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锋
- 作品数:38 被引量:31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江苏如东人工岛建设对周边水动力及泥沙冲淤的影响被引量:25
- 2008年
- 在南黄海辐射沙洲这样一个水动力和泥沙环境都相当复杂的区域建设浅水人工岛,不仅要考虑人工岛本身的稳定型问题,还要深入地认识浅水人工岛建设引起的流场和泥沙冲淤是否造成目前潮流动力场和"水道—沙洲"系统格局的较大变异、自然演变的趋势性过程是否因人工岛建设而加速或逆转。通过整体潮流泥沙物理模型研究了西太阳沙人工岛工程对滩槽演变趋势的影响和工程区滩冲槽淤的短期波动,探讨了如东人工岛工程建设后,岛周围水动力和泥砂冲淤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防冲措施。结果表明,拟建人工岛工程建设引起的水流动力变化主要在西太阳沙附近的浅水区,并局限在1.5倍人工岛直径范围内,对邻近水道深槽区的潮流动力没有影响。人工岛工程没有改变西太阳沙周边各水道潮流动力场格局,没有引致水道间潮流动力此消彼长的变化、未改变控制西太阳沙"水道-沙洲"系统演变的动力泥沙环境,西太阳沙核心部位的稳定主要取决于西太阳沙北侧潮流动力增强的自然演变过程。就人工岛建设而言,东北岛壁前沿有效的防冲护底措施对沙洲核心部位稳定和减少北水道深槽淤积泥沙来源均有积极意义。
- 陈可锋陆培东王艳红喻国华
- 关键词:人工岛物理模型
- 长江地貌过程与上游重大工程河段岸坡堆积体稳定性研究
- 杨达源韩志勇李徐生张建新葛兆帅周彬任雪梅徐永辉胥勤勉陈可锋任黎秀王鹏
- 系统查明了三峡库区岸坡第四纪堆积物的基本类型及其物质组成等特征,建立了三峡库区第四纪堆积物的“动力-物质-物质运动与能量补给-空间分布”系统与“长江三峡岸坡地貌过程”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首次对三峡库区拟建沿江公路的路基地...
- 关键词:
- 关键词:长江地貌过程岸坡稳定性
- 整治工程影响下的河口拦门沙航道回淤特征及成因——以射阳港航道为例被引量:13
- 2017年
- 通过不同时期实测地形资料,对比分析射阳港拦门沙航道一期整治工程建设后航道的回淤分布特征;利用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和潮流数学模型计算分析射阳河口拦门沙航道开挖后的水流、含沙量特征;探讨了射阳港拦门沙航道淤积的泥沙来源和淤积成因。研究表明:航道开挖后沿程普遍淤积,尤其是口门及堤根区段航道淤积严重。导致航道淤积的主要原因为:有掩护航道内涨潮流速大、落潮流速小,口门外高含沙量水体进入航道后泥沙很难被带出航道,导致航道内普遍淤积;口门内2 km范围内回淤较大是由于越堤流输沙和口门内侧涨潮期间存在明显回流;导堤根部航道段回淤较大是由于射阳河与黄沙港河汇流后河道放宽,落潮期间出河口的水体挟沙力突然降低。
- 陈可锋陆培东王乃瑞
- 关键词:拦门沙航道淤积整治工程
- 南黄海辐射沙脊北部水域“激流”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前有关"激流"成因的研究不少,但基本处于观测与假说阶段,仍需从更多海流实测资料中继续丰富相关研究。选取南黄海辐射沙脊北部的主要潮汐通道西洋水道为研究对象,利用1980年、2001年和2008年的实测数据分析研究了"激流"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建立的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激流"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认为,"激流"与涡旋、风应力无关,特殊地形是其发生的最基本条件之一。
- 彭畅陈可锋徐志峰
- 关键词:激流数值模拟
- 辐射沙脊小庙洪水道口门形态演变及其水动力机制研究被引量:14
- 2012年
