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喆 作品数:24 被引量:38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历史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历史地理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语言文字 更多>>
东方学传统与传教士汉学——艾约瑟对上古中国宗教的阐释 被引量:7 2013年 伦敦会传教士艾约瑟是19世纪重要的汉学家之一,在汉语和中国宗教方面均有独到的研究。目前学界对其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的贡献已有颇多论述,但对其汉学研究依然乏人问津。尤其是如何在近代西方文化背景下阐释早期汉学家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更是当前学界较少关注的问题。通过研究艾约瑟对上古时代中国人宗教信仰状况的构想,有助于揭示西方学术文化传统与早期汉学研究的密切关联,对深入研究近代汉学的发展和西方世界中国观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 陈喆关键词:艾约瑟 东方学 汉学 宗教 “礼仪之争”在法国——1700年巴黎外方传教会上教宗书背后的派系斗争 被引量:3 2016年 "礼仪之争"对近代早期中西关系影响重大,是中外学界关注的热点。1700年巴黎外方传教会给教宗英诺森十二世的上书在法国秘密刊印,矛头直指耶稣会士对中国礼仪的态度。在路易十四秘密妻子曼特农夫人的默许下,曾任王太子老师的莫城主教博絮埃密谋借此在法国教士大会上声讨耶稣会。由于国王和部分主教未予支持,上书被提交索邦神学院,并成为其谴责耶稣会士中国文化观的蓝本。教廷迟迟未予表态,致使巴黎外方传教会和耶稣会的"礼仪之争"持续升温,双方均致函各地主教以寻求支持。直至1704年,教宗克莱门十一世才最终做出了支持巴黎外方传教会的秘密决定。这一决定深刻影响了近代早期中西关系的走向。"礼仪之争"不仅是一场文化和哲学观念上的冲突,更是一场权力和派系之争。上书背后各方势力的角逐,揭示出路易十四执政后期错综复杂的宫廷政治形势以及法国和教廷之间的微妙关系。 陈喆关键词:礼仪之争 耶稣会 巴黎外方传教会 派系斗争 20世纪初广学会文字出版事业方针的转变 被引量:3 2011年 上海广学(The 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 for China)是近代来华传教士创办的重要文字出版机构之一。自1887年创办(初名同文书会)至1951年与其它基督教出版机构合并,历时六十四载。对于早期广学会,学界已有较多的相关研究,但进入20世纪之后广学会的活动尚未受到广泛重视。本文主要考察辛亥革命前后广学会在文字出版方针上的调整,再现这一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基督教出版机构对清末民初社会转型所做出的回应。 陈喆关键词:基督教 从信仰到权力——静寂主义问题的升级与博絮埃、费内隆之争的开始 2023年 1693至1695年,静寂主义问题在法国从原本并不起眼的争端演变为博絮埃和费内隆这两位王位继承人老师之间的矛盾。费内隆试图利用博絮埃在教会中的声望证明居荣夫人的主张并未偏离正统。而博絮埃却在看准风向之后通过谴责居荣夫人投入了曼特农夫人的阵营。两人的特殊身份必然导致政治势力趁机介入,更使得一场关于神学问题的争论逐渐显露出权力斗争的端倪。由于双方均站在道德制高点自我标榜,并立诸说之间无法调和,不仅让后来的研究者深感困惑,更致使两人关系恶化的原因和具体过程模糊不清。因此,探究静寂主义问题升级为博絮埃与费内隆之争的过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法国政教两界上层人物之间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网络,揭示路易十四执政后期意识形态之争与政治权力斗争之间微妙而复杂的联系。 陈喆释古与疑古——19世纪西方汉学界的“古史辨” 被引量:6 2015年 20世纪20年代,"古史辨"派在中国的学术舞台上脱颖而出。然而,就在古史辨派兴起之前的半个世纪,中国古史同样也是西方汉学界热议的话题。湛约翰、艾约瑟、金斯密、翟理思、花之安、啊查理等当时汉学界的活跃人物纷纷参与其中高谈阔论。通过对中西方在语言、宗教、文字等各方面的比较,汉学家们就中国文明的起源、上古历史和古书的真伪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辩。研究这段几乎被遗忘的历史,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近代西方汉学发展历程的认识,同时也为研究近代西方世界中国形象的建构过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 陈喆关键词:汉学 东方学 古史辨 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酸性土壤的钙铁硅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酸性土壤的钙铁硅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该复合材料构成元素的质量比为:钙:铁:硅:锰:镁:磷:铝=30~40:19~25:8~12:1~3:5~6:1~3:2~5;具体由以下体积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仇荣亮 姚爱军 陈喆 汤叶涛 王诗忠 曹健非政府组织与乡村精英变迁——湖南某村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 2004年 本文以一个在湖南农村从事环保事业的国外非政府组织为个案,试图分析非政府组织对村庄的精英转化和变迁以及对当地农村的权力结构变迁的影响。用政治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去描述当代乡村的政治现状,不失为一个有意义的尝试。 黄波 陈喆关键词:非政府组织 一种环境友好的快速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净化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友好的快速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净化系统。该系统包括筛网可换滚筒筛、水力旋流器、淋洗搅拌罐、反应池、沉淀池、调节池反应区、调节池储存区和板框压滤机;所述筛网可换滚筒筛、水力旋流器、淋洗搅拌罐、反应池、沉淀... 仇荣亮 阮菊俊 章卫华 刘文深 黄雄飞 韦行 施圣恩 郑杰 陈喆文献传递 语言与体征——19世纪西方学界的人类族群划分标准之争 被引量:1 2017年 19世纪,在民族学和语言学各自成为独立学科的过程中,西方学界围绕人类族群划分标准的问题展开了长期争论。学者们在语言、肤色、颅相等论据之间举棋不定。他们既希望划清学科之间的界限,但千丝万缕的纠葛却总是难以切断,因此始终未有一致的标准。当民族学和人类学作为外来学科传入时,西方学界未有定论的争议也随之成为了中国的困扰。 陈喆关键词:语言 民族学 人类学 族群 法国静寂主义事件的开始 被引量:1 2022年 17世纪末,静寂主义事件(L’affaire du quiétisme)震动法国朝野,不仅改变了政治权力格局,也导致耶稣会和巴黎外方传教会关系恶化,对近代早期的中西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19世纪以来,西方学界对该事件已有较为丰富的研究,但依然留下了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以事件缘何而起为例,由于主要涉事人的回忆过于简略,遂误导后人勾勒出一个符合逻辑却错置因果关系的过程。因此,系统梳理和研究时人信函、回忆录等材料,重新探讨静寂主义事件的起因,不仅有助于了解17世纪末法国政教两界上层人物之间复杂的人际和利益关系网络,也表明已成定论的认识未必符合历史真相。 陈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