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峻严
- 作品数:49 被引量:217H指数:8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科研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急性薄层硬膜下血肿合并半球脑肿胀3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探讨急性薄层硬膜下血肿合并半球脑肿胀的治疗方法。方法 35例患者中 ,行手术治疗 2 1例 ,保守治疗 14例 ,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保守治疗组 14例中死亡 12例 (85 .7% )、预后良好 1例 (7.1% )与手术治疗组 2 1例中死亡 9例 (42 .9% )、预后良好 9例 (42 .9% )相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果急性薄层硬膜下血肿合并半球脑肿胀病死率高 ,但手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 (P<0 .0
- 胡伟鹏李亚松陈峻严杨波黄天造
- 关键词:急性薄层硬膜下血肿外科手术保守治疗
- 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清S100B蛋白含量变化被引量:28
- 2008年
- 目的研究血清中S100B蛋白含量变化与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3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不同时间血清S100B蛋白含量变化,结合GCS评分进行分析,并与对照组(20例无神经系统疾病史者)进行比较。结果颅脑损伤后24、48、72h和1周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颅脑损伤越严重,S100B蛋白水平升高越明显,伤后早期(48h内)重型(GCS评分≤7分)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中、轻型(GCS评分≥8分)者(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清S100B含量明显升高,并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
- 陈峻严李永加周培萱蔡风景陶耕徐朝阳
- 关键词:颅脑损伤S100B蛋白
- 颅脑外伤后局部脑组织HSP70基因的表达被引量:9
- 2006年
- 当今对于颅脑外伤后神经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的表达己有许多文献报道,但多数研究是在脑外伤动物模型上进行的,迄今国内尚未见直接检测人颅脑外伤后HSP70基因表达的报道。笔者旨在检测颅脑损伤患者损伤局部脑组织神经细胞中HSP70基因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
- 陈峻严黄金钟黄种心邱建龙周培萱
- 关键词:HSP70基因脑外伤后颅脑损伤患者
-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探讨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为切口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70例(感染组),另随机选取同期手术未发生切口感染的70例患者作为对照(非感染组).取感染切口的分泌物进行进行病原学检查;比较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组患者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患者的年龄较大、白蛋白水平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降低,血糖水平和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增高,接台手术、手术时间>4 h、使用显微镜、输血所占比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培养显示感染患者中病原菌阳性72例(88.57%).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45.71%,革兰阳性球菌占40.00%,真菌占2.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血糖、手术时间>4h、使用显微镜、输血、GCS评分、APACHEⅡ评分是神经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影响神经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患者白蛋白、血糖情况及手术时间、术中应用显微镜、输血、GC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感染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合理有效的制定预防措施,可以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 周培萱陈祥荣陈峻严褚国城苏彩珠
-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切口感染
- 小儿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40例报告
- 2001年
- 外伤性急性弥温性脑肿胀是指外伤后数小时(一般4~14小时)脑组织广泛肿大或膨胀.大部分合并急性硬膜下血肿或脑挫裂伤,部分则以大脑半球肿胀单独存在,临床较为常见,是影响愈后的重要因素.我科自92年至99年共收治小儿外伤性急性弥温性脑肿胀40例,现报道如下.
- 黄金钟陈峻严杨波李亚松
- 关键词:儿童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发病率
- 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特征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 通过分析单侧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伤后1个月的认知功能变化特征,对其可能发病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 应用第2版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量表(LOTCA)、维斯康星卡片分类量表(WCST)、蒙特利尔评估量表中文版(MoCA)、MMSE分别评估45名健康对照和42例单侧额叶底部中度脑挫裂伤患者(病例组)伤后1个月的神经认知功能;应用事件相关电位(EPR)仪测量认知功能电位P300内源性成分N2、P3的潜伏期及波幅;采用ELISA技术测定血清胆碱酯酶E(AChE)浓度及应用速率法测定其活性;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病例组整体认知功能与损伤部位、AChE浓度及活性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伤后1个月各项神经认知测试分数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左侧额叶底部损伤患者(A组,23例)主要表现为句子复述能力、词语流畅性、阅读能力、言语理解能力、认知转移能力等显著下降,而右侧额叶底部损伤患者(B组,19例)则主要表现为注意力、动作运用、视运动组织、图形描绘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显著下降.病例组EPR P300内源性成分N2、P3潜伏期[A组:(322.4±17.0)、(410.1±19.9)ms,B组:(308.4±15.6)、(385.5±17.4)ms]较健康对照组[(268.6±14.7)、(369.2±15.4)ms]延长(F=4.084,P=0.018;F=3.467,P=0.038),波幅较对照组降低;A组N2、P3潜伏期较B组患者延长,波幅较其升高;病例组血清AChE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其活性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患者AChE水平及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整体认知水平与损伤部位、AChE浓度具有线性回归关系(rY1.2=0.584,P=0.039;rY21=0.726,P=0.017),标准化回归系数及偏相关系数均表明AChE浓度对整体认知功能影响最大(|Beta|=0.3601,rY2.1=0.726).结论 额叶底部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具体表现与损伤部位密切相关;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 戴伟川陈峻严高宏志周培萱林泽涯
- 关键词:脑损伤胆碱酯酶类
- 丙戊酸对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炎症反应的影响
- 陈峻严魏冠
-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血浆Ghrelin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浆Ghrelin等动态变化与伤后食欲下降及应激性溃疡的关系。方法:对6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Ghrelin在伤后48h内,7d进行动态观察及相关分析。结果:各组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伤后48h内及7d内较正常组均明显下降(p(0.05),其变化与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呈负相关性,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血浆Ghrelin水平降低,为应激性反应所致,导致患者食欲下降,同时其浓度下降可能加重胃粘膜损伤,导致或加速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 高宏志胡伟鹏李亚松陈峻严余茂清黄天造林玲
- 关键词:GHRELIN应激性反应应激性溃疡
- 额叶眶部损伤BDNF及其Val66Met基因多态性与认知功能相关性
- 目的探讨额叶眶部挫裂伤后1个月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 水平及其基因Val66Met多态性三种基因亚型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特点。方法应用简...
- 陈峻严戴伟川高宏志
- 关键词:BDNF基因多态性
- 外伤性脑梗塞(附23例报告)被引量:7
- 1994年
- 脑外伤后脑梗塞临床上较少见。我院从1989年12月至1992年11月共收治经CT证实的外伤性脑梗塞23例,占同期颅脑损伤1595例的1.4%。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男15例,女8例,男女之比为1.9:1。年龄11个月~72岁,10岁以下10例,平均年龄23.8岁。受伤原因:车祸11例,坠落7例,拳击3例,其它2例。 二。
- 胡伟鹏杨波杨振铭陈峻严
- 关键词:外伤性脑栓塞CT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