- 近40年来地形资料对比显示,小庙洪水道口门段存在北淤南冲的演变趋势,口门段北水道深槽不断萎缩直至消失,南水道则充分发展。通过对实测水文资料分析和所建立的潮流数学模型,从动力的角度阐述了小庙洪口门各水道多年来冲淤变化的机制。研究表明小庙洪水道是受潮流控制为主的潮汐水道,水道近年来之所以表现出南冲北淤的状态,与口门水道内部潮流的性质有很大的相关性。北水道呈涨潮水道性质,中、南水道表现出落潮水道性质。南、中水道断面输沙量为净泄,北水道断面为净进,水道口门段悬沙存在"北进南出"趋势,悬沙运移的趋势与近几十年来小庙水道北水道淤积、萎缩;南水道冲刷、发展的态势相符合。
- 陈可锋陆培东喻国华
- 关键词:数值模拟
- 海上风电桩基局部冲刷试验研究被引量:29
- 2015年
- 风电桩基既承担风机自身荷载,又受到叶片转动的侧向压力,桩基稳定性至关重要。海上风电桩基不仅受潮汐双向水流和波浪共同作用的影响,而且桩基尺度介于通常的桥墩和码头桩基之间,局部冲刷具有一定特殊性。通过建立1∶60的正态模型,研究了洋口海域海上风电桩基在波浪、潮流及波流共同作用下的局部冲刷。结果表明:潮流是控制该海域桩基局部冲刷的主导因素;往复流作用下的冲刷坑形态呈椭圆形,最大冲刷深度约为恒定流的80%;当波流共同作用时,由于桩前波浪振荡水流的作用,泥沙较水流作用时更易起动,局部冲刷显著增强,最大冲刷深度为潮流和恒定流作用下的2.0与1.7倍;韩海骞公式计算值按照系数0.75折算后与波流作用下的桩基冲刷深度试验值较为吻合。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对桩基周边局部冲刷坑进行抛石防护,确保海上风机的安全稳定。
- 祁一鸣陆培东曾成杰陈可锋
- 关键词:桩基础海上风电局部冲刷波流共同作用
- 海平面上升背景下辐射沙脊风暴潮增水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海平面上升将对沿海环境构成严重威胁,风暴潮灾害频发和加剧是其中的重要表现。相关研究揭示水深和潮波变化是引起风暴潮增水与海平面上升之间非线性关系的两大主要因素。在地形和潮波系统较为复杂的苏北辐射沙脊海域这种非线性关系尤为明显。总结了该海域潮波、风暴潮特征和海平面变化趋势,利用WRF模式和Delft 3D风暴潮模式相结合,建立了东中国海和南黄海二维天文潮-风暴潮耦合数学模型。分析研究了海平面上升以后,相同路径和强度的两种典型台风作用下,辐射沙脊海域风暴增水极值和高潮位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海平面上升后,辐射沙脊海域增水作用普遍减弱,近岸较外海明显;而在辐射沙脊中、南部,海平面上升对天文潮高潮位的增强作用要强于对风暴增水的减弱作用。
- 俞亮亮陈可锋陆培东张俊彪
- 关键词:海平面上升风暴增水数值模拟
- 江苏辐射沙脊主要潮汐水道演变特征研究
- 辐射沙洲主要潮汐水道的演变趋势,将进一步深化对辐射沙洲动力地貌过程的认识;可为江苏海涂资源利用与保护以及海港开发的决策活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比分析近几十年来的海图及实测地形资料,研究分析了辐射沙脊主要的主要的水道:北部...
- 陈可锋俞亮亮
- 关键词:海岸地貌动力机制
- 射阳港拦门沙航道整治工程建设前后水沙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为研究工程区海域水沙特征的时空分布、运动规律,采用不同时期的现场水文泥沙资料,对射阳港拦门沙航道工程建设前后的水流、含沙量、悬沙粒径和底质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射阳港一期航道工程建设后航道内潮波发生变形,涨潮流速大、历时短;落潮流速小、历时长,进入到航道内泥沙很难被带出航道,容易导致航道淤积。工程区海域整体含沙量较大,一期工程建设后导堤内涨潮含沙量明显增大,口门净输沙向口内,通过口门进入到航道的高含沙水体是航道淤积的重要沙源之一。导堤间边滩表层存在部分淤泥,且具有一定流动性,在水流及自身重力作用下,边滩淤泥可归入航道内。
- 陈可锋王乃瑞徐俊辉陆培东
- 关键词:拦门沙水沙特征整治工程
- 金沙江下段河流阶地与河谷地貌发育研究
- 长江上游金沙江河段总长2308km,其中石鼓以下称金沙江下段长1338km,该河段横截了南北向康滇地轴构造带,两岸多是高达几百米的悬崖峭壁,可以通称为金沙江大峡谷,沿岸人口稀少,交通十分困难。
近代对金沙江河谷...
- 陈可锋
- 关键词:金沙江阶地河谷地貌河流袭夺