6)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及ER、PR、p53、Ki-67、p16蛋白免疫组化表达的关系,探讨MMR基因及其他基因对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9年10月我院诊治的5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中MLH1、PMS2、MSH2、MSH6、ER、PR、Ki-67、p16、p53的表达水平,分析癌组织中MLH1、PMS2、MSH2、MSH6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ER、PR、p53、Ki-67、p16表达的关系。结果①53例癌组织样本中MLH1、PMS2、MSH2、MSH6发生缺失表达的模式中,MLH1/PMS2缺失、MSH2/MSH6正常表达者最常见,其次是MSH2/MSH6缺失、MLH1/PMS2正常表达者,MLH1/PMS2/MSH2/MSH6四个基因全部缺失表达仅1例;②MLH1/PMS2缺失、MSH2/MSH6正常表达者癌组织呈中分化者较多,而MMR基因全部正常表达者癌组织呈低分化者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H2/MSH6缺失、MLH1/PMS2正常表达者肿块相对较大,p16表达呈阳性者相对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LH1/PMS2/MSH2/MSH6四个基因全部缺失表达者的癌组织为低分化,ER、PR均阴性表达。结论发生MMR蛋白缺失的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癌癌组织中,MLH1/PMS2缺失表达及MSH2/MSH6正常表达者最常见,MLH1/PMS2缺失表达及MSH2/MSH6正常表达的患者癌组织多为中分化,MSH2/MSH6缺失、MLH1/PMS2正常表达的患者肿块相对较大,p16表达呈阳性者较多。
- 王露陈思敏赵苏苏章宜芬
- 关键词:错配修复基因P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